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失落的理性(3)

分享到:

-----------------------------------------------------------
附注:
  [1] 作者恒毓(Hengyucius),《世界弘明哲学季刊》编委会主席,哲学教授,中国南京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以来,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佛、道、儒思想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体系的方法论探讨,除了有《般若琐谈》、《金刚经悬解》、《现代佛学文库·印光卷》、《普贤行愿品指归》和《佛道儒心性论比较研究》等近百万字的专著之外,在海内外还有数十篇相关论文发表,并多次在国际佛学论文比赛中获奖。电子信箱:hy@whpq.org
  [2] 本文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此次出版时,作者对其作了部分改动。
  [3]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自序品第一》记载:“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据《五灯会元·五祖法演禅师》记载,西天外道尝难比丘曰:“既不分能证、所证,却以何为证?”无能对者。外道贬之,令不鸣钟鼓、反披袈裟。三藏奘法师至彼,救此义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乃通其难。
  [4]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艾曰:“吾军到此,已行了七百余里,过此便是江油,岂可复退?”乃唤诸军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吾与汝等来到此地,若得成功,富贵共之。”众皆应曰:“愿从将军之命。”毛泽东《实践论》说:“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5]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帮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详见《论语·学而第一》。
  [6] 有关儒家的内圣外王,本人在《〈周易〉的圣人观与儒家的内圣外王》一文中有专门的探讨。本人认为:“儒家的‘内圣外王’之说缺乏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的可行性,中国能否繁荣富强,这同是否提倡‘内圣外王’毫不相干,因为圣人与政治家完全是两回事,硬要将其拉扯到一块只是理论家的一厢情愿,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详见《世界弘明哲学季刊》2000年12月号《〈周易〉的圣人观与儒家的内圣外王》,国际网址:http://www.whpq.org/。
  [7] 儒家创始人孔子曾有“当仁不让于师”的说法,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