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经济学 >>

略论唐朝的禅林经济(2)

分享到:

怀海的另一高徒黄檗希运,早年曾随怀海开发百丈丛林,后又随普愿开发南泉丛林,再后到洪州高安县鹫峰山(在今福建福清县西二十里)建万福寺,改山名为黄檗山。他在这里与高徒临济义玄等人效法百丈清规,行普请法,至唐末发展为一大丛林。

在南岳法嗣们开辟沩山、黄檗诸禅林的同时,青原法嗣们也以百丈丛林为楷模,在湘、赣、闽山区兴起了开发禅林的热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原下三世昙晟率徒开发衡州云岩山、洪州洞山;青原下五世义成开辟福州雪峰山。昙晟出家后参学于怀海门下,受业达二十载之久,参加过百丈丛林的开发,熟悉《百丈清规》,后又师从药山惟俨。他晚年驻锡茶陵云岩山,效法怀海,亲率徒众如良价、僧密等人创建禅林。唐懿宗李漼咸通二年(861),良价住持洞山,与其徒道膺、师虔、本寂等人如法仿效《百丈清规》,开山种稻,创建洞山禅林。德山宣鉴高徒雪峰义存,曾在洞山禅林参学作务,当过饭头。他后来在雪峰山行普请法,率众畲田,行用从洞山学来的《百丈清规》,冬夏僧侣达一千五百人之众。云岩、洞山、雪峰三处,辗转仿效百丈丛林,表明南岳、青原两系在建设禅林的事业中是并肩共进的。十方丛林规制同出一源,更加显示了怀海禅师的奠基之功。

丛林体系的迅速发展,使禅宗有了牢固的基础。一批禅僧在唐中叶后,致力于整顿改造业已衰敝的旧寺院,将其纳入禅林体系,形成禅林发展的新趋势,据《吉安府志·建置志》记载:吉州孝义寺,中唐衰废。敬宗李湛宝历二年(826),青原下四世性空和尚来此驻锡,重兴古刹,实行农禅合一,“太和中(约830年)遂成丛林。”迨至北宋治平年间,该寺已有山林百余亩。然“视(吉)州之诸禅(寺)尤下”,可见当时吉州地区还有其它旧寺被整顿改造后形成的禅林,比孝义寺的规模还大。又据《天童寺志·卷2》记载:浙江宁波有晋初创建的太白精舍(天童山原名太白山),后世迭经兴废。唐乾云二年(759)赐额天童寺,禅师清闲、昙德、藏奂先后来此修葺重建。武宗李炎会昌法难后,曾做过沙弥的宣宗李忱一登上皇位,立即于大中元年(847)诏令全国复兴佛教,并应启请颁赐天童寺为十方丛林。其时天童寺有田一万三千亩,所占地界跨数县,每年收租三万五千斛。《奉化县志·卷15》记载:邑中瀑布院始建于晋,大中十三年(859)毁于浙东裘甫之乱。昭宗李晔景福元年(892),南岳下四世常通和尚来此驻锡,重兴古刹,后升为十方丛林。各地方志中此类事例,不胜枚举,限于篇幅,兹不赘引。总的说来,苏浙地区六朝古寺较多,唐初大盛,中唐迭遭世乱,一些寺院或毁于兵戈扰攘,或田产并于豪门士族。此后禅僧纷至沓来,依《百丈清规》将其修葺修饬,纳入禅林体系。这既是禅林经济扩大地域的途径,也是大批旧式寺院向新式禅林转变的重要历程,因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禅林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田庄大地产和租佃经营的出现。最早的禅林庄园,当推普愿任庄主的池州南泉庄。该庄园大约建于禅林经济蓬勃发展的九世纪初期。迨至晚唐,禅林庄园逐渐增多,举其著者,就有义存在福州的雪峰庄、智孚在信州的鹅湖庄、道膺在洪州云居山的麦庄等。《敕修百丈清规·两序章》云:禅林庄园的主事者为庄主,其职责主要为“视田界至,修理庄舍,提督农务,抚安庄佃,些少事故,随时消弭。”其中,“抚安庄佃”表明禅林庄园已实行租佃经营,“视田界至”则说明禅林与世俗之人的田产竞争已经开始。初期禅林“上下均力”的“普请”制度,逐渐发生变化。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2》中说:山东赤山院每至收蔓菁萝卜时,寺中上座等职事人员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内僧侣尽出担柴;余如耕作采茶等劳动均不分贵贱,集体作务。但至唐末五代,农禅结合的优良传统逐渐被冷落下去。一部分僧人不再劳动,成为禅林中的上层和尚。“普请”制度也蜕变成象征性的轻微劳动,如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偶尔到园中摘菜,至溪边搬柴,节前洒扫庭除等等,皆偶一为而已。“均力”、“均遍”的禅林经济体系,逐渐向寺院地主经济过渡。灵祐创建的沩山禅林,自唐文宗李昂大和二年(828)被李景让奏为同庆寺后,很快发展成大庄园。陶岳所撰《五代史补·僧齐己》记载:唐末“大沩同庆寺,僧多而地广,佃户仅十余家”,成为寺院大庄园的典型。寺院田产当不会全系僧侣自垦,而更多的是来自兼并。《五灯会元·如敏传》说:“千年田,八百主”,形容唐末五代时期田地主权转移之速,正是土地兼并盛行的写照。流风所及,整个禅林经济都和同庆寺一样,迅速地向寺院大土地制经济蜕变。这新式寺院庄园里的“庄佃”,已不同于旧式寺田上的佃客。《五代史补·僧齐己》记载:齐己为大沩同庆寺“佃户胡氏之子,七岁与诸童子为寺牧牛”后来成了唐末五代著名诗僧。这一事实说明了唐末庄佃对寺院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已相对地有所减弱,同时这也是与唐初佃客制寺院经济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隋唐统治者热心护教的政策,给寺院经济带来繁荣。北魏以来断续颁行了二百余年的均田制,至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3-741)终告废弛。土地兼并日益激烈,比之西汉末,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唐宰相杜佑(734-812年)在所著《通典·田制》中说:“虽有此(均田)制,开元之季,天宝以来,法令驰坏,兼并之弊,有逾于汉成哀之间”。“开元十年(722),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正是均田制失效的标志。《旧唐书·李炎传》叙述当时的情形说:“丁口转死,非旧名矣;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佃客脱籍,浮客遍天下。魏晋以来通行的部曲佃客制,已不能适应时代潮流,不得不向人身依附较为宽松的佃农制过渡。这是一场对唐代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历史性变动,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寺院经济。当此之际的佛教各宗派,其赖以生存传衍的经济基础能否适应此番社会动荡,便成了决定其能否生存发展的首要因素。适者存、逆者亡,乃是被历史证明的客观规律。

唐初旧的寺院经济体系,和当时的佃客制封建地主土地制度无甚差别。初唐的寺院田产,有的是从南北朝时期传承而来,但更多的系李唐皇室、官吏贵族、土豪缙绅的施予。它仍然维持着旧时的生产关系,具有强烈的僧侣贵族经济色彩。这种旧式寺院经济对于朝廷的依附,导致了它的脆弱,朝廷可以通过田令和敕令控制寺院经济。《唐六典·卷3》规定僧人每人给田三十亩,尼姑每人给田二十亩。《唐会要·卷59》规定寺庙常住田“百人以上不得过十顷,五十人以上不得过七顷,五十人以下不得过五顷。”逾限则一切官收。无尽藏(寺院设置的当铺、钱庄)违制,也可以随时查封取缔。如此,寺院经济难以发展。所以,隋代佛学家费长房说:“教兴寄在帝王。”(见《大正藏·历代三宝记》)唐初唯识宗的创始人玄奘也说:“正法隆替,随君上所抑扬。”(见《大正藏·集古今佛道论衡》)如僧人失宠于朝廷权贵,或朝廷赏识的住持高僧圆寂,或遇灾荒战乱,朝廷自顾不暇;寺院田产往往会被官收,或被豪强地主兼并,甚至遭自耕农蚕食。唐初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就是这种旧式寺院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在中唐时期的崩溃,便成为某些宗派逐渐衰歇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南派禅宗既有道一倡导于前,又有怀海擘画于后,创立农禅合一的禅林制度,法嗣们躬行实践于楚水吴山,大江南北,使丛林经济极一时之盛,在此崭新的基础上,禅宗徒孙自耕自食,水边林下,均可参证,不断发展,虽遭会昌法难,而影响不大,千余年来传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