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菩萨信仰 >> 综论 >>

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2)

分享到:

四、悲智双运与所隐含的本质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圆融

正如上文所说的,观音主悲,悲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悲其实主要是或首先是针对现象世界的。文殊主智,智以探寻现实生活问题的背后根源及其深层次的关系为基本特色,所以智主要是针对本质性问题的。宏观上来看,悲所针对的人类苦难生活具有片面性、段续性和表面性等特征,这与所有事物的现象性特征是完全一致的,而事物之本质所具有的全面性、连续性和深刻性的特征,表现在人类解脱之前的苦难中,则是智所针对的无明的无所不在、无明的三世贯通和无明的内在决定性作用,表现在解脱之后的快乐中,则是智慧的全方位熏染、智慧的永恒掌握和智慧的终极性奠基作用。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外现本质,表现在悲智关系中,则是悲所针对的人类苦难现象从终极根源上讲是智所针对的人类的根本无明以及无明状态下的各种业力引起的,是无明的必然的外在表现。所以,人类生活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其本质是无明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之后所达到的终极解脱境界,其本质则在于智慧的圆满。当然,现象也不可能完全地、直接地表现本质,就像人类的许多苦难看起来往往并不能同根本的无明和业力联系起来一样,于是,救当下之灾难的悲便同救终极之命运的智也有了明确的分野。本质决定现象的范围、趋势、特色等,这在悲智关系中则表现为智慧解决人类问题的本质方面,从而也决定了人类对现实各类苦难问题的认识,直接影响了这些现象领域的问题的解决。人生的本质和终极价值不在苦难之中,而在明心之后或往生之后的永恒快乐之中。而要达到这种境界,也必须借助于智慧,透过现实各类问题的蒙蔽,认识到万象之本性,即所谓“明心见性”,最终证悟实相涅槃。

五、悲智双运与中国大乘佛教基本理论架构的契合

在中国大乘佛教的理论架构当中,菩萨信仰是一种最直接、最基本、最完整的外在表现形态。菩萨的基本职志就是上求无上菩提,下度无边众生。上求菩提就是求智慧,属于佛教理论当中哲理性最强的部分,涉及宇宙观、人生观等重大问题;下度众生就是在社会之中做各种救世利人的事业,属于实践性最强的部分,涉及佛教的几乎所有的行事。笔者曾经将宗教的内在形态划分为宗教的教义体系、宗教的修道体系和宗教的心理结构三个部分,其中宗教的心理结构是在宗教教义体系和宗教修道体系的长期有效实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反过来强烈地作用于宗教的教义体系和修道体系。佛教的智的部分相当于佛教教义体系,而佛教的悲的部分则相当于佛教的修道体系。由悲而来的救度众生当然建立在承认众生之苦难的基础上,这与大乘佛教性相、空有、理事、无住与方便、出世与入世等极其重要的既对立又圆融统一成对范畴中的相、有、事、方便、入世等范畴是一脉相承的;由智而来的觉悟众生建立在一切皆虚幻不实的基础上,这与上述大乘佛教诸范畴中的性、空、理、无住、出世等范畴是趣味相通的。大乘佛教的理论体系就是在悲智以及与此密切关联的性相、空有、理事、福慧、急缓以及无住与方便、入世与出世等多重关系中敷衍开来的。悲智双运不但与这种理论架构完全契合,而且正是这种理论架构之核心的集中反映。

六、悲智双运与中国大乘佛教实践体系的沟通

观音主悲,以拔苦为职志,注重现实问题的解决;文殊主智,以除痴为职志,注重精神境界的提高。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悲智双运正是所有菩萨的基本理念。一般来说,在业已证道的果地菩萨那里,悲智两方的兼顾与协调一般被称为悲智双运,其所指是对外的,即救度他人的一种原则和方式;而在尚未证道的因地菩萨那里,这种悲智协调的关系模式则更多地表述为福慧双修,其所指是对内的,即自我修行的一种原则和方式。所以说,悲智双运与福慧双修是同一理路在不同境界的不同表现而已。因为大乘的实践体系说到底还是菩萨行,即以菩萨为济世的主导,以菩萨的精神和品行为修行的榜样,于是,与菩萨之悲相通则修福,与菩萨之智相通则修慧。修福体现为救度众生,做一切善事,即常言所谓行善积福;修慧体现为求证无上菩提,达到最高的觉悟,即常言所谓明心见性。福慧双修是大乘修行实践的核心,同时也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大乘佛教的全部实践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悲智双运在整个大乘佛教实践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七、悲智双运与中国佛教朝山情趣的一致

   观音主悲,热切地救度受苦受难的众生,是菩萨当中热心肠的代表。在中国它后来又被女性化,更显示了老百姓对温情与柔美的渴望。观音热情如火,温柔似水,这正与其道场位于南方热带海上相吻合。文殊主智,冷静地观察世间五位百法之性相,是菩萨当中冷静智的典型,这种智慧在世俗的热风浊浪之中,犹如清纯的甘露,沉静的凉风,能给人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心灵的震撼,这种智慧还常常被比喻为锋利的宝剑,可以斩断人们心头的烦恼。文殊智慧的这些特征正好与其道场位于北方凉冷山区相吻合。与此相应,普陀山可尽显其秀丽柔美之气,而五台山则以体现厚重沉稳为宜。一热一冷,一柔一刚,一南一北,一悲一智,这正是观音与文殊内在品格和精神风貌的形象写照。由于普陀山与五台山的位置、环境、地貌等特征与观音和文殊的精神基本吻合,所以,这两大佛教名山在四大名山中更受信徒的尊崇,朝山进香活动之从古到今也一直比较盛行。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悲智之间既有急缓之别,更有俗雅之分。观音之悲贴近世俗的日常生活,具有通俗性、简易性、直接性等特征,从而更具有诱惑性和宗教的神圣性;而文殊之智则将视角放在现实生活的背后,具有高雅性、隐秘性、复杂性、间接性等特征。所以,普陀山的朝山活动多宗教性和俗文化性,从而也更具有大众性,而五台山的朝山活动多历史性和雅文化性,从而在民众性上出现一定的缺失。尽管五台山文化的高雅性可能使其失去很多游客,但是这种高雅文化以实现人类精神超越、心灵净化为宗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及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将越来越具有巨大的魅力,所以,五台山所代表的文殊智慧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当然这也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准确地、全面地、通俗地展现文殊智慧文化之神奇和价值,特别是将其同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实现与人类理性的接轨、与科学文化的接轨,与现实生活的接轨,如此,五台山的朝山活动将可望在四大名山当中具有最为诱人的魅力、最为热烈的效应和最为持久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