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从对“如何是佛”的回答看禅宗的核心思想(3)

分享到:

   “心即佛”与“无心是佛”两个命题,实际上是统一的,两者都是从不同角度讲心与佛的关系。“心即佛”是说众生都有佛心、佛性,肯定心与佛不相离,直至认定心等同于佛。“无心是佛”则是强调学道修禅者对于佛身形相不要执着和追求,这样的“无心”就是佛。可以说,“无心”是对主体“心”的活动内涵的进一步规定,“无心是佛”是对“心即佛”的进一步说明。正如马祖道一禅师时而说“即心即佛”,时而又说“非心非佛”(41)一样,两者并不矛盾。非心非佛是破除对心与佛的执着,以避免将心觅心,将佛觅佛而不得解脱,这是对即心即佛的特定意义的否定,也是对即心即佛的更深层意义的肯定。
     (三)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沩山灵佑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42)“如如佛”,即法身佛,意思是说,真理不受一尘污染,无数修行法门中,不舍任何一种法门。若果直指人心,一切情想俱尽,心体就显露出真常状态。由此理与事圆融不二,也就是如如佛,或法身佛了。这是在自心觉悟的基础上,实现理事相即无碍的境界,这样的禅境也就是佛的境界。
     (四)其他种种回答的背后
   对“如何是佛”的问题,禅师们除了上述正面的回答以外,还有大量的种种意在言外的回答,这些回答意在触动问者的灵性,令人十分费解。然而仔细体会,也仍有思路可寻,真意可求。下面我们分类加以简要的评述。
   形象喻说,或者说答非所问。不少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往往是以各种不同形象的事物来回答,如答“麻三斤”,(43),“土块”,[④④]“殿里底”,(45)“白额大虫”,(46)“干屎橛”,(47)“洞庭无盖”,(48)“金沙照影”,(49)等等等等。“麻三斤”、“殿里底”、“土块”,是指佛殿里麻缠泥塑的佛像,意思是殿里的佛像只有象征意义,学道者不要执着佛相,向外追求。“白额大虫”即毒蛇,“干屎橛”乃擦试人粪的东西,是污秽的,意在表明执着佛的名字是毒害、污染自心清净本性的,应当打破向外对佛名字的执着,而转向对内追求自心的清净。至于“洞庭无盖”、“金沙照影”,是说佛法现成,大地万物无一不是佛的当体。
   以问答问。有些禅师在回答“如何是佛”的问题时,还采取反问的方式,向问者提出各种问题,如“问:‘如何是佛?’师(崇寿契稠)曰:‘如何是佛。’”(50)又如答“汝是什么人?”(51)“问谁?”(52)“如何是上坐?”(53)“更是阿谁?”(54)“自屈作么?”(55)“更是什么?”(56)等等等等。这里,有的是答语即是问语,有的是避开所问而反问对方,这两种回答的目的,是启发问者从回答中认识到,佛不是离开自心而独立存在的,自心就是佛,自己就是佛,不必向外寻求。
   此外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回答,如以不答作答,当人问“如何是佛?”答曰:“老僧并不知。”(57)有的则干脆予以否定,当人问“如何是佛?”答曰:“错。”(58)还有当人问“如何是佛”?答者“当面便唾。”(59)也有答者动手便打问者的,即以动作来回答。(60)这些回答和动作,也都在于启发问者明白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成佛应当向内追求,佛就在学道者的心中。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以得出两个基本的看法:
   (一)中国佛教学者重视从体认人生宇宙的本质、本体、真理,以及从伟大崇高的人格的角度界说“佛”的涵义,这一思想传统为禅宗所继承。从禅宗对“如何是佛”的回答来看,它与《理惑论》,《喻道论》以及慧远、道生的论说,在思索的理路上是完全相通的。同时,禅宗又把“佛”集中地定位于人的自心,本性的转换、体悟、提升,从而又推进了“佛”的涵义的发展。
   (二)从以上的叙述中还可见,禅宗是从心性上论佛的,认为众生的自心、本性就是佛、离开自心、本性去论佛、求佛都是错误的;自心、本性是空寂清净的,执着自心、本性,执着佛,也是不对的。总之,心性论是禅宗成佛理论的基础,是禅宗思想的核心,也是了解禅宗思想实质和禅修实践的切入点。
   附注:
   ①(23)《弘明集》第1卷,《四部丛刊》影印本。
   ④大明度经》第1卷《行品第一》,《大正藏》第8卷,第478页下。
   ⑤《弘明集》第3卷,《四部丛刊》影印本。
   ⑥《孟子•万章下》文中以伊尹为先觉者。
   ⑦《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弘明集》第5卷,《四部丛刊》影印本。
   ⑧《高僧传》第6卷《释慧远传》,《大正藏》第50卷,第359页上。
   ⑨《注维摩诘经》第8卷,《大正藏》第38卷,第398页中。
   ⑩《注维摩诘经》第2卷,《大正藏》第38卷,第343页上。
   (11) (12)《大般涅盘经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9页上。
   (13)《注维摩诘经》第4卷,《大正藏》第38卷,第365页上。
   (14)《注维摩诘经》第3卷,《大正藏》第38卷,第353页下。
   (15)同上书,第360页上。
   (16)《大般涅盘经集解》第21卷,《大正藏》第37卷,第464页上。
   (17)《大般涅盘经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9页上、中。
   (18)《大般涅盘经集解》第54卷,《大正藏》第37卷,第544页下。
   (19)《景德传灯录》第3卷,《大正藏》第51卷,第220页下。
   (20)《景德传灯录》第28卷,《大正藏》第51卷,第443页下、444页上。
   (21)《无门关•第三十则》,《大正藏》第48卷,第296页下。
   (22)《景德传灯录》第6卷,《大正藏》第51卷,第247页上。
   (23)《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第379页下。
   (24)《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见《楞伽师资记》引,《大正藏》第85卷,第1286页下。
   (25)《坛经》五二,《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28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