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走进曼荼罗

分享到:

  1983年金秋8月的一天,我们一行3人自泽当镇乘车于早上9时到达扎其渡口。浩浩雅鲁藏布江面上除了飞翔着几只水鸟外,不见一条渡船。不知是我们来的太早还是船老大来得太晚,我们只有耐着性子苦等,无奈地看着时光和江水一同流逝。2个小时过去之后,才从对岸驶过来一艘小型机动渡船,当期待将变为现实时,我们的心也顿时和江水一样激动起来。中午12时零9分,终于开船了,因江流湍急,渡船斜逆江而行,大约一公里半宽的江面(盛水期),船行了足足四五公里的路程,船在江面上划出了一道大弧型航道。

  到达江的对岸后,已经下午1点多钟,辘辘饥肠不停地向我们发出呐喊,所幸我们在出发前每人带了两个烧饼,这时咀嚼烧饼,简直胜过山珍海味。两个烧饼下肚,终于使肠胃安静下来,我们便乘手扶拖拉机向西藏著名的寺庙——桑耶寺进发,下午3点40分才到达目的地,区区五六十公里路程,竟辗转了8个小时。

  桑耶寺名称的意思是无边寺,有的译为存想寺。建于公元779年,号称为西藏第一座寺庙。实际上拉萨市著名的大昭寺建于公元641年,比桑耶寺年长了整整138岁,却没有获得第一座寺庙的加冕,这是因为构成寺庙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一佛、法、僧。佛是指佛的造像;法是指经书;僧是指住寺庙的喇嘛(职业僧人)。而大昭寺在建寺早期,只有佛的造像,而没有经书和喇嘛,所以在当时没有资格称作寺庙,只有叫作神殿的份儿。藏族群众迄今仍习惯地称大昭寺为祖拉康,即神殿的意思。

  公元779年,在当政赞普赤松德赞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邀请了尼泊尔人寂护(藏名喜瓦措)和乌伏那(现巴基斯坦)人莲花生(藏名白玛俊乃)设计建筑了桑耶寺,历时四年建成。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寺庙,赤松德赞还动员了7名贵族子弟住寺为僧,在西藏历史上称为七觉士,他们是巴色朗、桑希、麻·仁钦却、昆·鲁旺波松、巴果·白若扎那、恩兰·吉娃却央、拉松·吉娃强曲等。寂护是他们的教师,并为他们剃度、受戒。他们后来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后又逐渐增加到三百余人,从印度请来了12名讲经师,还派人到印度去学习梵文,回来后陆续翻译了大量经文,在西藏历史上首先具备了佛、法、僧三宝的寺庙,故一举占据了寺老大的地位。

  桑耶寺实际上由数十座大小不等的、微观上独立、宏观上又是服从整体布局的宏大建筑群。显而易见,设计建筑者是想用桑耶寺的立体建筑群和相关的空间来表述佛教的宇宙观。将每座建筑的大小、位置、名称等,相对应地成为佛教拟构的世界结构的基本模式,这就是印度所称的“曼茶罗”,藏语称为“尖郭”,汉语则译为“坛城”。佛教认为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以主寺乌孜大殿为代表,包括回廊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建筑形式与其他寺庙迥异。大殿共分三层(实为五层),一层为藏式建筑二层为汉式建筑,三层为印度式建筑,故也称三样寺。这是典型的多元文化融合,也是一种历史渊源关系的宣示。

  大殿四角分别建有红、绿、黑、白四塔,其意为镇服四方妖魔,防止天灾人祸。大殿四方各建有一殿,代表四大部洲,称为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吉林。在四大部洲的外围又建有八小洲,分别为:朗达仓康林、达具仓玛林、屯堆阿巴林、扎具甲卡林、龙丹白萨林、米约桑德林、那措扎扎林、白哈功德林。还建有日月二洲,周围还有若干小的建筑,大概就是代表小岛了。这些建筑的周围,还修筑了一道一米多高的方中略圆的围墙,周长约1200多米,东南西北各有一道门,这大概就是佛教所说的天门了。我们在进入宇庙时,并未走天门,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宇宙的围墙年久失修,已经残坦断壁,到处都可进人宇宙漫游,就连牛羊也是随意出入宇宙。我们爬到须弥山的最高层,可眺望这个宇宙中的天地万物,就连大洋中那些遥远的小岛,也一览无余。过去,我是在寺庙的墙壁上或天花板上阅读壁画大师们笔下的平面“曼荼罗”图解,或眈眈于微小的立体模型,不需移步,就可览尽整个宇宙,而今天,我们却走进了“曼茶罗”,来考察须弥山,参观四大洲,测览八小洲,连太阳月亮却可登临观赏,真是妙哉乐哉!

  桑耶寺的设计者们大胆地、巧妙地把宇宙观哲学从抽象的文学描述具体化为三维立体物象,使人产生直观感觉,达到抽象文字和图象所难以达到的效果,以此强化表述佛家的理念,感化信徒。

  桑耶寺的确是一座规模宏大、气派非凡、风格别具、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建筑群,在西藏的众寺群中,堪称独尊,在最盛时,寺内住有数千僧尼之众。从上述意义而论,她的第一座寺庙的称谓还应该更广义化,才符合她的身份。

  上面谈到的都是外观外貌,实际上更加引人入胜的、珍贵的是她经年积累起来的文化内涵。

  在大殿正门的门楣上,高悬着清代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上书“格鲁伽兰”四个汉字,这块闪闪生辉的金字匾额为这座寺庙争得了不少光彩。大门南侧墙边,矗立着一方高约3.8米的吐蕃石碑,据传为赞普赤松德赞所立,其碑文内容主要是佛教徒们要求用法律形式保证他们的既得利益。它表明了赤松德赞对佛教积极支持的态度。在门廊的额枋上,悬有一口吐蕃时代的汉式古钟,据说是赤松德赞的第三妃甲茂赞所献,说起这位颇具传奇的女性,不妨多说几句。她在赤松德赞的赞许下削发为尼,并带动了30多名贵族妇女剃度出家,她还专门为尼姑修建了一座殿堂,为表达对佛的崇敬和虔诚,特意邀请了一位汉族和尚大宝(藏名仁钦)设计监造了上述铜钟,这是对信仰的献礼,对意志的铭心地是汉藏文化交流的标志。初时这口钟就挂在她的殿堂,后移至于此。

  这位极具个性的女性,舍弃贵妃荣位,甘当尼姑,是需要勇气的,如果说七觉士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据一页的话,那么这30名觉女也当和他们齐名了。

  正殿大门两边,还雄踞两头张牙怒目的石狮,这在西藏的寺庙中实属少见,这些都明显浸润着汉文化的轨迹。这几件吐替时代的遗存,经历了一千二百多年的苍桑,仍能完好地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的佐证,供人们研究和欣赏,其历史和文物价值自然是难能可贵的。

  石雕、石刻和壁画是桑耶寺文化内涵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引人人胜部分。

  石雕部分,主要有佛像、狮子、大象,除大殿之外,还散见于围墙之内,特别在仓玛林周围,就有数尊狮子和大象,大小不等,大的高约110厘米,长约130厘米,小的高长差不多,大约有50-60厘米,这些狮子和大象的雕刻,优于大殿门口的那对,风格和工艺水平也明显不同,前者雕琢粗旷古朴,后者造型生动,结构准确,符合解剖原理,工艺精细,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精湛技艺,还看得出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细微观察和深刻的理解,用智慧的心扉和灵巧的双手再现大自然中生命的旋律和美的神韵。作者把对自然的热爱、情感和由此而产生的艺术魅力奉献给了世世代代的人们。这些石雕不仅在桑耶寺是艺术佳品,文物珍品,即使在全西藏,也不愧为艺苑奇葩。这里附带说一句,这些艺术、文物价值兼备的珍品,在当时并未受到应有的保护,在破败的角落里散落着,我看了以后心底颇为沉重,但愿现在它们已经改善了曾经处境十分悲凉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