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解脱自我

分享到:

   内容提要:“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中国的佛教也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加以运用。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演变与发展,并结合禅宗的理论,重点研究了惠能的“心”与希运的“心”之不同。指出“心”与般若智慧和佛性之间的关系,在惠能的禅学思想体系中,真心与妄心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它们都统一于人们当下之自心。希运的理论中“悟心”的标志则是“无心”。因此,佛就是要人有所觉,使道在心中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人要解脱自我,就要做到思想上不受束缚,“自在解脱”,见自心佛,自以超越,生出离心,摈弃自我。如此才能活得自在,才能得到自由。
  

  禅宗自称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后,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民族化宗派。在佛学中,“禅定”是大小乘共通行持修证的方法,“禅定”的原名为“禅那”,又有中文的翻译为“静虑”,后来取用“禅”的梵文原音,加上一个译意的“定”字,便成为中国佛学惯用的“禅定”。禅宗,虽然不离于禅定的修证,但并不是禅定,所以又名为佛心宗,或般若宗;佛心宗是指禅宗为传佛教的心法,般若是指唐代以后的禅宗,注重般若静与求证智慧的解脱。因此,禅宗因以“禅”总括其修习实践而得名。据《大梵王问佛决疑经》记载:大梵天王曾在灵山上以一枝金色菠萝花献给佛,请他说法。释迦牟尼应请入座,只拈花示众,却一言不发。在场弟子不解其意,只有摩诃迦叶颌颜微笑。释迦牟尼知他堪任大法,于是当众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与摩诃迦叶。”这便是著名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传说。禅宗认为,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要弟子们领会佛教的根本精神,迦叶颌颜微笑则暗示他得到了佛陀思想精髓。这种“以心传心”的无言之道被禅宗视为“教外别传”,引为宗旨。禅宗特别重视“心”,提出了“平常心之道”。
  一、心的涵义
  (一)在哲学中的“心”
  “心”的本义是人身体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即心脏,它是一种实体性存在。那么,这实体性的心怎么升华到在哲学上所说的“心”的概念呢?心的第一次升华是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心理状态,如“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尚书》)。“秉心塞渊,  牝三千”,“维此文王,小心翼翼”(《诗经》)。这里的“心”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实体性,但均是就事而论“心”,“心”尚未成为一个独立概念。春秋时人们对“心”的理解基本上仍停留在此一水平上,如“其心三月不违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这里的“心”皆是指针对某一事物而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它尚未脱离这些事物而成为一个独立概念。
  “心”的第二次升华是,由这种不独立状态而变为一个独立概念,并内含着哲学范畴的根据。这一升华发生在战国诸子思想中。战国诸子所言之“心”有几层含义:第一,指思维器官和智慧之舍。如“心之官则思”(《孟子》),“心有征知”(《荀子》),“阕者”、“虚室”(《庄子》),“心也者,智之舍也。故曰宫”。(《荀子》)在这里“心”没有脱离实体性,所以很多人把它比作舍宅、宫室,意思是,它是藏纳智慧、引发思维的场所。虽然没有哲学的抽象意义,但包含着超越具体思想对象而升华为哲学范畴的可能。 
  〖BW(S(S,,)M160D1*3/4ZQ〗  〖HT5”SS〗〖BM〗〖CD#3〗〖HT5”H〗〖FK(WB80011*3。7〗〖YY(〗曹溪水?第1辑?〖YY)〗〖FK)〗〖BW)〗
  第二,指脱离了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一种心灵境界。如“尽心知性知天”(《孟子》),此“尽心”即是充分扩充人本有之善端而达到的心境。“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庄子》),此“心”亦是指泯灭了一切思虑活动而达到的心境。这里的心境之“心”则脱离了具体事物、具体对象,它具有普遍概括意义,即任何人都可有这种心境。
  第三,指身物之主宰。孟子以身为“小体”,以“心”为“大体”,主张以“大体”治“小体”;荀子则谓“心”为“天君”,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天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解蔽》)将“心”为身之主宰的思想进一步扩充,使“心”超越时空限制而主宰一切人之身,则这个“心”便已不是具体之心而是普遍之心,具体行为准则之义,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皆是这一含义,它们分别被等同于仁、义、礼、智这四种行为准则。将“心”的这一功能再无限延伸,便会导致“心”为万物之主的思想的产生。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这里的“我”不是指我身而是指我心;这个万物皆备的“心”也不是具体心脏或一般思维器官,而是被升华为能容含万物的一般概念,这样的“心”已具有哲学范畴之义。
  (二)在禅学中的“心”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心”的学说亦随之在中国得到研究与传播,早期的禅教学对禅定的“心”的修炼做过详尽的描述,这就给后出的禅宗的心性说提供了理论基础。
  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在述及心的“名同义别”时,曾将心的不同涵义概括为最基本的四种,即肉团心,缘虑心,集起心(指第八识),真心。它们是依“真心”立论的。禅宗的“心”有多种,下面分析几种。
  那么,首先惠能所说的“心”的涵义如何?
  第一,人本来有的“本心”、“佛性”。禅宗沿袭三论宗“中道即佛性”的思想,把洞察性空之理、使众生脱离生死轮回苦道的般若圣智理解为世人本来就有的“佛性”或“本心”。惠能对“般若”阐释,说:“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罗密?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长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密。”(《坛经?般若品》)惠能认为般若波罗密就是超越世间,到达佛国极乐世界的成佛智慧。这样,“般若”和“佛性”结合了。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念念不忘般若圣智,就是符合般若的修行。
  那么,此“般若”到底是什么呢?“般若”并非实物,它没有任何形相,而是一种主体精神,就是人们生而就有的智慧心,即“本心”。这种智慧心帮助人们洞察万物“性空”之理,摒弃世间有生有灭的外境假相,不执著外境,从而达到出世成佛的目的。就是说,不执著外境,就像水一样,波澜不兴,这就能离却生死苦海而登成佛之彼岸。僧肇认为“般若”是真智,没有世俗人的“惑智”,一种“实而不有,虚而不无”,无状无名的观空智慧。所以,宣称“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这就为般若中道即佛性,即人的主体精神,又称之为“圣心”。而惠能也主张“般若”是成佛的智慧, “般若无形相”,不是可以执著、把持的实有之物。所以,惠能也阐明“般若”智慧是不执著外境,是超越生灭事物的成佛“本智”或“本心”,就是高超的领悟能力。惠能在三论宗“行于中道,见于佛性”命题的启迪下,直接将般若中道与佛性等同,使二者相融为一体,异名而同实,并由此出发,将“菩提般若之智”说成是“世人本自有之”的“本心”,提出了“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景德传灯录》卷六《般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