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参与佛教团体教化课程的学习经验及其生活改变影响之研究
时间:2008-04-11 10:54来源:中国台湾·硕博文库作者:简秀治 点击:
【中文摘要】今日台湾社会的宗教现象相当蓬勃。佛教是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社会上学佛参禅的风气很盛。本研究以个人经验的角度,探讨佛学课程的提供,对于成人的价值和意义。目的在于了解成人参与佛学课程的动机、影响参与动机的因素、学习历程的体验,以及学习后在认知、情意、技能上所受的影响。期盼对佛教的成人宗教教育实施情形和结果,有一整体性的了解,并提出国内办理佛教推广教育的建议。本研究以香光尼僧团紫竹林精舍办理的佛学研读班为个案,结合质与量的研究取向。量的研究是以开放式问卷,调查成人的参与动机。质的研究是以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作为搜集数据的方法,藉以了解影响参与动机的因素,以及在学习的历程中,个体如何转换其学习经验,成为内心的“实体世界”,进而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研究结果发现,成人参与佛学研读班的动机可分为:求知兴趣、逃避或刺激、社会服务、外界期望、社交关系、生活实践和机构因素等七种类型。其中以“求知兴趣”和“生活实践”所占的比例最高。显示成人多为满足求知欲,以及应用佛法的智能于生活中的动机而学习,打破了宗教一向予人“逆境中的避风港”的想法。在影响参与动机的相关因素中,以“需求和期望目标”最为重要,且为参与动机的起点。当成人需求强烈和期望从学习中达成预定目标时,则能主动寻找教育机会、信息、并排除各项参与障碍。“自我学习能力的评鉴”结果,若对自己信心不足,会对参与产生犹豫,但仍可克服;信心太强,在佛法的学习有时反而因“我慢”、“我执”太强,成为参与学习的障碍。此外,对教育的态度、信仰背景、信息来源、外界的助力和障碍等因素,均对参与动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非决定性的因素。学习历程中,个人的体验因参与程度的深浅而有差异。学习态度起起落落,价值体系在转换的过程中,遭遇内在冲突和外在抗拒。有些人维持其理性求知(研究佛学)的态度,多数学习者则皈依佛门,成为佛教的信徒(学佛)。佛学研读班对成人的影响,在认知上,能认识佛教基本教义、提升洞察力、转换观念、判断正信和非正信佛教、认知佛教的社会功能,并具有成人识字教育的功能。在情意上,多数能接纳佛教的世界观、改变人生观念和态度、信仰佛教、感恩、改变对教育的态度,并激发继续学习的动机等。在技能上,能实践正信佛教徒的生活、增进人际沟通、心理调适的技巧,并有布施、行善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