《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论著精华 >> 近期论文新见 >>

泰国认同权威的政治文化与佛教思想

分享到: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关于经济、社会及文化因素与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及发展的讨论中,文化因素,包括其中的宗教因素,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的议题。例如图敏(Tumin),分析了宗教对民主政治产生的作用。他认为最早的民主现象出现在荷兰,其原因是当时的宗教宽容及宗教自由结束了对异议分子的残酷迫害,对推动民主的产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图敏认为,讨论文化因素,并不是同时否定社会和经济的因素的重要性,但是,起关键作用的是政治文化中的价值观。

被称为“社会经济决定论”奠基人的李普赛特(Lipset)也改变了自己的观点。1990年,他撰文分析了基督教的个体主义观念在民主政治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确认,这种价值观对民主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亨廷顿曾持“综合因素论”, 到1989年,他也开始强调主观文化因素。他指出,决定民主政治成败的最关键因素是文化因素,即态度,信仰,价值观念等。关于这个话题的论争还可能继续,但趋势是越来越明显,即,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民主的产生与文化之间更为紧密的关系。民主的产生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必密切的联系,但是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在其中却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泰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的威权政治的产生和发展的状况来看,与上述关于文化因素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相比较,由于威权政治与历史上的专制制度有承传关系,因此文化因素与威权政治的关系应当是更加密切,是更为明显的决定性因素,而绵延数百年,在泰国人心目中有着深厚、神圣地位的佛教思想,是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最主要的来源。

佛教从传入素可泰王朝算起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一直是泰国历代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对1932年以来泰国威权政治的产生及其合法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者一般认为,佛教是在素可泰王朝前期由印度传入的。约在佛历1800年(公历1357年),由锡兰传入了小乘教派,并在其后逐渐发展成为主导教派。

兰甘亨大帝时期,佛教已经成为素可泰的国教。其后泰国数次改朝换代,历经阿育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直至现在的曼谷王朝,其地位从未改变。1932年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后,从首部宪法起,虽然一直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和宗教中的某一教派的自由,但佛教作为事实上的国教的地位从未动摇。今天,无论是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大都市曼谷,还是在远离世尘的边远农村,随处可见金光闪闪的的佛寺,沿街化缘的僧人。

据统计,60年代末时,全国约有95% 以上的人口信仰佛教,共有佛寺25116座,僧侣184,873位,出家的和尚108,503人。90年代至今,信仰佛教的人口比例一直保持在95% 以上。

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无一不与佛教有关,社会政治生活也是如此。从古代的素可泰王朝至今,“在泰国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佛教始终起着支配作用。佛教对泰国人的信仰,有关尊严和忠孝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各阶层和团体之间的关系、行为有极大的影响” 。

佛教思想对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于波罗密(paramita)的思想

波罗密(paramita)是泰国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基本思想,是泰国政治文化中认同权威的源头,威权政治也由此获得了合法性。而 波罗密的源头正是在佛经之中。

泰国诗琳通公主在她的学位论文《小乘佛教中的十波罗密》详细论述了波罗密在不同时期的佛经中的源流及其沿革。文章指出,在早期的佛经中,波罗密所表述的意义为“非凡的”,“优异的”,“出众的”以及“终极的”等,当时波罗密这个思想大部分出现在佛教的戒律范围内,有时也出现在世俗文化之中。在其后的佛经中,如在khamphee ubathan phutawong jareeyabeedog中,波罗密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主要指佛教信众应遵循修炼的十条戒律,信众只有照此修炼,方可成正果。这十条戒律是:than (施) sin (戒) negkhamma(出离) banya (慧) viriya(精进) khanti(忍) saja(真谛) athisathan(祈祷) metta(慈) 及 ubegsa(中性)。

可以看出,早期佛经中的波罗密关注的是信众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称“终极目标”,而后期的这十条戒律,则强调为达到终极目标所应遵循的“道德标准”或“行为方式”。

波罗密在世俗文化中并未特别区分“终极目标”或是“行为方式”,而是将其合二为一,经过新的理解和诠释,成为人们应遵循的伦理和追求的目标。普密蓬· 阿杜德国王在1980年表彰资深优秀教师的仪式上,阐释了波罗密的意义,可以视为泰国当代对波罗密的最权威解释。国王指出,教师们所获得的崇高荣誉,是他们长期的辛勤工作所换取的,这个荣誉对教师来说是一种美德。一个真正的教师是只做好事和善事。好事和善事是指:勤奋努力、慈爱奉献、坚韧忍耐、克己守德、甘于淡泊、坚毅刚强、忠厚诚挚、仁和友善、公平正值、聪慧睿智。国王总结道:“当一个真正的优秀教师做到了这些,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了波罗密。这个波罗密的建立和善行的增加,一定会滋润其心灵,使之纯洁而高尚。”

在泰国的政治文化中,波罗密毫无疑问是通向权力和财富的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与之相匹配的,是我们在下面要讨论的积德行善(punya,或paramita)是通向成功的根本原由)。泰国人认为升迁、获得权力和财富全然是波罗密使然,因此,波罗密应当是对于一切向往权力和财富、向往非凡以及出众的人的一种普遍的道德要求。

立琦教授将“有波罗密”的威权政治领袖人物的特征归纳如下:

1,有声望,有知名度。指在某一职业圈或全社会有很高的知名度,即英语中所谓的“visibility”。一提起某人,人们或曾闻其声,或曾见其影,对其业绩有一定的了解。

2,表现出能胜任现职务的能力,特别是具备支配其下属的能力。(与第一条相关)

3,具有领袖人物的特质,处事果断,能服众。

4,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为人公道,人们认为其是“好人”。

5,在其从事的职业中积累了相当的资历和经验。

6,形象好,举止得体。说话声音有吸引力(威严或悦耳)。身材高大伟岸,使人能感到其威严。

7,有社会地位。本人出身名门望族或妻子出身名门,受过良好的教育。

8,有经济实力。

9,如果是军人,其职位应有实权,人们会对其产生畏惧感。

10,有个人魅力,民众对其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