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孝亲观初探(3)
时间:2008-08-13 23:24来源: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作者:王月清 点击:
神清也在《北山录》中说:“孝者以敬慈为本,敬则严亲,慈则爱人:严亲则不侮于万物,爱人则不伤于生类……其或不由于孝而能持戒者,无之矣。”〔22〕
由上可知,宗密、神清等在孝亲问题上既作护法者,又作布道者,既辩护又宣传的种种努力,隐含了佛教伦理在孝问题上理论重心的转移,更隐含着中土佛教学者站在佛教的立场上对世俗孝道的认同与肯定。表明他们不仅是借“孝道”肯定佛教,而且想借佛教宣扬孝道,这种功能转换,标明佛教中国化进一步加强。
宋代以后,三教融合,佛教的中国化具体地表现为佛教伦理的儒学化、世俗化,世俗生活成为佛教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经常以布道弘法劝诫世俗,扶世助化。
中国佛教孝亲观的系统化即完成于此时。这种系统化的完成,以宋代禅僧、“明教大师”契嵩的《孝论》为标志。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三教论争、佛法向中土传统的牵附还带有强辩色彩,如果说唐初法琳的护法更多在“大孝不匮”上做文章,如果说宗密神清等在孝亲观上是既护法又布化,那么契嵩的《孝论》则完全失去了声辩的锋芒和护法的风采,他完全以一个受熏于儒学的禅僧的眼光去助佛言孝,劝世行孝,助世行孝了。
契嵩的《孝论》共十二章,见其《镡津文集》的卷三《辅教篇》,第一章《明孝章》认为:“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发挥了《梵网经》的“孝名为戒”的思想。第二章《孝本章》阐明父母是天下三本之一:“夫道也者,神用之本也;师也者,教诰之本也;父母也者,形生之本也。是三本者,天下之大本也。”第三章《原孝章》明确提出“天地与孝同理也,鬼神与孝同灵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观点。第四章《评孝章》讲孝心远大:“孝子慎终追远之心也,……是不为远孰为远乎?是不为大而孰为大乎?”第五章《必孝章》讲孝为众善之端,“圣人三善,以孝为端;为善而不先其端,无善也。”第六章《广孝章》言:“天下以儒为孝,而不以佛为孝,曰:既孝矣,又何以加焉。嘻!是见儒而未见佛也。佛也,极焉。以儒守之,以佛广之;以儒人之,以佛神之,孝其至且大矣。”这里,阐述以佛教行孝,既能“广之”,又能“神之”,也就是既能强化信仰又能扩大孝行范围,这样的孝才是至孝大孝。第七章《戒孝章》讲修福持戒离不开孝。第八章《孝出章》言:“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不以佛道广之,则为善不大,而为孝小也。”第十一章《孝行章》以慧能、道丕等不遗其亲,不忘其本的例子,说明敬养父母的孝行是全孝至孝。第十二章《终孝章》阐述佛门也应以自己的方式在父母死后实行“三年心丧,临丧宜哀”,教诫佛徒不忘世情,慎终追远。
契嵩的结论在《孝论》的开篇处已表明:“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23〕
契嵩之后,在“三教一理”的风潮中,佛教孝亲观更得以宣扬传播。南宋高僧虚堂和尚智愚认为:“天地之大,以孝之本”,“以孝为本,则感天地动鬼神”〔24〕。明代禅僧永觉元贤在论孝时说道:“甚矣,孝之为义大也。身非孝弗修,人非孝弗治,天地非孝弗格,鬼神非孝弗通;即无上至真等正觉,非孝亦无由致,是知世出世间之福田,实无有逾于孝者。……”〔25〕奉行孝道,成为立身行道、修心治世、在家出家的通则,明代四大师之一的智旭大师则进一步说“儒以孝为百行之首,佛以孝为至道之宗。盖报恩心出于万不可解之情。……是情也,谓为世法,实是菩提之基”〔26〕,“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27〕
以上,我们从佛教在孝亲问题上寻求与中土传统契合的几种方法,特别是在孝亲问题上进行自身理论建设的过程,探讨了中土佛教孝亲观的成长进程。从中可以看出,在佛教进入中土之初,面对在孝亲问题上“不孝”的挑战与责难,佛家多以“方内方外”、“在家出家”、“大孝小孝”之分别予以强辩和回应,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在护法的同时,逐渐吸纳儒家孝亲伦常,继而站在佛教立场上加以宣传,形成护法与布道并举之势,到后来,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佛教的孝亲观与儒家纲常更加接近,形成以佛言孝、劝佛行孝、助世行孝的统一,佛教孝亲观走向中土化世俗化,终于达成了支与纲常名教在孝亲观上的契合。这种契合,既是佛法向中土纲常名教靠拢揉合的产物,又是中土佛教走向注重现实的内在需要。这种孝亲观的形成,既增加了中土佛教“弘道济世”的大乘理想的可行性,又赋予中国传统伦理以信仰力量,强化了中土纲常名教“扶世助化”的功能。
*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校报编辑部编辑(210093)
注释:
〔1〕见《大正藏》卷1。
〔2〕〔3〕〔4〕见《大正藏》卷85。
〔5〕见《大正藏》卷24。
〔6〕《牟子理惑论》九章、十章。
〔7〕《牟子理惑论》十五章。
〔8〕孙绰《喻道论》。
〔9〕〔10〕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见《弘明集》卷五, 四部丛刊本。
〔11〕王通《中说•问易》。
〔12〕颜三推《颜氏家训•卷五•归心•第十六》,四部丛刊本。
〔13〕〔14〕《广弘明集》卷七。
〔15〕《昌黎先生集》卷39,四部丛刊本。
〔16〕〔18〕法琳《辨正论》,见《大正藏》卷52。
〔17〕法琳《破邪论》,见《大正藏》卷52。
〔19〕〔20〕〔21〕宗密《盂兰盆经注疏》,见《大正藏》卷39。
〔22〕神清《北山录》,见《大正藏》卷52。
〔23〕以上所引均见契嵩《镡津文集•辅教篇》下,见《大正藏》卷52。
〔24〕《虚堂和尚语录》,见《大正藏》卷47。
〔25〕《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一三《释门真孝录序》,见《续正藏》第一辑第二编,第30套、第二册。
〔26〕《灵峰宗论》卷七之一《题至孝春传》。
〔27〕《灵峰宗论》卷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