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历六月十日莲花生大师初十法舞会除了宁玛派寺院以外,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噶举派寺院、萨迦派寺院中也举行,如位于四川省德格县的噶举派名寺八邦寺等。
4、灌顶仪式 “古鲁吉日羌姆”法会的最后一天,藏历六月十一日,由举行法会的寺院主持安排灌顶仪式。2004年藏历六月的这一天,噶托寺即举行了法会的最后一个仪式——灌顶仪式。所灌的顶为“发光古鲁白玛大灌顶”(gu-ru-pad-ma-vod-vpar-dbang-chen),此灌顶是伏藏大师仁真隆萨宁波所掘藏的古鲁灌顶(gu-ru-dbang)之一。从佛法的意义上而言,获此灌顶者即获得了观修莲花生大师的大灌顶,即获得了四各灌顶——身、语、意和语句灌顶。对受这四种灌顶者来说,已观修莲花生大师者,依精进将获得正果;未观修莲花生大师者,则种下了因缘的善种。从宗教意义看,在“发光古鲁白玛大灌顶”中:受身(sku)灌顶,则获得了莲花生大师为调伏众生,修得成就之幻化身的灌顶;受语(gsung)灌顶,则获得了莲花生大师宣讲佛法经论,依不同法门调伏众生之语灌顶;受意(tug)灌顶,则受莲花生大师意之诀窍灌顶;受语句灌顶(yshig-dbang),则获得依止莲花生大师修习大圆满,留植证得果位乔金刚自性身的缘分灌顶。受“发光古鲁白玛大灌顶”,则获得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无上密乘灌顶。从民间意义而言,多数藏族百姓前来受此灌顶,是为了祈求佛菩萨古鲁仁波切,以及活佛和成就者们的加持和护佑,以求得心想事成,求得来生比今生更好等。在2004年噶托寺举行的灌顶仪式中,受灌顶的僧众达上万人,灌顶首先在前一天举行法舞的场地中开始,按照寺院的要求,场中受灌顶者是所有来参加古鲁法会的僧人,以及部分远道而来的朝圣者约4000人;其他藏族信众从法舞场一直沿着盘山路,排到了半山腰。众信徒遵守寺院要求依次等待灌顶。灌顶由10位喇嘛举行,其中由4人抬着由宝幢饰顶,内装有噶托司都仁波切遗物的箱子,在此箱子前有6位喇嘛分别持有铃、经书、佛像、金刚杵、金刚橛和宝瓶,为众信徒加持灌顶。法舞场灌顶结束后,灌顶的小队伍,由一位活佛带队,乘坐汽车到半山腰,从半山腰步行,逐次为信众灌顶。这次灌顶约持续了5个小时。
“古鲁初十羌姆”法会在“发光古鲁白玛大灌顶”的加持中圆满结束,各地来访者在灌顶结束后纷纷离开噶托寺,噶托寺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由于受文化多元性的影响,古鲁仁波切“初十羌姆”法会的内容也具有了多样性,2004年为猴年,竹庆寺大经堂即在六月莲花生大师的吉日举行了大型开光典礼,举行了祈请纪念莲花生大师的相关佛事。同样在康区宁玛派寺院,以及德格县萨迦派八邦寺等,都举行了相应的诵经、法舞、灌顶的法会仪式。白玉寺在藏历五月十日举行了“古鲁羌姆”法会,直到七月白玉寺中仍供奉着上师、本尊、空行、护法的坛城供品。
“初十会供”和“古鲁羌姆”经几个世纪的传承,虽然具有其固定的宗教仪式和程式,但同时随社会历史文化的变化,不仅初十会供的象征符号发生了变化,而且“初十羌姆”亦增加了新的时代的内容,如“辩经表演”、“清朝官员”、“杂技杂耍”、唢呐演奏等具有了时代的烙印。现如今“古鲁仁波切都钦”充满了两种气息,一种是宗教文化的气息,一种是社会文化的气息。宗教文化和社会文化在会供和金刚法舞的程式中,和谐地达到了统一。
[参考文献]
珞珠加措著、俄东瓦拉译:《莲花生大师本生传》[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降央华让大师:《智慧妙音——金刚法舞仪夫史》[M](藏),白玉寺藏书。
居麦彭·绛央南杰嘉措:《麦彭仁波切全集》[M](藏),藏文木刻版。
土登尼玛主编:《藏传佛教各教派综述及注释》[M](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邬金林巴:《莲花遗教》[M]藏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才让:《藏传佛教——信仰与民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
[本文责任编辑 黄维忠]
[作者简介]白玛措,女,藏族,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生,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