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论南顿北渐

分享到:
【内容提要】中国佛教的顿渐指修行者见悟道理的迟疾。所谓南顿北渐,指顿悟与渐悟,是慧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两地弘传的禅法。本文追溯中国佛教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依次论述重渐修渐悟之神秀系统,主顿悟渐修的慧能、神会系统,倡无修顿悟的洪州、石头二宗和五家,并从顿渐学说的理论根据、运思理路、禅修方式和终极境界上概括了南顿北渐的特点。


   中国佛教所讲的顿渐是指修行者见道悟理的迟疾,即时间的快慢、过程的长短而言。而见道悟理包括有修持和觉悟两个方面,也就是既有修持的顿渐(顿修和渐修),又有觉悟的顿渐(顿悟和渐悟)。唐代禅学史上所谓的南顿北渐的顿渐是指顿悟与渐悟,为两种不同的觉悟方式和觉悟过程。顿悟是突然的、当下的觉悟,是不经次第、阶段而直下证入真理,契合真性的觉悟。渐悟是不断修习,渐次悟入,运用种种权宜方法,经历由低到高的阶段,进而把握真理,体悟真性。史载:
   第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东山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后神秀门人普寂者,立秀为第六祖,而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注:《五灯会元》卷4《荐福弘辩禅师》,中华书局1984 年10月版,上册第225页。)
   由此看来,所谓南顿北渐,是指慧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两地传法的殊异禅风,是在开导发悟上的迟疾之别。慧能与神秀二系也称南北二宗:“天下散传其道,谓秀宗为北,能宗为南。南北二宗,名从此起。”(注:《宋高僧传》卷8《神秀传》,《大正藏》第50卷第756页上。)
   南北顿渐的分立,始于神会对神秀一系禅法的抨击:“师承是傍,法门是渐”(注:《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续藏经》第1 辑第2编第15套第5册第434页。), 此后更形成争夺法统的紧张:“顿渐门下,相见如仇仇,南北宗中,相敌如楚汉。”(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2,《大正藏》第48卷第402页上。)从南北二系势力消长的形势来看,在7世纪下半叶和8世纪上半叶,神秀一系的禅风,几乎笼罩了中国北方,其势力与影响远在慧能一系之上。只是在8世纪中叶, 尤其是在9世纪中叶会昌灭佛后逐渐衰退,约至9世纪末趋于衰亡。慧能一系到了8世纪,在南方迅速发展起来, 马祖道一与青原行思等人尤其是临济、曹洞等“五家”,更把慧能禅宗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更鲜明地张扬顿悟法门的禅风。马祖道一与青原行思二脉作为慧能一系的主要代表,后来日益成为中国禅风的主流,一直延绵至清朝。
   以下,我们将论述南北二系“发悟”的根据、对象、方法和境界,并比较南顿北渐的异同。在此之前,我们还拟简要地追述一下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并着重论述竺道生的顿悟说。

      一、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

   中国佛教的顿渐对立始于晋宋之际。东晋时的般苦学者,一般都偏于以渐悟为基础的小顿悟说。他们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联系起来,认为在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中,达到了“七住”,也就是对“无生”(注:“无生”,意为因缘和合的一切事物无真实性,或者说,没有有自性的实在东西在生。)法有了坚定的认识,就是彻悟了,然后再继续修持下去,就能成佛。是渐进式的顿悟,称为小顿悟。如支遁、道安、慧远、僧肇等都持这种观点。竺道生(?— 434年)不同,他认为“七住”内没有彻悟的可能,只有到“十住”的最后一念“金刚道心”,也就是具有了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时,一下子断尽一切妄惑,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为佛。这叫大顿悟。竺道生的顿悟说,为一时的骇俗之论,是中国佛教学者创造的中国化新禅道。
   竺道生把般若学和涅槃学结合起来,提出了顿悟成佛说。顿悟说的根据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莫不是佛的思想。他说:“既云三乘是一,一切众生莫不是佛。”(注:《法华经疏》2 卷《见宝塔品注》,《续藏经》第1辑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8页。)又说:“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所以接之者,欲明众生大悟之分皆成于佛,示此相耳。”(注:《法华经疏》2卷《见宝塔品注》, 《续藏经 》第1辑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08页。)道生认为, 众生既具有佛性,且莫不是佛,那么,在大悟即顿悟时就能成佛。在竺道生看来,所谓成佛就是体悟真理。竺道生在《大般涅槃经集解》序文中说:“夫真理自然,悟亦冥符,真则无差,悟岂容易?不易之体,为湛然常照,但从迷乖之,事未在我耳。苟能涉求,便返迷归极,归极得本。”(注:《大般涅槃经集解》卷1引《大正藏》第37卷第377页中。)慧达在《肇论疏》中也论及竺道生的大顿悟,说:“第一竺道生法师大顿悟云,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注:《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25页。)这都是说,悟的对象是真理,而真理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悟的方式是冥符,冥符是直觉式的契合,是不二的。“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那么,众生的觉悟只能是突然顿悟。竺道生说:“佛理常在其心,念之便至矣。”(注:《注维摩诘经》卷第6, 《大正藏》第38卷第389页上。)又说:“一念无不知者,始乎大悟时也。 ……以直心为行初,义极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处乎?”(注:《注维摩诘经》卷第4,《大正藏》第38卷第365页上。)由于众生本有佛性,佛理常在心中,因此众生的觉悟就在一念之间。在一刹那间豁然开解,无所不知,这就是大悟,就是顿悟。
   慧达在《肇论疏》中还论述了竺道生对“悟”与“信”的界定,文说:“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就(疑为熟字)自零。悟不自在,必藉信渐。用信伪(疑为伏字)惑,悟以断结。悟境停照,信成万品,故十地四果,盖是圣人提理今(疑为令字)近,使夫(疑为行字)者自强不见(应为息字)。”(注:《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25页。)这是说,竺道生认为,对佛理深有所得的见解是“悟”,听闻所得的佛教知识是“信”。悟解是真,信解是非真。然而悟解不能自然产生,必须依靠信解的积累,灭除妄惑,才能生悟。一旦发悟,顿成正觉,信解也就凋谢脱落了。这也就是说,竺道生认为修行是由信到悟的过程,由渐修到顿悟的过程,顿悟不是凭空而悟的。关于顿悟的境界,竺道生说:“悟夫法者,封惑永尽,仿佛亦除,妙绝三界之表,理冥无形之境。形既己无,故能无不形,三界既绝,故能无不界。”(注:《注维摩诘经》卷第2, 《大正藏》第38卷第343页上。)这是说,修持者一旦顿悟, 就能超越物质界和精神界,达到无所不在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