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是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派,也是中国特色较突出的一个佛教宗派。但这一宗派中的不少观念仍不能说纯粹是中国的思想,有些成分在形成时不仅受到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且与印度佛教及该国其他一些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即属这一类。以下就这一思想的理论来源问题简要地提一些看法。
一、“佛法在世间”思想在禅宗中的形成
“佛法在世间”的思想是禅宗的一个基本思想。但它的形成或被强调主要是在慧能之后。或者说,这一思想主要是在所谓“南宗”系统中突出起来的。
根据禅宗所确定的传承,该宗有所谓“东土五祖”,即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但该宗的实际形成是在唐朝慧能之后。在他之前,严格说中国存在的只是“禅学”。禅学来源于印度,最早不是佛教的发明,亦非佛教一家所独有。但中国人接触“禅”则是通过汉末以来所翻译的有关佛教经典。这些经典中既有小乘的,也有大乘的。而慧能前的中国所谓禅学所涉及的印度禅,主要是偏向于小乘或非般若中观系统方面的。这种禅一般认为世俗世界(世间)不实在,要追求与这一世间完全不同的解脱境界,而修习“禅”则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基本手段。虽然这种“禅”的具体操作方式有多种,但其基本手法无非是静坐冥观,对人的意念加以控制,使修行者最终能摒弃有关外部事物的杂念。这种情况到了慧能时有所变化,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禅宗。
根据禅宗的说法,从达摩到道信,禅宗传法时都离不开《楞伽经》###但到了慧能时,却有了不同。弘忍所传的经典变成了《金刚经》,慧能深受影响。这确实是一个重要变化。虽然禅宗的某些说法有传说的成分,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在慧能后,禅宗的“南宗”系统受般若中观思想的影响明显较先前的禅学或禅宗大。而“佛法在世间”的思想就与般若中观系统的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慧能或后来的所谓“南宗”虽然也强调“见性成佛”,但在如何“见性成佛”的方法上却与先前的禅学或禅宗有差别。先前的禅学或禅宗更主要地是强调所谓“藉教悟宗”(借助经教来悟出佛性或“见性”),并且较为重视静坐冥观,力图对人的意念加以控制,追求一种弃绝有关外部事物杂念的境界。而慧能后的“南宗”系统则相对来说不大重视佛教传统的所谓经教作用,也不大重视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禅定”。他们实际看重的是如何在现实世界或世俗社会中获得佛教真理,体悟到人的真正本质,不离开现实世界而成佛。这突出地表现在《坛经》中提出的“佛法在世间”的思想上。如《坛经》(据曹溪原本)“船若品”后面的偈颂中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禅宗在这里就明确强调了要在世间中去寻找所谓“佛法”,佛法并不是离开世俗社会的另一个世界或境界中的产物。不能执著于世间和出世间的绝对化的区分,离开世间去追求佛教的所谓觉悟是不会有结果的。
禅宗在慧能后对出家实际已不是看得很重,并反对旧的坐禅方式。到后来,一些禅宗僧侣甚至连经也不念了。《坛经》“宣召品”中说:
“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古尊宿语录》卷第四中记载说:
“王常侍一日访师,同师于僧堂前看,乃问:这一堂僧还看经么?师云:不看经。侍云:还学禅么?师云:不学禅。侍云:经又不看,禅又不学,毕竟作个什么?师云:总教伊成佛作佛去。”
禅宗的马祖道一则强调“触类是道”、“平常心是道”,实际是把佛教的修行与人们日常的一般行为举止的界限进一步淡化了。
显然,根据禅宗的这些观念,读经、坐禅等一类传统佛教的觉悟或成佛方式,并不能真正达到佛教的最高目的,而要真正“明心见性”或“见性成佛”,反而要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举止中去追求。
禅宗的这种变化或特色使其成为一个较容易吸引信徒的宗派,因为它的宗教修持在形式上不复杂,信徒容易把握;也使其成为一个较容易为所谓“世俗社会”接受的宗派,因为它不把传统佛教的一些特有的修持方式#佛教宗派。
禅宗的这种特色的形成与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关,因为中国以儒家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所谓“入世”。强调人要在社会生活中完善自己。中国原有传统文化重视的是对人的生活准则问题的探讨,把人的生活准则、道德规范与宇宙的根本实在相统一,力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或寻求真理,中国原有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倾向对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那种努力追求远离社会生活的宗教在中国是很难立足的,即便一时勉强立足,其影响也难以扩大和持久。而禅宗强调“佛法在世间”,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大文化背景,有利于禅宗自身的发展。禅宗的“佛法在世间”思想在形成时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因素是不能忽视的。但这一思想的形成还有其他的同样重要或更直接的因素。
二、“佛法在世间”思想与传统佛教经典的关系
禅宗强调“佛法在世间”的思想,严格来说是有佛典根据的。这种思想的基本观念在印度的大乘佛教典籍中就已提出。直接与之有关的是一些大乘佛教提出的“涅槃”与“世间”关系观念。涉及此问题或提出这方面理论的主要是《维摩诘经》和《中论》。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印度的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来阐明。
早期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一种倾向,它们常常把涅槃境界与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把获得佛的最高智慧看作是脱离世间的结果。在早期佛教中,“涅槃”主要指摆脱生死轮回后所达到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与世俗世界(世间)根本不同。这一些早期的佛教徒看来,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瞋恚、愚痴、烦恼,因而从本质上说是充满痛苦的,而涅槃境界则是“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杂阿含经》卷第十八)因此,涅槃境界是一种摆脱了人的情感、欲望等的与世俗世界有本质差别的境界。在一些小乘佛教的典籍中,涅槃还常被描述为熄灭无物的状态,认为涅槃是“如灯焰涅槃,唯灯谢无别有物,如是世尊得心解脱,唯诸蕴灭,更无所有。”(《俱舍论》卷第八)总之,一些小乘佛教常常把涅槃描述为“灰身灭智、捐形绝虑”的状态,并且把涅槃看作是一种彻底死亡的代称,它与世间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早期佛教或小乘佛教的思想家既然把涅槃与世间作绝对化的区分,当然也就不可能认为佛法是存在于世间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