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禅林宝训》研究(3)

分享到:

   《禅林宝训》中记载的禅师,很多是深谙儒家之理。书中多次提到了《孟子》、《周易》、《论语》、《中庸》、《礼记》等儒家经典,并以此去会通佛教的“慈悲”、“重义”、“行善”等思想,从而诲诫丛林住持及学者按此厉行。
   在宋代禅僧中,提倡儒释融合的代表人物是云门僧人契嵩。三百篇的《禅林宝训》首篇就提到他。契嵩字仲灵,号潜子,仁宗赐“明教”师号。一生著书百余卷,除了关于禅宗定祖问题的《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论》外,另有《镡津文集》流传于世。文集中收录了最能反映他思想特色的《辅教编》。《辅教编》的中心,是要“广引经籍,以证三家一致,辅相其教”。[(7)]在契嵩看来,儒佛之所以能融合,就在于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首先是同归于治。“儒佛者,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8)]具体地说,“儒者,圣人之治世者也;佛者,圣人之治出世者也”。[(9)]其次,是二者“同于为善”。契嵩认为,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与佛家所谓的慈、布施、恭敬、无我慢、智慧、不妄言绮语,虽然名目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立诚修行,善世利人方面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最后,契嵩把“善”的内容归结为儒家的忠孝、仁义等原则,并将此作为佛教中最尊崇的伦理原则和优先尊奉的戒律。他在《辅教编•孝论》中就明确指出:“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戒也者,众善之所以生也”。由此可见,契嵩已将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贯通融合了。因此,他所推重的道德修养,实际上是以儒家伦理规范为其核心的。
   契嵩的上述思想对宋代禅宗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林宝训》的结集和流行,直接受到了契嵩思想的影响。三百篇的《禅林宝训》首篇即契嵩关于道德的论述。此篇是摘自《镡津文休》卷七《论原•道德》。《禅林宝训》做这样的编序,其用心是不言而喻的。翻开《禅林宝训》映入你眼帘的,全是道德、节义、廉耻、操守、厉行的内容。可以这么说,这些思想构成了《禅林宝训》一书的主旨。
   关于道德的意义,《禅林宝训》指出:道最尊贵,德最美好。有了道德,即使是平民百姓,也不可说他们是穷乏的;而没有了道德,即使得到天下的人,也不可说他们是通达的。这是因为学者忧虑自身道德的丢失,而不害怕自己权势地位的丧失。[(10)]
   对长老、住持如何去诱掖学人,《禅林宝训》更是从儒家的仁义礼智去提出要求和指出方向。因为在他们看来,长老、住持就是道德的器物,即本身就是道德的体现,并且,丛林的兴衰存亡又与有无道德紧密相关。浮山法远圆鉴禅师认为,住持要具备三个重要的素质。一是仁爱,二是贤明,三是勇敢。所谓仁爱,就是要实行道德,所谓贤明,就是要遵循礼义,所谓勇敢,就是要处事果断。此三者都具备了,丛林就会由此兴盛。[(11)]佛智指出,住持的身体有四个支撑点:一是道德,二是言行,三是仁义,四是礼法。善为住持的人,必先尊尚道德,守卫言行。能为学者的人,必先保存仁义,遵循礼法。结论是,丛林由道德保护着,如丛林之住持没有道德,那么,丛林必将呈现颓废之势。[(12)]
   从以上言论可以看出,宋代禅学确实在与儒家思想融合方面做了切实的努力,极大丰富了禅学自身的内容,从而使禅学更进一步具有了儒学化倾向。宋代禅学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如联系宋代禅学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评价这一事实,可以得出积极的结论。具体地说,宋代禅学在“公案”、“机锋”、“评唱”、“击节”等充斥的情况下,学者日鄙,纪纲日坠。欲拯救并振兴禅学,从“道德”入手,以德化人,以情感人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儒佛两家的仁义慈悲的宗旨较完美地寄寓在《禅林宝训》中,使人们对宋代禅师平添了一份肃然起敬之感。由此,也证明了《禅林宝训》在禅学的发展中所发挥的特殊功用是不能低估的。

     三、《禅林宝训》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禅林宝训》是宋代禅宗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宋代禅宗的历史,主要也就是临济、云门和曹洞三派的历史,而其中又以临济宗发展的最为盛炽。由临济宗而演化出来的黄龙和杨岐两宗,与五家合称为“五家七宗”。黄龙派在两宋之际走向衰落,进入南宋不久便法系断绝,杨岐派逐渐取代黄龙派而成为临济正宗。
   但我们又说,宋代禅学思想及其表现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各宗各派各擅其声,分宏其旨,而大多是共扬其音,同弘其义。具体言之,以“颂古”、“评唱”、“节击”形式而兴起、盛行的“文字禅”,由临济的汾阳善昭肇其端,而后由云门的雪窦重显衍其流,再后由临济杨岐派的佛果克勤终其果。这股有违早期禅宗“不立文字”的“文字禅”之风,使宋代禅宗走入了歧途,从而造成了禅学丛林日废的局面。由此也引起了宗杲为代表的一批有识禅师的忧虑,并挺身而出以救末法之弊。《禅林宝训》记述了这段历史,并作出了自己的是非判断。
   以儒家思想为基准去实现儒释的融合,构成了宋代禅学发展的另一环节。《禅林宝训》虽以收集临济宗著名禅师言行为主,但却把云门僧人契嵩关于道德修养的言论冠于《禅林宝训》三百篇之首。这一方面说明《禅林宝训》的编集和流行,直接受到了契嵩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倡导儒释融合以及道德的思想并非是一家之声。因此,也才能形成宋代禅学发展的又一个特点。《禅林宝训》最集中地反映了这一特点。《禅林宝训》对宋代禅宗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地记述以及所进行的是非评断,这对后人研究宋代禅学的发展轨迹及其特点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果以上是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肯定了《禅林宝训》一书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那么,结合现代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对它进行现实的思考,该书的意义和价值将会得到更好地体现。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社会意识,同时又是社会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以其特定的内容和方式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佛教作为中国现存的最大的宗教派别,更是不断开拓着它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现代文化继续发生着广泛持久的相互影响。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其首要前提是佛教需要有一套有维系自身生存发展的教理教义、科仪规范、修行实践、清规戒律以及宗教道德。而在现代佛学界,各寺院的住持、长老以及所有出家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则显得更加重要,削除势利人我之心,趋向道德仁义,心怀远大之志,利世济众,恩被泉石,应当继续成为现代僧人的龟鉴。所有这一切乃是《禅林宝训》的劝诫。让我们来看看《禅林宝训》究竟在哪些方面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