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漫话桑耶寺壁画及保护

分享到:

桑耶寺全景。车刚/摄
桑耶寺全景。车刚/摄

  西藏有近2000座佛寺,每座寺院均绘制有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不仅是藏传佛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藏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桑耶寺的历史和建筑

  桑耶寺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桑耶村,距离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38公里,距离扎囊县25公里,海拔3676米,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雅砻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公元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由吐蕃第三十八代王赤松德赞时期建造的,距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寺庙。寺庙中央主殿的建筑结构为三层三样式:底层殿和塑像为西藏风格,中层殿为汉地风格,上层殿为印度风格,是一座揉合三地风格于一体的稀有建筑。现占地面积4900多平方米,主殿周围建有象征四大部洲、八小洲及日月的佛殿。四方建有神奇四种宝塔。寺院围墙上修有1028座小佛塔。围墙外还有三位王妃所建的三界铜洲殿、遍净响铜洲殿、哦采金洲殿。寺院东南隅为西藏四大名山之一的哈布日山,山背后有大堪布寂护的灵塔和小型佛殿。寺院北方有长寿修行处聂玛隆沟,东北隅山地为隐居修行之地青朴。寺院左右还有四大洲殿和八小洲殿的大圆满佛殿、神奇大能仁佛洲殿、大圆满大轮转经佛殿,弥勒持法洲殿和法、报、化三身之大轮转经佛殿等。该寺各殿均绘内容丰富的壁画。

壁画中的西藏史

桑耶寺壁画之“桑耶史画”
桑耶寺壁画之“桑耶史画”

  桑耶寺的壁画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著称于世。几乎在所有大小殿堂、回廊的墙面上都满饰壁画,其题材除其他寺庙常见者外,还有“西藏史画”、“桑耶寺史画”、“莲花生传”、“舞蹈杂技”、“举重摔跤”、“划船赛马”等等。

  “西藏史画”在“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壁面上,自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人类开始画起,描述了雅隆部落的兴起;自上天迎请第一位吐蕃赞普聂尺赞普;佛教始传入西藏;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藏王墓分布示意图;迎请尼婆罗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大昭寺的兴建;唐朝金城公主进藏;桑耶寺的兴建;莲花生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扬;赞普朗达玛灭佛;阿底峡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后弘”期,萨迦王朝、帕竹王朝的兴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直到九世达赖喇嘛业绩。整个画面长达92米,这样的弘篇巨幅被誉为西藏的“史记”,而且在古今中外壁画史上也是罕见的。

桑耶寺壁画之“摔跤活动”
桑耶寺壁画之“摔跤活动”

  “桑耶史画”在“乌孜”大殿分布较广,第一层二层均有,尤以大门左侧回廊的为精细。它详细地描述了该寺的兴建缘起;有关寺名来历的传说;主持建寺的名僧莲花生在吐蕃王臣及各施主支持下筹建情形;建寺过程中降妖伏魔的传说(实际上是与异教徒或自然灾害的斗争);寺院布局安排的象征意义;寺院建成后的宏伟规模,“七觉士”出家;寺成后赤松德赞亲临现场主持开光典礼的盛大欢庆场面。画史后面的几幅描绘了该寺在明代时期遭受的一场大火,以及火灾后重修的情景。这种“寺史画”,完全是将“寺史志”形象化、生动化、大众化的一部连环画。此外,还有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等四大寺和布达拉宫修建过程的壁画。

  “莲花生传”壁画位于大殿中层的明廊南壁。莲花生藏语称“白玛俊乃”,乌仗那(今巴基斯坦境内)人,8世纪印度佛教密宗大师。在画面中,他的形象除具有明显的南方异域人物特征外,还画成怒目张口作忿怒状,以示其“法力无边”。

桑耶寺壁画之赛马图
桑耶寺壁画之赛马图

  “文成公主堪舆图”壁画中,文成公主挽高髻,着长衫,单膝跪地,右手指着面前的堪舆图表,双目凝神注视。公主为藏族事业专心致志、忠贞尽瘁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然而画师还在她的上方再现远山浮云,前方又添两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这就更点染出了高原景色,更渲染了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的内涵。“宴前认舅图”,绘于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生动地记述了藏、汉民族联姻结亲的历史事件。

  “舞蹈”、“杂技”、“举重”、“揉道”、“长跑”、“赛马”等体育活动场面的壁画,主要分布在大殿门内左侧回廊和中层回廊两处。

  康松桑康林壁画中有一幅桑耶寺庆典场面表演白面具藏戏、卓舞、谐巴谐玛歌舞的壁画,被研究藏戏的学者认定是吐蕃王赤松德赞主持修建桑耶寺时期的绘制品,以此作为白面具藏戏在公元8世纪中叶已经形成的重要依据。有些学者认为,此壁画形成于距今100年左右的近代。在这座神殿的壁画中,有桑耶寺落成的庆典场面,其中有多种阿卓鼓舞队、谐钦歌舞队、宗教仪仗队和白面具戏的表演画面。

  对于强久斯玛吉林殿壁画,笔者认为,该处是整个桑耶寺建筑群中保存比较完整的遗址之一,即墙体是建寺时的遗存,壁画属于公元8世纪至11世纪早期藏式佛像画风之“中原—藏式画风”,其塑像作品出自中原的汉族艺人之手,体现了吐蕃时期藏民族与周边民族之间文化上的交流与友好往来。

桑耶寺的历次维修

桑耶寺壁画之莲花生进藏桑耶寺壁画之赛马图
桑耶寺壁画之莲花生进藏桑耶寺壁画之赛马图

  桑耶寺大多寺以上壁画均为17世纪中叶失火后重绘的,虽然它不是早期遗存,但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早期壁画的题材、内容、风格等,这是研究藏民族历史文化与风俗习惯,甚至我国舞蹈、杂技、体育运动的珍贵实物资料。

  桑耶寺在其1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经历过几个大的维修。吐蕃王朝晚期,朗达玛灭佛毁寺,奴隶平民大起义在西藏各地相继暴发,寺院遭到破坏。11世纪后,桑耶寺成为宁玛派的根本道场之一。后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地理环境的变化,该寺亦逐渐冷落。13世纪至16世纪期间,桑耶寺已破烂不堪,不但香火寥寥,僧众减少,而且建筑也多残毁,无人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