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解脱自我(2)

分享到:

  第二,人之当下的心念即“自性”、“自心”。惠能说:“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把自性视为人的唯一本质。既然佛性是人性,为何又有佛与众生的区别?惠能认为,关键在于觉与不觉:“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佛即是“觉”,也即是“悟”。在这里所谓“觉”、“悟”,与“俗谛”即一般世俗意义的“觉悟”并非相同,而是所谓“禅悟”,即相信自心的本性为“真如”,并且可以“见性成佛”。“见性成佛”即是“悟”,也叫“识心见性”。此处“识心”有两层意义:一是自识本心有佛,本心即佛;二是由了知自心本来清净、万法尽在自心而自净其心,念无著,还得本心,即“明心”。“见性”也有两层意义:一是了悟、彻见之义,即自见自心真如本性,自见本性般若之知;二是显现之义,即通过净心、明心而使自心本性显现出来,故识心即是见性。“识心见性”、“见性成佛”都要求“无念、任心自运”,就是“无有一法可得”的“自性真空”思想。“自性真空”,是说修养达至一种“空虚”境地。但不是空心静坐,念念思空,而是心中不存在任何念头,连“空”的观念甚至连成佛的念头都没有。这种“不执著”的状态即是成佛的境地,即“悟境”。这样,惠能的“顿悟”说立论于人的当下之心,“悟”即是自心任运,念念无著,那“见性”就是“悟”了。他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直至佛地。”(《中佛选》)见性为“直了”,悟为“顿”。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说,灭除一切烦恼,显现清净本心,方能成佛的渐修。而惠能反对神秀的主张,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这意思是,人们关于外部世界的妄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不是外在于佛性的东西,而是从空寂之知的“本心”,所以根本不能玷污“本心”的清净。因为妄念、烦恼并非实在之物,虚妄的烦恼障蔽不了真实、清净的佛性,所以惠能提出“烦恼即菩提(佛性)”,即虚妄的烦恼假相,同样是清净佛性(本心)的折射。人们修行,无须断除一切烦恼,只消顿悟到“妄念本无,一性本净”,烦恼本是虚妄,佛性才是清净本心,就能一念而至佛地。这就是“修无念法”,“行般若行”。惠能说:“悟此法者,悟般若法,行般若行”,“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般若行”也就是“无念法”。修即悟,悟即修,顿悟顿修,顿修顿悟,此即是修而无修,以不修为修。惠能认为,法无顿渐,顿渐在机,顿渐法只是因人的根机不同而立的方便施设,关键在于人自心的迷悟不同。即是说,“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但实际上,在禅的境界中不再有“佛性”和“成佛”的念头,因为“佛性”是一般理智知识的概念。《五灯会元》说:“僧问‘如何是道’?师曰:‘大好山’。曰:‘学人问道,师何言好山’?师曰:‘汝只识好山,何曾达道’?问:‘狗子还有佛性否’? 师曰:‘有’。曰:‘和尚还有否’? 师曰:‘我无’。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和尚因何独无’? 师曰:‘我非一切众生’。曰:‘既非众生,莫是佛否’? 师曰:‘不是佛’。曰:‘究竟是何物’? 师曰:‘亦不是物’。曰:‘可见可思否’? 师曰:‘思之不及,议之不得,故曰不可思议’”,又说:“僧问:‘道在何处’? 师曰:‘只在目前’。曰:‘我何不见’? 师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见’。曰:‘我有我故即不见,和尚还见否’? 师曰:‘有汝有我,辗转不见’。曰:‘无我无汝还见否’? 师曰:‘无汝无我,阿谁求见’。”佛、道皆不是一个对象化的“物”,而内在于人的本性中,人们体会到这一点,即是佛,即是见道。禅就是般若慧观下生动活泼的体验,是一种无分别、无能所、冥主客的圆融自在生活。这些“心”主要是一种心念活动、心理状态,它们的基础则是可正可邪、可净可不净之心。这个可正可邪的心实际上指的是人们当下的一念之心,于此心上除却各种邪心,不起任何执著之心,便能于心地上常自开佛知见,从而获得解脱。可见,当下的一念之心就是众生的解脱之心。
  总之,惠能所说的本净的自性、人性,主要是指众生之心念念不起妄心执著的本性,一般并不具有什么实体的意义。所以,惠能批评了神秀北宗的起心看净,认为若言看净,就是执著“净相”了,而净是无形相的。而且,在惠能的禅学思想体系中,真心与妄心本质上其实是一回事,它们都统一于人们当下之自心。
  其次,希运所说的心的涵义如何?
  希运的整个禅理论是“即心是佛,无心是道。”“即心”是对自我的肯定,“无心”是对“即心”的否定,但否定之中“无心”涤荡、澄澈“自我”,让无心之心直契大道。所谓无心,无一切心,离一切形象,“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无心是在对自身进行否定,因此,无心仍肯定了一个“有”,肯定了与万法的圆融。《金刚经》说“应生无所住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心即无心。这样,从“即心是佛”的传统命题出发,希运反对“向外求佛”、“广求知见”、“唯认见闻觉知”。他认为诸佛与众生只是一个心,心外无物。这个心自始到终没有生灭、没有青黄、没有形象;不属有,也不属无,与新与旧无干;它超过了一切有限的规定,没有长短、大小的分别。这个心也就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分别差异。只是众生执著于外物的形象向外寻求,一寻求,佛就丧失了。使佛觅佛,将心捉心,即使是到了宇宙尽头,人生终了,也无法得到佛的。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由即心即佛,心是无心、无无心,而可得“无心是道”的结论。这就是人生、宇宙的真相。因此,希运在修持方法上,强调“直下顿了”。即一言一势,皆可觉悟。“顿了”就是“心”,即“悟心”;“悟心”的标志则是“无心”,所以他经常说“当下无心,便是本法”;“本法”便是抽象的心体。以其不可言说,又谓“直下无心,默契而已”。这样,“唯直下顿了自心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总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亦名“单刀直入”。由此得悟的人,即真正的“道人”了。可见,希运要人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使机用透彻到人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平常心之道
  道从来没有与人相离,在日用不知中,在空悟的心性中,人或明或暗,或直或曲地与道合一。这样,心在平常中,在无所住的无分别中与道合一。这个心是觉悟心,是空明心,心一旦认识道,平常事便在觉悟的眼光中充满了大道的光辉,充满了迷人的禅意。人就从平常事中解脱出来,随心任运,潇洒自如,成为一个完全自由的生命。因此,佛,就是要人有所觉,使道在心中呈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那么,到底什么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直心,就是毫无分别简择的初心。马祖道一说:“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语录》)马祖在明心见性、即心即佛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常心是道”。道就在平常心中,道不离日常生活,不离人生存的身心环境,而人只要在这样的世界中,保持初心,保持平常心,完全觉悟到这一世界,并随心任运,诗意地栖息在这一世界中,人就与道合一,与清净的生命本原合一,也就摆脱了烦恼系缚,涤除了无明污染,证成无上菩提。道就是人的整个生活,就是法界。他说:“但随时言说,即事即理,都无所碍……乃可随时著衣吃饭,长养圣胎,任运过时,更有何事”(同上),这样,把超越的瞬间和非超越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就是说,和谐、协调的日常生活就是得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