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和谐社会与佛学——论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

分享到:


  目录:
   1、和谐文化与社会建设
   2、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3、“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实现的条件
   4、普世伦理的基础——心理意识何以产生
   5、普世伦理的重点——心理生理之深层联系
   6、普世伦理的关键——生命衰老与控制机制
   7、普世伦理的保证——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
   8、在探索人性与生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愿望
  一、和谐文化与社会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华大地沧桑巨变,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谱写了壮丽的史诗。
  然而人们也同时发现,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追求自我价值和本位主义的浪潮也随之而来,传统道德殿堂轰然坍塌,整个社会面临着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困境。科技文明和物质富裕,不能给人类带来精神上的自由、安宁与幸福。当前中国处于矛盾凸现的转型期,道德危机几乎是全方位的,道德准则呈真空状态,道德观念缺乏理性,道德心态是非混浊,道德评价与舆论监督缺失,道德教育萎缩并扭曲,道德文化建设浑然无序等等。无论医疗、教育、公务、修理、建筑、饮食等行业,人们无不热衷于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漠视基本的行为准则。女孩八九岁开始发育,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中毒,癌症发病率不断攀升,越来越年轻化,人们对安全没有信心,非道德主义的苦果无所不在,困惑、焦虑、烦躁、冲动、无助、绝望、满腹牢骚甚至相互仇视的情绪驱之不散地弥漫在人们的周围,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
  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一个契机。诚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以及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相对而言,这些都引人瞩目且迫在眉睫,然而与它们相比,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更为重要,更显困难。
  社会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核心在于心灵和谐。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只能提供和谐的外部条件,却不是社会和谐的必然条件,和谐文化的建设,才是实现社会和谐最重要和必需的条件。
  和谐文化建设之困难,在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与政治经济不同利益主体的长期并存;拜金主义思潮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和文化的冲突加大了不同阶层人群的伦理道德差异。找到能被各阶层接受且绝对强势的伦理道德模式,是发展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之关键。
  二、建立“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物质文化生活更为富裕便利,社会更加公平,观念更加开放和民主。反过来看,现代人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匮乏、更孱弱、更容易出现动乱。他创造了强大的力量,却同时失去了有效的控制;他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却又面对更多更大的生存危机;社会信息交流极度便捷而人际关系极度脆弱;人们掌握更多知识技能而心理却不能宁静。
  这样的反差,既不能归因于科技发展和物质富裕,也不能究责于社会对于个体价值和人本精神的重视与保护,究其原因,是由于个体对自我和本位主义的过度追求。人的追求是有层次的,从最低层次生理需要的追求,到最高级别高尚情操的实现,中间有着太大的差距。诚然,社会是要提倡和保障个人价值和人本精神的,这是社会进步与稳定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个体如果热衷于追求自我与个人享乐,忽视他人需求和伦理道德的约束,沉迷于生理需要这类低层次追求,而无缘高尚情操带给心身的愉悦,就会导致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浑乱和人性的迷失。
  追求自我与本位主义的根源,除受多元文化、不同政治经济利益主体等因素影响外,还在于人类历史上一直缺少一部能照亮人类心灵、激发人性光芒的强有力能普世的伦理道德规范。人们不知生命的意义何在,也不觉察生命的境界为何物。
  伦理道德规范是和谐心灵和秩序社会的基础。历史上对普世伦理的探究,较早较为典型的,要数传统的人性道德论,如中外哲学史上都有过性善、性恶论的论述,认为人类拥有根本相同的人性,需要趋同的道德伦理原则。然而由于文化和周围环境影响的差异,现实的人性并不具有普遍同一的表现,人性道德论逐渐被近现代思想家和伦理家所放弃。马克思否定任何抽象的普遍人性预设,认为“人的本质并非自个固有的抽象物,而应该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普遍道德伦理价值,存在于在不同道德理想相互较量而最终胜出的价值理想上。
  历史走到今天,社会对普世伦理的寻求更为迫切。人们认为,普世伦理应是一种具有跨越文化、区域、传统及政治经济利益差异,具有普遍道义约束力的规范伦理。1993年《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关于“全球伦理”的基本定义是:“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
  可以看出,这里所说的普世伦理是一种“弱伦理模式”,是一种理性的探究和文化的说教,它对于世人的约束,在现实利益和自我本性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因此,建设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基础,还在于寻找一种可行的“强伦理模式”之普世伦理。
  三、“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实现的条件
  历史上,几乎在同一时期,古人已为我们找到了这样的普世伦理,佛经、《道德经》、儒家思想、《圣经》、《可兰经》等等,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普世伦理。它们所以离人类越来越远,归因于现代心理科学与人性研究的贫瘠,人们一直把它们当成一种文化或迷信,没有发现它们的思想是人类生命中最深层次的食粮。人们直到今天也没有一部适用的普世伦理,是因为眼光只留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忽略了人性与生命是普世伦理的基础。
  伦理道德虽然有社会性,但它首先属于人,是一种生命的文化。我们要想建立普世伦理与和谐文化,首先就要明白生命与伦理的深层关系,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证。只有在这种支撑下,人类才有可能拥有一个人人都需要,人人都接受的“强伦理模式”普世伦理。
  因此,需要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几个突破,主要包括心理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的深层联系、生命衰老与控制机制等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