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的现代生命关怀(2)
时间:2008-04-05 10:38来源:香港宝莲禅寺作者:梁巧英 点击:
现代社会中的人过著怎样的生活?人们的价值取向随著科技时代的步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人的物质诉求和精神诉求上便是物质丰富和精神痛苦并存。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在私欲的驱动下追逐一己的利益,在昏昏噩噩、糊里糊涂中醉生梦死,导致始终无法解脱,人生沉浮不定,苦海无边,无一时不是过著流浪漂泊的生活。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正是普照佛光于人间,关注人生的各种问题,使众生离苦得乐,以示人间佛教对现代人类生命的最深切的关怀。
佛教认为人应怎样才能离苦得乐?佛法是宇宙人生的普遍真理,佛所宣说的“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诸法是普遍于一切生命的真理。依据佛法的真理,可以使人在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佛陀之四圣谛,以说苦的苦圣谛为先。苦圣谛的实质,是正视苦、参透苦,以便以苦为动力,提升生命,化苦为乐。
如何利用佛法为现代社会中的人寻到安乐?佛教分为大乘与小乘。大乘是指发菩提心的菩萨,行的是菩提道。小乘是指解脱,行的是解脱道。在佛教看来,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获得生命的解脱,在解脱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这是佛教对人的精神生命的关怀。大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佛,作为一般的修行者则以菩萨为理想境界。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成就罗汉果,通过超越生死而达到个体的解脱。在实践菩萨道的路上,最重要的是通过研习、修持佛法,自利利他,离苦得乐。太虚大师说:“佛学的宗旨和目的,简单地概括起来,不过是自利利他而已。其实,世间所有的工作云为,也不过是彼此间利益,惟所差在究竟与不究竟之别。”[7]
如何自利与利他?首先需要做到心之解脱。佛教提供的解脱理论即“戒、定、慧”三学,具体化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具体修行方式。佛教解脱依靠两方面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和他人的力量。佛教著重于修心、不断减损贪旗痴烦恼,力争明心见性、参透生死,此为自利。整个佛教的主旨,是断除由生老病死而生的种种忧悲苦恼,解脱人类由既定生存方式所产生的根本痛苦。生存和死亡皆为人生诸苦之本,生死若不了,一切痛苦都没有完了。佛教教人“了生死”,生死能了,则一切外在的执著都可以放下,生死若了,一切痛苦皆了。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把生存与死亡问题看作人生应该给予极大关怀的首要大事,把对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可谓佛教信仰的核心。归根结底,佛教信徒确立其信仰的根源在于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省,对生存与死亡及与之相关的老病等诸苦的畏惧及超脱的追求。
如何做到呢?首先,佛教注重自我修行,自我提升。佛教用否定的方法破除人们对宇宙一切表层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的执著,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脱, 佛教主张要以五戒十善为根本。五戒是戒杀、盗、淫、妄、酒。十善是不杀、不盗、不淫(这是身三种)、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这是口四种)、不贪、不嗔、不痴(这是意三种)。佛教启迪人们解脱生活的重负、忧患和痛苦。佛教以反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亦是叫人悟得人之安身立命之处。自己必须先了脱生死,没有忧悲苦恼,才能救度他人。如果人们能够洞察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因缘而起的假相,放弃对自身的执著,那么,一切苦难也就不复存在了,这也就是解脱。从自利到利他,先救度自己,再救度他人。扩而言之,不仅为自身,而且为一切众生解脱这种痛苦而开辟一条解脱大道。
大乘佛教不仅讲人的解脱。还提倡大乘菩萨行,宣扬普渡众生,帮助众生在宝贵的生命中实现解脱。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是自我觉悟与救度别人,也就是佛教所说,自己虽未得度,但是先来度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个人对他人、对社会作出贡献越多,他人与社会对个人的回报与尊重可能就越多,个人生命的价值就越得到体现,这正是菩提发心,菩萨道的行为,是大乘菩萨的精神。菩萨以苦为乐,而获得解除众生苦之大乐。当代一行禅师在《活得安祥》中说,如果我们与世界上的苦难接触,受到触动,就可能进一步去帮助那些正在受苦的人,而我们自已的痛苦就在此间消失。这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净化及人品的提升。如果自己是痛苦的,也会使别人痛苦;如果自己的心灵纯良、安定,愉快,也会使别人愉快,积极乐观的生命会给家人、其他人以快乐的濡润,生命将被乐观的世界所包围。
当代弘扬“人间佛教”的大师们,更提倡活得快乐。“给人欢喜”,为佛光山的四大信条之一。星云大师《徒众讲习会开示》说,人间佛教提倡喜乐的人生,要在快乐中修行,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现世就能现证法喜安乐。
佛教不仅在佛法理论上博大精深,而且极重视佛教在人间的佛法实践。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不只停留在虚无缥缈的理论之上,是切实的人间菩提道。太虚说:“阐明万有因缘生灭之遍理,悬示法界圆觉之佛境,在众生有达现之可能性,导由人间净化以渐渐上趋,为一再议建佛法新体系之理论。然理论必继以实践之行事,乃成共仰而垂久存。禅宗以禅林制度故,唐末、宋初风行全国,迄今虽精神枯竭,亦犹赖形制而未灭。必须有适应现代社会之教团组织,方足展开实际之运动。……吾今拟创菩萨学处,固将依佛法新体系论,增损斟酌古近中外之制而出之,不容偏执乎一端也。”[8]太虚的人生佛教,依因缘生灭之理,以法界圆觉为宗,建立“菩萨学处”,将在家出家佛徒皆摄于菩萨之中,是理性、入世的现代佛教制度,将人间佛教的生命关怀思想真正付诸于世间弘法的实际当中。
佛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著道德劝化和行为控制的社会功能。这主要从佛教的教义、教规和戒律中体现出来。佛教提倡“报国土恩、报众生恩”,“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广结善缘”,“慈悲济世”等等伦理要求,体现了佛教对社会的关怀。用佛法的理念、佛教的精神去关怀社会,觉悟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真理,实现最终个人完全的自由,获得永不退失的安乐,自利利他,福慧圆满,得大解脱。
三、人间佛教对现代其他生命的关怀
佛教关心的对象是众生。它把人和宇宙间一切有情识的生物称为“有情众生”,与之相对应的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等无情识的东西,称为“无情”。佛教的生命不仅是指有生命的动植物,也指无生命没有感情色彩的大千世界,一山一水,一石一木,都是众生,皆有佛性。佛教推行的戒律就是珍惜生命的充分表现。佛教认为,生命界按照各自的作业轮回于六道之中,在求生方面,在追求安宁幸福方面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佛性上更是平等的。因此佛教要求信徒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放生、人类之间更是要求相互关心、和平共处。在佛教的戒律中,无论是五戒、八戒、十戒,其第一戒就是“戒杀生”。不杀生不但指不杀人,也指其他一切生命体都不去杀害,把杀生作为“十恶”之首。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不仅体现了对人类,也表达了对万物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是符合佛教及人类共同的道德观—善—这一基本世界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