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与生态伦理(3)
时间:2008-01-28 18:47来源:禅0005作者:王丽心 点击:
在教外,寺院通过禁碑形式付诸实施。勒石刻碑,把林木资源、森林保护、木材禁伐的具体管理条文,立于寺庙、要道、巨石、或嵌錾绝壁上,警钟嘶鸣,充当了森林资源的保护神的作用。
史料记载,远古的五台山是“涵容万化,潜育百灵;静林幽谷,泫泄云龙;深林巨壑,虎豹纵横;鸣泉历历,溪流飞奔;嘉木森森,千峦弥布;岩花涧草,斗艳争芳;苍然深秀,为神皋奥区”。但到北宋时,宋金交战,“开畲斩伐,毁林垦田”。明代以后,五台山周围是:“诸州傍山之民,率以伐木自活,日往月来,渐砍渐尽。……当是时,清凉胜境,几为牛马场矣”(《清凉山志》卷六)
面对清凉胜景环境的恶化,幸得五台山僧人们与官吏奸商冒死争斗,当时住在代郡的憨山大师急走相告,是由胡来贡、巡抚高文荐上奏朝廷,指出:“地之所以为险要者,山也;山之所依以为屏障蔽者,木也。”在奏文中还提出了保护及处罚的措施。朝廷批议:“准议施行”。五台山这座名胜得以持续的发展,僧人们的贡献功不可没。
6
佛寺是僧团的驻锡地,办道的道场,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
由于宗教有教化的作用,佛、菩萨具有安抚人心的神圣性。各朝代对佛寺园林的保护也是一种责任。另外,建造佛殿能生“善趣天界”。破塔坏庙的行为,属“五逆大罪”。这种“奖罚分明”的说法,使得寺庙建筑与周围环境基本都能延续保存下来。
佛寺中所演绎出的一篇篇、一件件故事、传说、公案、修道印证、祖师遗迹……与佛寺中建筑艺术、碑刻、雕塑、书法、对联、壁画、法物、民俗风情等人文特质,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合艺术性,进而增加了佛弟子和香客的信心与实达的理想追求。
佛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是双重的文化生态,其契合的目的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主旨。所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使道德关怀普遍到自然界,这是人类完善自我,建立生态平衡伦理秩序的标高。过去,对于人来说,自然环境只是作为人类活动的空间条件或满足人类目的的手段而存在的。人是改造的主体,自然是被改造的客体,人是根据自己生存和增长的需要,创造有利人类生活的自然和人类需要的物质财富。这种主客二元思维笼罩下,产生了极为深刻的社会危机。净慧法师针对主客对立的思想,指出了:“由“人境对立”回归到“依正不二,”树立正报与依报(环境)相生相依的观念;由“以人为本位”回归“以众生为本位,”人不应当以主宰自居,从而平等、慈悲对待与人共存的其他生命;由“以个人、团体为本位”回归到“以世界为本位,”要打破狭隘的个人、社会集团的界限和偏见,本着自利利他,共同发展的精神;由“向外扩张,征服”,回归到“向内圆满摄受,”抛弃自我为中心、恣意扩张和征服的心态,首先征服自己、改造自己、圆满自己,然后以自己清净功德,行慈悲摄受,以期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
阳光、空气、土壤、森林、水等资源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这些不可缺少的朋友,正在因人类的肆无忌惮的“开发”而丧失,使宇宙这块“绿洲”破坏得千疮百孔。当前的危机是人类“文化”出现了问题。文化的失衡,使人心也随之变质。人性的恢复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把宗教活动与自然保护结合起来,佛教具有重要的优势,同时,寺院的山水乐园是净土直播。由此而论,佛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发达了生态环境伦理学,为人类的发展归正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