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二论禅

分享到:
文史哲,1994年第2期

54—60页

【内容提要】禅只讲主体,不讲客体。历代禅师,诸如慧能所说“自心是佛”,马祖道一所说“自家宝藏”,临济的“且要自信”,赵州的“真佛内里坐”,紫柏真可的“不能置于吾心之外”,都反复强调最高的本体不在外而在内,不在彼岸的天国,而在自我的心中。实际上,禅师们是把“一念之心”提高到了本体的层次。在如何实现禅境的问题上,弘忍提出了“守本真心”,慧能提出了“无住”,临济提出了“立处见真”,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最高本体不被外物异化,即为了使“一念之心”一尘不染。从本体论来看,“一念之心”的绝对主观是禅的基础。从修养论来看,一尘不染绝对排他是实现禅的过程。从思维方式看,绝对片面的一元模式是禅的保证。这三个环节,都离不开绝对,没有绝对,就没有禅。



   禅的起点是超越,是从超越开始的。禅的终点在那里呢?禅是在什么地方完成的呢?
   从本体论来看,禅强调一念之心。从修养论来看,禅提倡一尘不染。从模式论来看,禅遵循一元模式。这三个一,实质上都是一种绝对。一念之心其实就是绝对主观。一尘不染其实就是绝对排他。一元模式其实就是绝对片面。禅的起点是超越,终点是绝对。禅是从超越开始的,是在绝对中完成的。没有绝对,就没有禅。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下禅和绝对的关系。
     一
   禅只讲主体,不讲客体;只讲自我,不讲自然;只讲一念之心不讲万象万物。从思辨来看,禅并没有本体的观念,但在实践中禅却竭尽全力地要把握那个既无法言传又不无神秘的最高本体。那么禅所要把握的本体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历代禅师都有极其明确,特别坚决的回答。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留给众门徒的最后遗言是:“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
   禅的真正创始人慧能大师在《坛经》中说:“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得建立。”因此提出“积心见性,自求佛道”的主张。
   马祖道一是慧能的徒孙。他实际是中国禅学史上造诣最高、影响最广的大禅师。有弟子向他请教佛法。马祖说:“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又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五灯会元》卷五145页)
   临济宗是五大宗之中最负盛名的一宗。它的创始人临济义玄说:“如今学道人,且要自信,莫向外觅。”他反复地强调“向外无法”(《临济语录》)。
   南有雪峰,北有赵州。赵州是北方最杰出的一位禅师。他活了120岁。 在《赵州语录》中保留了他的一首诗偈: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
     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
   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紫柏真可说:“天地可谓大矣,而不能置于虚空之外,虚空可谓无尽矣,而不能置于吾心之外。”(《长松茹退》)
   从印度到中国,从慧能大师到紫柏真可,历代禅师首当其冲、一再强调的是什么呢?
   释迦的“自求解脱”,慧能的“自心是佛”,马祖的“自家宝藏”,临济的“且要自信”,赵州的“真佛内里坐”,紫柏真可的“不能置于吾心之外”,象一条漫长的红线,贯穿在禅的全部发展过程中。所有的大禅师都反复地一再地强调:最高的本体不在外而在内,不在客体世界而在主体世界,不在彼岸的天国而在自我的心中。因此,释迦告诫弟子“勿求他人”,慧能嘱咐门人“外无一物”,马祖说“何假外求”,临济说“向外无法”。
   向哪里寻求最高的本体呢?是向内还是向外?是向自然还是向自我?是向万象万物还是一念之心?在这个大是大非上,禅师的态度,既特别坚定,又极其明确。
   “风幡之议”是否确实出自虽然目不识丁然而却思想非凡的慧能之手,是无关宏旨的。有意义的是这个典故,不仅为禅门人物所不断宏扬,而且也为社会各界所津津乐道。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不仅生动而且彻底。它把主体与客体,自我与自然,一念之心与万象万物的关系,由思辨的范畴拉到现实的领域。使既看不见又听不着的抽象思考,转化为视之可见,听之可闻,触之可及的具体的风幡和人物。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它借风幡与人物的关系,一竿子戳到底,干脆彻底地排除了心外的一切。风也未动,幡也未动,而是心动了。风动幡动都是虚幻的,只有心动才是真实的,从而把心提到本体的层次。云在青天水在瓶,禅在自我一念中。
   自我心外的一切都排除了。草芥尘埃、山河树木、飞禽走兽、日月星辰、芸芸众生,存在不存在?不存在。如果一定认为存在的话,那也只是以虚幻的结构存在于自我的一念之中。万象万物从存在转化为不存在,从真实转化为虚幻,从有转化为无。我心之外,一切皆无。
   这种绝对主观虽然是至关重要的,但它只给禅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要把禅由可能变成现实,还要把绝对主观再加以绝对化。不仅要把万象万物从一念之心中绝对排除,而且要把一念之心绝对扩张。不是扩张到与万象万物同一的层次,而是扩张到万象万物之上的境界。三千世界,唯一真实的绝对不是别的,而是一念之心。它凌驾于六合之上,遨游于万古之外。它在浩浩天宇中是《神曲》中的火净天,它在茫茫大地上是珠穆朗玛峰。“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只此一念,并无其他。
   这种绝对主观的一念之心,就是禅的基础。如果把它抽掉了,禅就无立足之地矣。如果把禅看成是生命的话,那么一念之心就是生命的生命,是命根子。因此,慧能、马祖、临济等大禅师,在保卫这条命根子上,态度是坚决的,意志是顽强的,心情是严肃的。
   应该怎样理解禅所强调的绝对主观的一念之心呢?人的本来面貌是什么,这是禅师经常提出来的问题。人的前身本来是自然的绝对一部分。成为人以来,就从自然中分裂出来,成为与自然相对立的独立主体。人类越进步,这种对立就越深刻、越广泛、越难以逆转。这种对立既给人认识自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又给人的意向心态蕴育了无限的困惑。
   人类曾经提出过各式各样的理想,但从意向心态系统来看,人的最高的理想就是与自然的绝对同一。因为只有自然才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不是短暂的而是永恒的,向往永恒和无限正是人最强烈、最深沉、最普遍的心态。但是,人所处的现实,恰恰与人的这向往截然相反。于是,人的心态便被分裂为两半。一半是此岸现实,一半是彼岸理想。人既无法脱离现实,又不能放弃理想。这就是构成烦恼心态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