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东北亚佛教 >> 韩国佛教 >>

韩国著名佛教学府—东国大学(3)

分享到:

  东国大学是韩国最早设立佛学专业的大学,近百年来人才辈出,为普及和研究灿烂的佛教历史和深广的思想体系,起到了先导作用。他们在佛教各团体、军队、社会福利机构、学术界、舆论界等各领域中广泛展开布教工作,特别是佛教电台和佛教电视台的创立,为佛学专门人材的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新道路。最近东国大学更是扩大了研究生院的招生数量,给渴望研究学问的人提供了新机会。

  佛学系的主要课程是:

  印度宗教和文化、禅学、佛教学体系、印度佛教史、基础佛教、律典概要、中国佛教史、宗教学、阿毗达磨论、大乘佛教、佛教经典、三国新罗佛教史、佛教原典讲读、高丽朝鲜佛教史、中观学、唯识学、净土学、汉文佛典讲读、天台学、华严学、密教学、佛教教理史、韩国佛教思想、日本佛教、佛教伦理学、佛教社会经济学、宗教史、传法教化论。

  2、印度哲学系

  佛教于印度产生,研究佛教产生的根源,是印度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同时,通过研究印度哲学,可以推动韩国哲学的发展,并为实现理想社会提供参考。

  第一、二学年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印度哲学思想、印度文化及相关的语言知识。三、四学年开设专业性强的科目,而且可以自由选择。考研究生须懂梵文或两门外语及掌握所选专业的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原典。毕业生有的已成为教职人员、作家;有的活跃于宗教界、舆论界、出版界等诸多领域。特别是研究生院,通过专业研究,在学术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今后宗教界和佛教界需要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材。

  印度哲学系的主要课程是:

  印度宗教和文化、佛学体系、禅学、吠陀经典、印度哲学概论、印度文化、阿达婆吠陀、近代及现代印度哲学、优婆尼沙昙、印度论理学、初级梵语、中级梵语、吠檀多哲学、印度的二元论、藏语、巴利语、印度认识理论学、印度佛教哲学、佛教论理学、耆那教哲学、西藏佛教等。

  3、禅学系

  禅学是对佛学理论进行实践、觉悟自性的一门学问,不仅是人间学的基础,也是人文科学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本来自性,实践哲学的理论,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净化社会。从自身做起,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实现人类幸福而贡献力量。

  禅学与佛教理论相比,更重视实践的求道方法,直接进行禅修,完善自我,让人间充满慈悲和智慧。根据对禅思想的研究,以及基础实践的要求,参加各种法会和修炼。另外,为了弘扬佛法,要与国内外进行广泛的交流。

  为了对禅有深入的理解,必须学习经典和祖师语录,也要学习其它相关的语言学。所以,在基础的佛教知识方面,要学习禅学全部的历史及思想。同时,为了体验禅修,举行坐禅、参加修炼会或寺院的仪式。履修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如下:

  通过对佛教经典的研讨,具备一定的佛学知识。

   通过对自释迦世尊到今天所有禅师的语录和禅史的学习,建立禅学的思想体系。

  研究学校成立精神“曹溪禅”的体系,是宗团发展和本校的一部分任务,并且要与一般文化、史学、文学衔接和嫁接,成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

  禅学专业不仅仅招收僧人,普通的学生也可以报考。以禅学的特点为中心,在佛教界内外都能活动。如果是僧人,要与宗团的业务或各寺院的前途及布教活动连接起来;若想继续禅修,可以在禅房用功。在家人可以做教法师、部队将校、布教师或在舆论出版领域中活动,或考研究生院及从事一般职业。

  禅学系的主要课程是: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佛学体系的理解、禅学的理解、禅文化、韩国禅思想、戒律论、禅定概说、佛教仪礼、中国禅宗史、禅定双修论、外国语禅定讲读、楞伽经讲读、金刚经特讲、曹溪宗史、坐禅、华严禅、日本禅学史、禅学特讲、印度禅定思想、六祖坛经、摩诃止观、密教宗教史、如来藏思想、宗务行政。

  佛教学院三个系的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及进修硕士、博士课程,掌握了比较丰富的佛学知识和社会知识,进入社会的各领域开展弘法活动。象李法山法师等,成为东国大学的教授并担任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天台宗和太古宗的总务院长田云德长老和宋宗演法师,都是从东国大学毕业的,成为了一代宗教领袖。还有今年刚完成博士课程的总指宗法藏院的李重硕先生,被评为“韩国二十一世纪人才”。有的还在军队担任将校(韩国军队里分别设有佛教的法堂、基督教的教堂或其它宗教的布道所)。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而且懂两种以上的外语,对佛教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国际交流

  在“地球村”、信息化的当今时代,各个领域都积极地进行着国际交流。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今,东国大学已与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泰国、澳大利亚、印度、蒙古、哈萨克斯坦和我国(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广播学院)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

  东国大学和中国佛教协会一直有着友好的往来和交流。1992年10月,已故赵朴初会长曾访问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曹溪宗及东国大学,为促进中韩两国友谊和佛教界的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东国大学鉴于朴老渊博的佛教学识和对推动佛教发展所起的作用,特授予赵朴初居士名誉哲学博士称号。

  另外东国大学佛教学院院长李法山法师,将赵朴初会长的《佛教常识答问》译成韩文,已于2000年10月在韩国出版发行。李法山法师多次拜见过朴老,对朴老充满了无限追思和敬仰。如译者在序文中说:“赵朴初先生是近代中国佛教的中兴者,对中国佛教所起的作用如同唐代的裴休丞相一样……。”“恢复废旧寺院;建立中国佛学院,使僧伽教育制度化;通过国际交流倡导世界和平,创建了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达到了地域文化交流的极致,使佛教文化得到了提高;通过佛教学术会议,推动了学术研究的飞跃发展……。”译者解释翻译该书的动机是“该书简明扼要,容易理解,作为初学佛教者,无论是谁都能够理解,完全可以作为基础教理的教材。”

  译者身为东国大学著名教授,又是佛教学院院长,对朴老十分崇敬。如该书封面上有一张朴老写作的彩照,右下方对面是译者若有所思的素描之像。李法山法师曾对笔者说:“原想亲手给朴老奉上这本书,不幸朴老于今年5月份往生,我对在朴老生前未能出版韩文版感到十分内疚。为了表示歉意,如此制作了本书的封面。”这不仅充分体现了李法山法师与朴老的友谊,也是中韩两国佛教友好的象征和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