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主办
“空海与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
2004年4月30日
2004年4月29日-30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和日本高野山大学共同主办的“空海与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3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学术报告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关于古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日本弘法大师空海(公元774-835年)以及古代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例如, “空海的教理体系中的印度要素和中国要素” (生井智绍【日】)、“空海的十住心思想与曼荼罗” (静慈圆【日】)、 “述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 (严耀中)、 “鉴真与天台宗关系新探” (卞孝萱)、 “空海与福建佛教” (王荣国)、 “圆仁在山东行迹考” (马一虹)等。二是关于古代中日关系史、古代东亚史研究。例如,韩昇的“白村江之战与东亚”、姚大力的“元代中日关系述评”、刘永增的“安西东千佛洞第二窟的密教壁画”、徐建新的“高句丽好太三碑早期墨本的制作和流传(1880-1888年)”、陈得芝的“元代与日本关系研究”、松浦章得“清代沙船与长崎贸易”等。
世界历史研究所古代中世纪史研究室徐建新研究员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题为“高句丽好太三碑早期墨本的制作和流传(1880-1888年)”的学术报告。(徐建新供稿)
原载中国世界史研究网
附4:
中日文化交流研讨会在沪举行
日期:2004-04-30 作者:韦莹来源:东方早报
真言密宗在日本上至朝野、下至民众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真言密宗创始人、日本佛教大师空海来华求学1200周年纪念日时,为期两天的“空海与中日文化交流”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昨天(4.29)在复旦大学举行。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的著名专家,以及日本佛教界高野山大学富家海信副校长率领四所日本大学的一流学者围绕“空海研究”及“中日文化交流”两大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如此规模的密宗研究会议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迎回唐密的重要时刻
“空海创立的真言密宗源自中国,这是中国通过学术交流迎回唐密的重要时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韩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随遣唐使来到中国,跟随长安青龙寺大师惠果学习当时盛极一时的佛教派别——密宗(现称唐密),回到日本后创立真言密宗,而今已是日本影响最大、信徒最多的佛教团体,许多日本政要皈依其下,而集艺术家、诗人、佛教圣杰于一身的空海在日本更是家喻户晓。由于战乱等原因,唐密在中国已逐渐衰落——国内最后一位密宗传人静安寺持松方丈在上世纪70年代圆寂,后再未有传人。
韩昇表示,中日两国在空海与唐密研究交流中长期处于“不对等”状况:日方唐密研究水平高于中国,而中国密宗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发力,如今已可与日本学界比肩而立。他认为,与会的南开大学卢盛江教授所做的《〈文镜秘府论〉(空海关于汉诗写作的专著)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
学术交流促进中日了解
空海入华的重要内容便是交流中日文化,而本次研讨会的另一中心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复旦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吴景平说,空海著书均以中文写作,因此日本尤其关注中国如何看待空海。姚大力、王荣生、静慈圆、生井智绍等中日学者先后在会上先后作主题演讲,或通过梳理空海与中国佛教的渊源,或从中日关系历史研究的角度,深入探讨中日两国长期文化交流和影响。
鉴于真言密宗在日本的巨大影响,韩昇认为,本次研讨会将有力地促进中日两国文化界的民间往来:“中日近年来关系紧张主要原因是日方政治的右翼化。而作为文化界人士,学者有责任承担起推动中日两国间友好往来的责任,以达到相互了解,缓和矛盾。”
据介绍,研讨会今后将继续下去——两年后第二届研讨会将在日本举行,下一步还准备走进欧洲学府,使之成为国际高水准的学术研究会。
附5:
空海与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今年是日本密宗开祖空海大师入唐求法1200周年,为纪念这位为中日佛教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日本友人,4月29日至30日,由复旦大学历史系和日本高野山大学主办、上海静安寺协办的“空海与中日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空海研究会、敦煌研究院等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日本高野山大学、关西大学、大正大学、种智院大学的教授学者共3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与会期间,教授学者们围绕密宗、空海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主题展开了认真的学术切磋和讨论,共发表论文20余篇。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不仅可以促进中日两国学术研究交流的繁荣,增进两国学者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静安寺与国内和日本有关高校、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和佛教界人士的联系。静安寺改制十方丛林的第一任方丈持松法师曾三渡扶桑学密,传回了失传千年的唐密,静安寺与日本高野山有着传统的友谊。静安寺住持慧明法师作为此次活动的协办方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的开幕式。在研讨会开幕前,静安寺接待了日本的学者,研讨会闭幕后,静安寺又设宴招待了与会的全体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