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佛教的宇宙观

分享到:
   佛陀并不回避宇宙这一问题,而是面对它,指出  :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都是「自性空」及「缘起有」,以「业力」推动整个心物世界的变化。  

  摘要:  

  本文依据佛教的经论,探讨佛陀所阐述的宇宙现象,依次分析:(1)  佛典中有关数字、时间及长度的计量。(2)  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以及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时间的相对差异。(3)  宇宙的动态变化:于成、住、坏、空中,世界与有情的生灭。此中经论的记载有许多符合现代科学的说法,只是佛教的宇宙论同时考虑物质与精神的合一  ──推动宇宙变化的是物质间以及精神间的作用力,此力统称作「业力」。佛陀因材施教,在大乘佛法中宇宙的描述更为浩瀚,要由「缘起」与「性空」的观点,才能掌握宇宙的真面目。最后本文讨论「四记问」,以澄清佛陀对宇宙这一问题是否不予置评。  
 
  一、前言  

  佛教对宇宙现象的描述,散见于大小乘的经论中,小乘的经典有西晋法立及法炬译的《大楼炭经》、后秦佛陀耶舍及竺佛念译的《长阿含经》卷十八、隋阇那崛多等人译的《起世经》、隋达摩笈多译的《起世因本经》等;小乘的论典有《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大乘的经典有唐实叉难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等;大乘的论典有玄奘译的《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等等,由这些经论使我们知道佛教对宇宙现象的重视。以下依次依据经论来分析佛典中有关数字、时间、长度的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结构及其成、住、坏、空,并对物质世界及有情世界的成灭详细阐述。  

  二、数字  

  为了描述大幅度的宇宙现象,佛经中定出许多大的数字,如「阿庾多」、「阿僧企」。今依《俱舍论》卷十二的记载:  

  「一十为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十度洛叉为俱胝,十俱胝为末陀,十末陀为阿庾多,十阿庾多为大阿庾多,十大阿庾多为那庾多,十那庾多为大那庾多,(中略)……十跋逻搀为大跋逻搀,十大跋逻搀为阿僧企耶。」(注一)  

  依此说法,「洛叉」为105,「俱胝」为107,「阿庾多」为109,「那庾多」为1011,「阿僧企耶」(或略为「阿僧企」,意译为「无数」)为1051。这些大的数字常用来记述长的时间、距离等。只是在大小乘的不同经论中,所记叙的数值大小常有不同,一方面可能是佛经经过长期背诵下传而有所出入,一方面可能是释尊因材施教,适应听众的根机而有不同的权说与实说。佛典中经常出现很大的数字,不外反应出佛教的眼光不是只拘限在一小范围内,而是放眼在广大的时空,使心胸能含摄整个宇宙。  

  三、时间  

  佛典中的短时间,用「剎那」、「一弹指顷」来叙述。今依《俱舍论》卷十二:  

  「对法诸师说:如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剎那」  

  「剎那百二十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即「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此昼夜有时增、有时减、有时等。三十昼夜为一月。总十二月为一年」(注二)  

  依此记载来推算,一须臾(一牟呼栗多)为48分钟。一剎那为0.0133秒。一弹指顷约为0.86秒。  

  佛典中的长时间则用「劫」来表达。「一大劫」由「成劫」、「住劫」、「坏劫」及「空劫」等四劫所合成,此四劫各由「二十中劫」所合成。因此「一大劫」共含有八十中劫,每「二十中劫」是由一减劫、十八中劫及一增劫所合成。所谓「一增劫」是由人寿十岁时算起,每经过百年,人寿增一岁,一直增至人寿八万岁为止,如此一段时间,为一「增劫」,共计  7,990,000年;反之,则为「减劫」。十八中劫皆由一增一减所合成,故又称「增减劫」。若将增劫及减劫各近似为八百万年,则「二十中劫」约为三亿年,「一大劫」约为十二亿年。依此可以推算出佛经上的「三大阿僧企劫」约为3.6×1060年。以上主要依小乘经论来计算,若依大乘经论(如《华严经》、《瑜伽师地论》)则其数值更大。目前太阳及地球的形成年龄,科学上认为不超过二百亿年,此点可相互比较。  

  四、长度  

  佛典中的长度单位常用「极微」及「逾缮那」(「由旬」)来表达。《俱舍论》卷十二的颂文说:  

  「极微微金水,兔羊牛隙尘,虮虱麦指节,后后增七倍,二十四指肘,四肘为弓量,五百俱卢舍,此八逾缮那。」(注三)  

  此颂文是说:由「极微」开始,依次以七倍来增加,则成为「微」、「金尘」、「水尘」、「兔毛尘」、「羊毛尘」、「牛毛尘」、「隙尘」、「虮」、「虱」、「面麦」、「指节」的长度。三个指节合成一「指」,二十四指横排即合成一「肘」的长度,四肘成为一「弓」,五百弓成为一「俱卢舍」,八俱卢舍为一「逾缮那」(一由旬)。此中「指节」及「指」的长度较为习知。今设一指节的长度为2.5公分,宽为三分之五公分,如此可估计出:  

  一极微(的长度)为0.05A(埃)  

  一俱卢舍为800公尺  

  一逾缮那为6.4公里  

  一千逾缮那为一地球半径。  

  由于一个波尔半径为0.5A,故知极微本身近乎原子的大小。  

  五、三界与三千大千世界  

  佛经中的一个小世界,由「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所构成。三界内各有相关的众生,《长阿含经》卷二十的《世记经》中记载着:  

  「佛告比丘:『欲界众生有十二种。何等为十二?一者地狱,二者畜生,三者饿鬼,四者人,五者阿须伦,六者四天王,七者忉利天,八者焰摩天,九者兜率天,十者化自在天,十一者他化自在天,十二者魔天。色界众生有二十二种:一者梵身天,二者梵辅天,三者梵众天,四者大梵天,五者光天,六者少光天,七者无量光天,八者光音天,九者净天,十者少净天,十一者无量净天,十二者遍净天,十三者严饰天,十四者小严饰天,十五者无量严饰天,十六者严饰果天,十七者无想天,十八者无造天,十九者无热天,二十者善见天,二十一者大善见天,二十二者阿迦尼咤天。无色界众生有四种。何等为四?一者空智天,二者识智天,三者无所有智天,四者有想无想智天。』」(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