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社会关怀 >> 道德教化 >>

佛教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分享到:

   作为东方世界流传最广、时间最久的一种文化传统,佛教以其慈悲救世的博大情怀和精深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而始终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生的各个层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种积极的影响既可以体现在古代社会,也可以发生在当代社会;从空间的角度来看,这种积极的影响既产生于印度、西域各国、东南亚,也发生于中国;从社会的领域来看,这种积极影响既发生于社会的精神领域,也发生于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等领域;从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主体佛教来看,这种积极影响既发端于佛教的哲学理论,也来源于佛教的礼仪与礼仪观念。

   佛教的礼仪就是佛教关于修道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佛教的礼仪观念则是佛教对包括佛教礼仪在内的所有人间实行的礼仪的看法。前者是佛教内的,后者则包括佛教以外的;前者只是行为规范,后者则是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宏观上来看,佛教的礼仪都是为了修道解脱而制定的规范,都是为宗教性的解脱目标服务的,但在实践上,佛教礼仪又都是关涉现实人生的,都是可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社会的。佛教的礼仪观念首先是针对佛教自身礼仪的,但也包括对佛教以外民间流行的各种礼仪的看法。佛教的礼仪观念不仅仅限于对礼仪的看法,而是蕴涵着非常丰富的社会伦理思想,同样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

   作为佛教信徒的行为规范,佛教礼仪不但涵盖了宗教修持的所有轨式,而且也包括信徒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作为对各种礼仪的一种看法,佛教的礼仪观念也突破了纯粹宗教的范畴,延伸到现实社会的各个领域。所以,佛教礼仪与佛教礼仪观念对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会体现在许多方面。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佛教礼仪和礼仪观念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人类善性,启迪人类智慧,树立人类信心,净化人类心灵,提升人类精神,调节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佛教礼仪种类繁多,大小乘之间,显密教之间,各宗派之间,古今不同时代之间,均有不同的表现和要求。佛教的礼仪观念与佛教的礼仪规范之间相互涵摄,相互支撑,互相影响,彼此融会贯通,难以分割。本文仅以《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为例展开论述,希望通过个案分析,起到以小见大的效果,从而对佛教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有个基本的认识。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是后汉时期安息国(今伊朗)的三藏法师安世高所译的一部经典。全一卷,又称《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尸迦罗越六向拜经》、《罗越六向拜经》、《六方礼经》。另有五种异译本,即:(1)西晋时期竺法护译的《大六向拜经》(阙);(2)西晋支法度译的《善生子经》(《大正藏》第一册);(3)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的《善生经》(《中阿含经》卷三十二所出);(4)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的《善生经》(《长阿含经》卷十一所出);(5)译者不详的《尸迦罗越六向拜经》(阙)。该经叙述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子尸迦罗越(汉语意为“善生”),奉亡父之遗命,每日早晨起床后向东南西北和上下共六个方向礼拜。释迦牟尼佛告诉他,礼拜这六个方位无益,并示以正确的礼拜方法,即对父母、师长、妻妇、亲友、僮仆、沙门婆罗门等六种人,应生爱敬心。该经详细阐述了释迦牟尼佛对六方礼拜这种礼仪的看法,并通过对六方礼拜的重新解释,表达了释迦牟尼佛的社会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尽管带有浓厚的古代印度社会的烙印,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其基本精神和关于礼仪的基本原则至今依然闪耀着大善与大智的光辉,蕴涵着精辟的伦理观念与丰富的和谐思想,可以为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六方礼拜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礼仪。即每天早晨起床后洗浴身体,敬礼六个方位,以求增长寿命和资财。佛教认为这样的礼仪是没有任何现实价值的。取代这种六方礼拜的仪式,释迦牟尼提出另外一套礼法,这就是“四戒”、“六事”之法。

   所谓“四戒”,是指四种能“今世为人所敬,后世生天上”的生活规范。其是:“一者不杀诸群生;二者不盗;三者不爱他人妇女;四者不妄言两舌。”[①]佛在这里特别强调了四种戒律,即后世流行的五大根本戒中的前四种。在这里,佛并没有把饮酒作为根本戒予以限制,表明了当时佛对信徒日常生活规范的看法。这四个方面分别表达了佛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财产的尊重,对女性的尊重,对他人荣誉和人际关系和谐的尊重等,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与“四戒”相反的是“四意”,即:心欲、贪淫、恚怒、愚痴。佛陀教导善生对此四项应“自制勿听”,即不听从这四种恶劣念头的牵引,不受这些污浊心念的摆布。佛认为,“不能制此四意者,恶名日闻,如月尽时,光明稍冥;能自制恶意者,如月初生,其光稍明,至十五日盛满时也。”[②]在另外一个版本即《长阿含经善生经》中,“四意”叫做“四处”:“云何为四处?一者欲,二者恚,三者怖,四者痴。若长者、长者子于此四处而作恶者,则有损耗。”佛还为此作颂曰:“欲瞋及怖痴,有此四法者,名誉日损减,如月向于晦。”[③]而如果“长者子于此四处不为恶者,则有增益”,以颂的格式来说是:“于欲恚怖痴,不为恶行者,名誉日增广,如月向上满。”[④]“四处”与“四意”的内容稍有区别,“四意”中有“淫”,而“四处”中有“怖”。如果说“淫”也是一种欲,而“怖”却是一种伤害终生的恶劣精神状态,那么《长阿含经》中“四处”的说法可能更好一些。在另外一个译本《善生子经》中,“四事”与《长阿含经》的“四处”完全一样,只是次序稍有不同,其云:“有四事或往恶道。何谓四?一为欲,二为怒,三为痴,四为畏。”[⑤]佛认为,如果陷入贪欲、嗔恚、怖畏、愚痴之中,身心与功德就会不断损减,如果在这四个方面小心谨慎,抑恶向善,身心与功德就会不断增益。

   所谓“六事”是指:“一者喜饮酒,二者喜博掩,三者喜早卧晚起,四者喜请客,亦欲令人请之,五者喜与恶知识相随,六者骄慢轻人。”[⑥]释迦牟尼认为,“犯上头四恶,复行是六事,妨其善行,亦不得忧治生,钱财日耗减,六向拜当何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