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涵(2)

分享到:

 

页125

对此持名念佛的方法,尤为重视。至于坐禅、放生等,也认为有助于成就忏悔的功德。究其理念内涵,应为:

  (1)坐禅有助宁静其心,深入自省,消除怨恨、骄慢或罪恶感等烦恼习气。

  (2)放生是慈悲心的表现;而慈悲为原始佛教对治瞋恨的妙方,亦为大乘佛教菩萨行的根本动力。放生不但可以实现慈悲心,而且可以减轻杀生之业,连带地可以对于从前所造的杀业烦恼,起一种补偿、平衡的作用。

  这许多助方便,使得忏悔更活泼、更丰富。

3.与中国本土传统孝道伦理一致

  大乘佛教忏仪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行其道,这与它对于中国本土传统——儒家——所强调的孝道之尊重有关。忏仪不但是个人忏悔的方法,而且可以回向给自己所关心的亲友——特别是自己的血亲;或者也可以透过忏仪而代亲友忏悔,甚而可以为已往生的亲友完成忏悔。这当然是基于心灵世界可以相互沟通的前提,只要至诚恳切,你当下一念的诚心,便可以直接沟通已往生亲友的心灵(灵魂)活动。此一理念不但成功地化解了佛家伦理与中国本土传统孝道早先存在的隔阂,而且更充分地满足了中国人的孝思。因为现世未能满足的孝思,现在则可以因忏仪而延续到往生之后。忏仪流行至今不衰,与中国孝道伦理的延续,几乎可说是息息相关。

4.法本统一而明确

  中国大乘佛教各种忏仪,「法本」无不统一而明确。每一宗派的修持,都依循本宗所重视的经典而有不同的演绎与安排。如净土宗特

 

页126

重《阿弥陀经》,此经在《西方净土法事赞》中便受到特别的强调,而且前后的开示、唱诵,都环绕此一主题而广为推阐。统一而明确的法本,是忏仪在地大人众的中国以流传广布的重要助缘。

5.理事兼顾,仪式理性化

  中国大乘佛忏仪,十分重视「理」与「事」的相互涵摄。从唱诵仪式到坐禅、拜佛、放生等「事」的作为,到经义发挥、修定、起观等「理」的契入,既不偏于「理」,也不滞于「事」。整个仪式的进行,就跟坐禅、听法一般,是一个理性化的心灵净化历程,而不是愚昧催眠的精神麻醉。就宗教仪式的设计而言,是一种经得起理性照明的过程。

6.仪式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如上所述,中国大乘佛教的忏仪,可以适应不同宗派的修持特性而有多元的创制。有时同一宗派,也因为修持目标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忏仪;或是有时根本不分宗派,有些忏仪可以各宗通用;也有一种情形,虽然修持的宗派不同,但仍可以援用其它宗派所成立的法本。举例言之,中国的净土宗,原是以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为信仰中心,但是有许多净土宗的道场,有时也援用《梁皇宝忏》。[4]这一部号称成立于公元后四世纪的作品,依笔者之研究,应为隋唐时代以弥勒信仰为中心的忏仪代表作,而一向崇尚弥陀信仰的净土宗道场也援用之。由此可见,忏仪在中国大乘佛教,确是极为多样而富于包容性的。


--------------------------------------------------------------------------------

4. 《梁皇宝忏》,具云「梁诸大法师集《慈悲道场忏法》」,《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页922-967。

 

页127

7.显密融合而兼用

  唐宋以后,中国大乘佛教的发展虽广分为八宗,但是彼此却有相互吸收融合的趋势。此一趋势,明显地反映在忏仪的结构之中。唐宋之后的忏仪,大多数一边采取了显教的经典,同时部分引用密宗的咒语。因此有一部分忏仪,往往在诵经之后,接着就是念咒。此一显密融合而兼用的传统,至今仍然保存在多种忏仪法本以及一般佛教寺院与家庭的早晚功课之中。

8.与社会慈善事业相结合

  基于慈悲之理念,忏仪的进行,往往连带地结合了社会慈善事业。这虽不是忏仪法本本身所列举的程序与项目,但在举行忏仪前后,却往往可以连带推动。此一特性,主要乃是由于忏仪法本本身普遍强调菩萨道六波罗蜜中「布施波罗蜜」的重要,也因而显示了忏仪的社会福利性。

  以上八者,是中国大乘佛教忏仪的主要要素。如果详加推敲,有很多细节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阐其价值。

三、中国大乘佛教忏悔伦理的理念蕴涵

  当我们谈到中国大乘佛教的时候,所指涉的范域,不但广泛地包了天台、华严、三论、唯识、禅、净、、密八宗,而且涉及了一千六百年以上的中国佛教发展史。对于这么广泛的理论范域,要加以简单的论断与概括,本非易事;不过,透过以上所述各宗派、各时期所形成的忏悔仪式,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大乘佛教思想至少显示

 

页128

了十种比较常见的理念蕴涵。这十种理念蕴涵,未必是各宗派都完全具备的,但至少,有一部分是共通的,而也有一部分是某一宗派或某一仪轨中所特别强调的。兹略述如下:

1.以业报为中心的灵魂观

  原始佛教在「无我」的观念前导下,对于各种含有神我色彩的灵魂观,极力破斥,但同时强调业报的观念。如《杂阿含经》所说:「有业报而作者。」[5]中国大乘佛教在义理传承上虽然也力倡「无我」之义,但更强调以业报为中心的灵魂观。从「无我」义上说,任何生命都没有永恒、独立、不变的精神实体,但是起业造作、随业受报的精神当体,假名为「灵魂」,却不能说它没有。在多数中国佛教仪式中,所谓「念佛往生」、「超荐度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都是以此「以业报为中心的灵魂观」为其基本预设。

2.唯心因果观

  中国大乘佛教在其忏悔理念上,多数强调唯心因果观。此处所谓「唯心」,是强调心灵在整个业报的因果序列中的主导性。此一主张不能够用宇宙发生论的眼光把它解释为「心为宇宙之起源」或是用宇宙本体论解释为「心为宇宙之本体」。所谓「罪从心起将心忏」,正是强调心灵在整个行为造作因果过程中的主导性;心灵的主导性是忏悔伦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忏悔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3.业性本空观

  顺着《杂阿含经》所说「有业报而无作者」的思惟路径,《维摩


--------------------------------------------------------------------------------

5. 《杂阿含经》,第一空义经,《大正藏》第二册。

 

页129

诘经》也说:「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6]业报虽有因果的序列势用,但却没有自己独立存在或是恒永存在的自体。虽说因果唯心,业报唯心,但是「心」本身也是从缘而起的,因此,对于业报的体性,要从有相的因果序列,直透其当体无自体,当相无自相,究极言之,自相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