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佛寺与生态伦理

分享到:
   挥手告别20世纪之即,又将迎来一个新纪元。站在这个世纪之交的分界线上,人们也借此把昔时的苦痛放下,而重新整装,跨进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纪“工业文明”使得经济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增长。然而,这般掠夺性的增长,采用的是“断子绝孙”的手段。回首而看,有战争的创伤,也有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富足生活。当人们享受幸福时,大多忘却了战争、自然灾害所引发的残酷景象。

  人欲的膨胀是根本的祸手。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以自己划定的轨迹——人类中心主义为圆心,而随心所欲地去支配地球上的一切。征服自然,采用强硬的方法,扩张了人的贪欲。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战争、黄赌毒蔓延……这里的每种都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导火索。

  站在两个世纪的分界线上,憧憬未来,感到无奈的苦涩,同时又寄予欣然和希望。

  修正“人类本位”主义的思潮,用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等思想,对治时弊,解救人类的危机。佛教有挽回劫难的智慧。

  佛教“是通过消除污染和迷妄,以及冥思的生活,使所有的人得到拯救和觉悟”。须知,佛法以治心为要旨。如果从自然生态角度来考察,佛教的慈悲、缘起、平等、八正道、少欲、惜福、依正不二的理论,对当今开展“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佛寺这个有形的文化生态角度来认识,无疑佛寺、庙观所经历的变迁和发展,给人类社会留下了环境生态的典范。
  
1

  中国古代思想家在生态环境伦理方面有许多宝贵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倡“天人合一”;在土地问题上,提倡“土地为德”;在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上,倡导“儆山泽、养山林”。

  中国的哲学思想之源—《周易》中,太极阴阳学说所演绎的八卦,即:乾、坤、巽、震、离、艮、兑、坎。所代表的自然物体即是:天、地、风、雷、火、山、泽、水。由八种符号,推化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

  尽管,古代思想家反复强调,尽人道而合天德。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合乎普世的伦理道德。然而,在具体的生活层面,“自然观常受到道德观的挤压和强力控制”。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不厌其烦的描述,这恰是对生命漂泊无奈的感叹,包含着对社会的失望或以其求取人生幸福之补偿。

  所谓“天”的神圣性,不只是长空仰望的天。《说文》:“天,巅也,至高无上。”《鹖冠子·度万》:“天者,神也。”在原始思维中,天空从未看作是“空”的,而看作是巨大的统治力量。所以,儒家伦理秩序中,人借“天”为工具和手段:“窃木者有刑罚”、“修火宪,养山木”、“斩林有期日”。不难看出,古代社会有林木保护的政策和法令,但并没有很好的执行。往昔之时的丝绸之路,黄河高原等大面积区域的过度毁坏,使得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繁茂景象,衰变成了一片又一片的绝迹荒原。环境不断地恶化,与我们的对自然认识有一定的关系。

   由此而看,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论,是一种宗法为本位、维持社会运行的伦理尺度。当然,这其中也蕴含了自然意识。
  
2

  佛教对自然的认知,有着发达的理论,如戒律规定:“不败自然相,相应度无极”。在制定“不杀生”律条中,是藉于地球上的生物圈相互关联,“众生”、“一切有情”,亲如兄弟一般,都可以普渡,也可拯救。这种尊重生命的要义,是当今环境伦理学所追寻的目标。

  佛教认为,生命主体的存在是依靠自然界的健康存在来维持的。人类只有和自然环境融和,才能为继。这个认识,佛法中称为“依正不二”原理。其强调个人、社会、自然界一体不二。

  依正即是依报、正报的略称。正报是指自己与他人的身体即众生及诸佛的身心;依报是指生命存在所依存的环境,包括国土、山河、乃至整个生存世界;所谓依正不二,即是生命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同一体性。

  世界宗教会议宣言中,有四个认同,其中一项是,“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特别强调“我们是相互依存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依赖于整体的福利,所以,我们珍视生物共同体,珍视人、动物和植物,珍视对地球、空气、水和土壤的保护”。

  佛法的缘起论就强调,“世界是一个由各种条件组合的动态结构,是由众生及身心境三缘和合而成的世界万象。众生的生存须从外在的环境,不断摄取空气、阳光、水和食物等,还须有蓝天白云、绿水青树、鸟语花香等适意的色、声、香、味、融,来愉悦身心。缘起之间,有重重的关系,无限的差别,这种差别的显象都不是不变的,独立的,实体的存在。一切事物的无自性,而体现平等一如的法性”。宗教的思想注重人和自然协调中寻求内心的安详和寂静。可以看到,宗教的起源来自对自然力的信仰。它对自然的崇拜,使得自然生态有了很好的维系和保护。有许多的珍稀动植物和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借助于宗教而保存的。

3

  两汉之即,佛教传入。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的认识是:“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其还赎以助伊(优)蒲塞桑门之盛馔”。他们是以“佛以代神,正是奉祀”的目的开始接纳佛教的。进而受佛教布施说的影响,“能于此祠捐舍一钱,功逾他所惠施千金”。贵族商胄,纷纷“以宅舍寺”作大供养,为僧人捐舍,将自家的四合院住宅供奉出来,作为伽蓝寺院,这是佛寺的定格形式。

  中国建筑的住宅对称性,受于周礼之制。《考工记》云:“天下之地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让,必有途矣”。北京的四合院是典型的川字型布局,其建筑特质明显反映出礼制尊卑。而佛寺的川字型布局却赋予了其新的含义。

  从寺院建筑来看,它是佛法思想的有形表现形式。

  人们步入三空门(山门),便从世俗跨入了神圣清凉界。

  三空门,标志三种不同的解脱。其中:正中大门为空解脱门,表示“诸法空相”。左侧东边门为无相解脱门,表示摆脱世俗的有相认识,而得无相自在;右侧西边门为无作解脱门,表示无所愿求,不造作生死之业,而永脱业报之苦。

  进入了此“世界”即有护法者护持,并有龙华会未来佛在迎接您,也含有一切众生皆为未来佛之意。

  大雄宝殿就如须弥山之顶,如来正在此处说法。大雄宝殿外显二层实则一层,表示佛法真俗二谛,实则一真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