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海峡两岸佛教教学两界对佛教伦理不断加以关注,发表了一定数量的学术论著,这对于佛学研究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化和拓展。就目前的研究成就看,已经有条件对此项研究做一个述评,本文的主旨就是初步进行这一工作,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加以个人性的简要评论,并对佛教伦理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一粗略的预测。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依据的是部分研究成果,所作出的概括分析难免有不当之处。
一、大陆方面的佛教伦理研究
近几年来,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部门和学术界对于宗教伦理或佛教伦理的研究都很重视,就国家课题规划而言,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曾设立重点课题「宗教与伦理」,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李书有教授主持。教育部也设立「宗教伦理研究」课题,由笔者主持,第一期从佛教伦理方面展开研究。学术界的研究也形成一定规模,这种研究大致体现出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佛教伦理的宏观和整体性研究,二是对中国佛教伦理的研究,三是对佛教应用伦理的研究。
就第一个方面的内容而言,有如下三大类,一是通论,二是佛教伦理与社会,三是佛教伦理的个性特色。通论方面,以湖南师范大学张怀承教授所著的《无我与涅盘——佛家伦理道德精粹》[1]为代表,此书对于佛教伦理的基本思想作了有益的探讨。其核心的观点,以生死双遣的人生态度、物我两泯的道德理性、众生平等的价值观念、超凡入圣的理想人格作为佛教伦理思想的主要观点。还对佛教伦理的其它问题作了一些研究。佛教伦理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研究者都强调佛教伦理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比如,杨曾文研究员撰有《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2]一文。姚卫群教授撰有《佛教的伦理思想与现代社会》[3],总结了佛教伦理的平等、克己、慈悲利他观念,认为佛教伦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抑制现代社会中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维持社会安宁等作用,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也有积极意义。济群法师撰有《建立合理的世界性道德规范——佛教道德与当今社会》[4]一文,提出佛教伦理以人本思想为基础,以因缘因果为依据,五戒十善为准则。也有论文响应全球伦理观,讨论佛教伦理对于全球伦理的意义[5]。这一方面还有一个应该提及的内容,就是讨论佛教伦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适应,这是讨论佛教伦理的积极意义的核心内容。笔者曾撰有《略谈佛教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相适应》[6]、《简论中国佛教伦理对国民伦理精神的积极影响》[7],具体讨论这一问题。佛教伦理的个性特色,有学者注意到了佛教伦理的层次性的问题,魏德东博士的《论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8]一文,从规范伦理学的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角度分别佛教道德相应的三大层次。笔者也撰有《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一文[9],概括为世俗性和超越性的统一、自利和利他的统一、自力和他力的统一、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修行与智慧的统一、理论教化和典型示范的统一、层次性和超越层次的统一、三业规范的统一以及禁止、鼓励和承诺的统一等等。
第二方面的内容,从专文来看,以方立天教授的研究为代表,主要体现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论纲》[10]和《佛教伦理中国化的方式与特色》[11]、《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中国佛教和伦理建设》[12]等文。著作方面,至少有二种重要作品出版:一是南京大学王月清的《中国佛教伦理研究》[13],此为其博士论文,二是业露华的《中国佛教伦理思想》[14],这是其长期研究佛教伦理的一个成果。笔者的《禅宗伦理》[15],则是具体宗派伦理的初步研究。三种作品基本上都分析了中国佛教伦理中的善恶观、心性论、道德境界论、孝论等问题,在有些具体问题上,则有些各自的独特阐述。
第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对于佛教的生态伦理等问题的讨论。佛教的生态伦理观,以魏德东的《佛教的生态观》[16]为代表,该文从整体论、无我论两方面讨论佛教生态伦理的特征,从自然观、生命观、理想观等方面谈佛教生态伦理的具体内容,并谈到了佛教的生态实践。同时也有一些文章集中讨论了佛教的生命伦理观。
在对佛教伦理研究的关注中,宏观的宗教学研究也非常重视研究宗教伦理,这构成近几年来大陆佛教伦理研究的大背景。这方面的成果,略举如下:
对于宗教和道德关系的研究,在陈麟书和陈霞主编的《宗教学原理》[17]中,从「神与人的神本性伦理」、「人与人的人本性伦理」、「人与自然的生态性伦理」及「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诸方面展开,其中对于宗教道德的基本特征,提出了神圣性、抽象性等。
何光沪所译的《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18],在大陆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的许多话语成为流行的学术话语,全球伦理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仍是如此。
张志刚和斯图尔德主编的《东西方宗教伦理及其它》[19]是第三届中美哲学与宗教研讨会论文集,20篇论文论题广泛,体现了中美学者的不同视野和学术观点。
通过对以上不完全数据的综合可以看出,大陆方面对于佛教伦理的研究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宏观把握能力较强,二是对一些具体问题阐述比较深入,其中对于中国佛教伦理的研究成果较为明显。三是重视「佛教和社会的相适应」研究,实际上也是寻求佛教的合理性基础。四是在实践方面体现佛教对于社会人生的伦理道德关怀。但问题也存在,一是缺乏「佛教伦理学」学科意识,没有形成关于佛教伦理学的代表性成果,佛教伦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探讨更少。关于学科意识,倒是伦理学界的部分学者比宗教学界的学者更关注。但无论是全国伦理学会还是宗教学会,好像都还未成立宗教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二是研究者中,对于伦理学原理、伦理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伦理思想史加以自觉关注的极少,绝大多数研究者是佛学领域的学者,许多学者对于伦理、道德、伦理学、法律等重要概念的了解还是非常感性,而极少的伦理学者研究佛教伦理,对于佛学又没有较系统的学习研究。三是缺乏比较宗教伦理学的研究,不同具体宗教伦理研究者之间的对话较少,这就不大容易寻求佛教伦理本身的独特性。四是佛教应用伦理学的研究范围相当狭窄,已有的研究也很难说非常深入。五是缺乏科际整合视野,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六是教界的关注度总体上稍弱于学界。七是以佛教伦理学乃至宗教伦理学为学术发展方向并准备长期研究的学者极少,有些在此领域较有心得和成就的学者也难以做专一的继续研究。许多学者是在研究其它问题时附带研究这一重要课题,作一些宏观性的讨论,有一些是因为个人的兴趣而稍有涉及,有些是偶尔写一两篇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