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中国佛教伦理的社会意义(3)

分享到:

   从实践层面来看,中国佛教伦理对当代社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一)关注人与自我的矛盾,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社会由个体组合而成,个人道德修养和素质如何,不仅对个人命运有直接意义,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法句经》卷下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1](P567)这是著名的“七佛通戒偈”,偈文表明持戒的重点不在外表,而在“自净其意”,“意”指心的作用,即要求在心地上用功夫。佛教对“自净其意”作了解说,如《出曜经》:“自净其意者,心为行本招致罪根,百八重根难解之结缠裹其心,欲怒痴盛娇慢悭嫉种诸尘垢,有此病者则心不净。行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是故说曰‘自净其意’也,”[11](P741)认为心是行为的支配者,去恶从善,关键是心净。这也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克服反道德的心理因素,使人心向善,净化自心,完善心灵,觉悟人生,成就人生,奉献人生,扩而大之,必将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协调人与人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如上所述,佛教伦理富有社会道德内容,若能高扬佛教的去恶从善、平等慈悲和自利利他的伦理准则,以及相关的道德规范,使之普及于民众之中,渗透到各类人际关系之中,必将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对立乃至敌对的关系,进而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谐和诚信的关系。
   (三)调适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当代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丰富内涵,而其基础是经济发展。近三百年来,随着世界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问题,如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导致地球生命系统面临失衡的危险,制约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致力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思想观念,而在这方面,佛教也能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丰富思想资源。如佛教道德规范中的“不杀生”、不仅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鱼,还指不乱折草木等,与实践不杀生戒条相联系,佛教还提倡放生,这都是直接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的。至于“不偷盗”、“不贪”,对于杜绝偷猎滥捕野生动物,也肯定是有益的。再联系到佛教伦理规范的理论基础,尤其是佛教的缘起论,强调人类与自然是互相依存的;佛教的依正果报论,强调众生生命的生活环境,包括山河大地、国土家园,以至整个环境世界,都是众生行为带来的报应。这些理论所包含的主体与环境不可分离,主体活动会引起客观环境变化的思想,对于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维护自然、也都是有启导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