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佛寺与生态伦理(2)

分享到:


  藏经楼是法宝所藏之处,并置于中轴线的最后,象征续佛慧命的真正依据。

  川字型布局,象征河流百川,有芥子纳须弥的含义。

  寺院就是一大千世界,故川字型建筑里有佛、菩萨在成就上的等级差异,而没有丝毫伦理上的差别。
  
4

  佛教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所以佛教的寺院建筑选址时,也多选择僻静山野林下。“不与人接境,寺门开向山。……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杜甫旅次景空寺,把宿幽上人院的感受,吟诵成句,这是寺院的清静和自然的造化,激发了诗人的灵性,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佛寺选址终以大自然和谐为尺度。

  佛教的传续不仅需要人格魅力,而且需要有外在直观的环境,使信众有别于尘劳世间。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每一处都是形胜的典范。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清凉山志》卷一,描述东震旦国清凉山曼殊大士化宇之地,时曰:“……五峰耸出,顶无林木,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雄据雁代,磅礴数州,在四关之中,周五百余里。左邻恒岳,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长流一带。北陵紫塞,遏万里之烟尘;南拥中原,为大国之屏障,山之形势,难以尽言。五峰中立,千峰环开。曲屈窈窕,锁千道之长溪;叠翠回岚,幕百重之峻岭。归巍敦厚,他山莫比。……其间鸣泉历历,万壑奔飞,嘉木森森,千峦弥布。……隐显环匝,尽有真人之宅。”叠翠、峻岭、鸣泉、万壑、嘉木……迷人的自然景象,构成了一幅人间仙境。

  佛陀在《长阿含经·世记经》对净土世界是这样描述的:

  “郁单曰天下多有诸山,其彼山侧有诸园观浴池,生众杂花,树木清凉,花果丰茂,无数众鸟相和而鸣。又其山中多众流水,其水洋顺,无有卒暴,众花覆上,泛泛徐流,挟岸两边多众树木,枝条柔弱,花果繁炽。……其地柔濡,以足踏地,地凹四寸,举足还复,地平如掌,无有高下。…地纯众宝,无有石沙,阴阳调柔,四气和顺,不寒不热,无众恼患。其地润泽,尘秽不起,如油涂地,无有游尘。百草常生,无有冬夏,树木繁茂,花果炽盛。”

  依报庄严的净土世界,落实在人间,需要人的努力。器世间的美仑美奂的自然环境则是“净土”世界的化相。

  寺院建筑广辟于山林,钟情于山水方滋的良好环境,这与其追求的理想是一致的。寺院的建筑是佛教教理的外化表现,信徒可以通过优美自然和人文的环境,完善和深化自己的信仰。

  寺院建造位置的选择体现了建造者对山体形态特征和环境条件的反应。由于,建筑地段往往难尽人意,则需要选址上要有一番的用心。风水术是中国古代人的生存环境观,这其中有发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广泛运用在建筑领域中。

  风水术分峦头派和理气派两个体系。这两个体系在佛寺建筑中都有运用。如,天台山的大智寺的选址是:“师拽杖如之,而溪山排闼,一峰孤秀,赏而面宽广,远山矗立,绝喧尘,离愦闹,卜之曰:吉。”而对华顶寺的寺址是这样认定的:“华顶峰为天台山全境中之千叶莲花蕊,华顶寺为华顶山集合全部之最大道场,地点在智者大师拜经台下,坐后山峰,低菩萨状。寺址为一片平展之场所,前有止水界气,形势颇佳。寺坐艮向兼丑未二度,共四进。大殿前有一方地,因连次遭大劫,以后所开凿,聊资化解。”

  《金陵梵刹志》也有关于苏南名寺院风水的记述,如,“中峰屹然卓立,迤逦南下,左右山环抱若拱。”风水术引导人们完善了自然形质和寺院建筑群体诸般关系的和谐,使之取得最佳的合适位置。

  古代僧人巧妙地利用山体形态,借助水面和树木等自然景观的要素,甚至凭借人力凿池、挖渠、植树,使之山麓周围的寺院能够处于审美价值较高的环境中。因此可以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历代僧人的建造、护持下优化了自然的环境。

5

  佛经中极乐净土的世界,如,行树、池塘、楼阁、宫殿、香草……的描述,可以了解到理想国土中众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秩序。人间佛寺氛围却写意了净土世界境地,人们很容易找到实现的坐标。

  寺院分布的区域广阔,有条件选择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大川。尤其是特殊的地理景观,如:山岩、洞窟、溪涧、潭泉、瀑布、奇石、珍木等自然要素;通过殿、堂、楼、阁、亭、榭以及山门、寺墙等连系物,与别具宗教色彩的佛塔、经幢、摩崖、造像、碑刻等组合,形成了具有宗教特色且又风景优美的园林景观。

  佛寺的自然风光,通过回廊、亭榭、漏花墙、绿化带的补充渗透,信徒、香客步 入景区观光,名胜游览;漫步在曲径林荫道中,潺潺细流,青青幽竹,郁郁松柏,无边芳草,与喧闹市井生活比较,清幽、寂静、安详、平和,人心得到空前的满足,忘却了烦恼,此种有天然按摩的功效。

  荒野自然的价值,即有“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哲学和宗教价值、生命支撑价值、遗传和多样生物性价值、生命价值、统一性和多样性价值、稳定性和自发性价值、辩证的价值。”美国的罗尔斯顿教授对荒野自然本身价值的论述,是由经济论理转向生态伦理最优化的方法论。而中国佛教的传入、发展过程形成的佛寺景观生态文化,印证其理论符合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方向。

  森林、树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正源于树木在文明史上开启人生的作用。人类祖先离开森林走向大地之后,其生活便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充满着挑战。于此人类对绿色更有一种难以忘怀的好感。

  “自然与人等价值论,是一种伙伴论。”其主张承认人类以外的自然物的价值权力,摒弃以人自我划定的价值中心论,这种理论被人称为:“大地伦理”或“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是近十几年在国际上思想领域所倡导的。原始佛教时期,世尊曾说:“不败自然相,相应度无极。”世尊早有预见,告知人们,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不仅如此,佛教徒在生活中,还积极实践,劝导人们栽种果树,挖井开渠,建造园苑、厕所等便民利众的项目。“能协天地之胜,是以长久。”因此,佛寺周围的绿色生机,是佛弟子一代又一代的相续护持营造而成的结果。

  寺院宗祠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佛弟子追求一种超越是非、有无、生灭境界。因而,选择环境清幽之地,自然与森林唇齿相依。建造过程中,连同管理融为了一体。

  在教内,通过共住规约管理僧团,这其中有一条曰:“寺院竹木、花卉菜果,均应爱护培植,不得私自砍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评教育,照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