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板整体
护经板,也称封经板,是藏传佛教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品种之一。它的历史始于公元七世纪,当时,从印度传入西藏的贝叶经书附有带孔的护板,故早期的藏文经书仍仿贝叶经的形式左右绘有两个圆孔 。经书历来被藏民族视为圣物,为藏传佛教中的“三宝”之一,不仅用于念诵,还用于供养膜拜 。由于传统经书均为书写在条形藏纸上再用黄布包裹的散页,为了使之固定成册,用上等的木材按略大于经书的尺寸精制成两块护板夹护 。其中一块或雕或画佛教题材 、吉祥图纹,置于经书封面,另一块则放在全书的底部,然后用干净皮绳捆扎并用特制的金属扣加以固定 。这样一是对经书起到了保护和装饰的作用,二是便于经书的携带和传播 。
经板局部
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各省市收藏家协会联合举办的"CCTV首届民间藏品展",历时五个月时间,经有关文物专家最终评定,从三万多件藏品中评出金奖三件 、银奖七件 、铜奖七件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星生所收藏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获得金奖 。
此次获金奖的"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护经板,长71.5厘米,宽28厘米,厚3厘米。材质为西藏西部的一种珍贵木材,被当地人叫作 “金刚木” 。由于年代久远及油烟熏浸,呈“腊黑”色,加之长期的使用及岁月的沉淀,使其表层包浆光泽油润,如古玉一般,再结合佛冠、莲台、背光、图纹及明显的东印度造像特征,最后经鉴定此件护经板的年代为公元11世纪。
此经板在内容上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及八大随佛弟子,也称八大菩萨。释迦牟尼,也称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为“大智、大悲、大能之圣者” ,天生具有“32种像” 、“80种好”的端庄慈悲相。此经板佛陀居中,其额部宽阔,面颊饱满,眉目慈祥,顶部肉髻为两节高耸。肩部平直展开,胸部厚实,身躯修长挺拔,结跏趺坐于华莲座上。其左手拇指与食指相触,结说法印置于胸前,右手舒展、掌心向上,结定心印置于脐下。头光及身光均为双层,呈椭圆形于佛陀背后,更显其法相的大度庄严。释迦牟尼两旁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为佛陀的左胁侍,是佛陀的大弟子,放智慧光芒、驱三界黑暗,象征佛陀的智德。普贤菩萨为佛陀的右胁侍,行愿天下,品质和功德无量无边,象征佛陀的理德,和佛陀、文殊合称“华严三圣”。其他六大弟子为观音、金刚手、弥勒、地藏、除盖障、虚空藏六大菩萨,分别具有大慈悲、镇恶魔、护福德、救苦难、传妙善 、除愚昧、消恐惧等大功德。其中按象征意义又将文殊(大智)、观音(大悲)、地藏(大愿)、普贤(大行)合称为四大菩萨。而在藏传佛教中对观音、文殊、金刚手则尊称为“日松贡波”、意为“三怙主”,分别代表慈悲、智慧、伏恶三种属性。千百年来广受佛徒香客供养膜拜。
在造型上,菩萨头戴三叶冠,两耳垂肩佩圆环,体态丰腴修长,细腰圆腹,结半跏趺坐于华莲座上。最绝妙的是对动作的塑造,每尊菩萨的头部、肩部及背光均向中心自然倾斜,再用腰部的曲线来连接上下身躯的变化和对重心的把握,加上手势、手印的起落变化,使得菩萨既端庄娴静又婀娜多姿,既具有佛性的神圣感又具有人性的亲切感。从而将这一极为重要和常见的佛教题材处理得如此美妙而非同一般。
经板局部
围绕释迦牟尼及八大菩萨的是宽1.5公分的连珠纹,外围为宽4公分的忍冬纹 。图纹上部居中为口吐宝幔的带角“则巴” ,下部居中为相互对应的凤鸟 、中间为一立式金刚。这一切均具有深奥的象征意义,与后来发展衍变成的由莲花 、经函 、金刚及鹦鹉来寓意的“圣僧图”极为相似,不同的是鸟为双头鸟,代表传播佛经的大译师,称之为“洞锥唐巴” 。
此经板在艺术形式上采用高浮雕手法,以藏传佛教艺术中传统的对称均衡式构图,以佛陀为中轴线向两旁排列八大菩萨及四周的内容。其造型简洁鲜明,大胆摈弃了一切细节,简洁却不简单,单纯却不单调。尤其是菩萨像,无饰件 、无法器,仅在脐下系一裙带,使之成为衣衫的标识。从而在简约中充分突出了形体的优美,在单纯中体现着一种神圣的信息。对周边的花纹处理也十分概括,几乎全用直线、曲线来构成刚柔相济的连续图纹,极其浑厚拙朴,从而起到了与主体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构成富有视觉冲击力与艺术感染力的鲜活画面。专家普遍认为:此护经板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在同类护经板中实为罕见,加之年代久远 、保存完好,故能在众多的藏品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