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渊源流长,在宗教、哲学、心理学,尤其是在审美和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历史代学者的高度重视。深入探讨虚静说,对于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大有裨益的。
虚静说最早出现在先秦时代。其时,它是被作为一种哲学里的认识论范畴和心理学的范畴而提出的。就认识论的角度讲,虚静说不同于西方运用形式逻辑推理和科学实验求证的方法对客体进行分析、归纳,而是以一种神秘的感受性的原则和方法来感知世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又是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即通过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来感受、体验客体。先秦的老庄学派、宋尹学派、荀韩学派都对虚静作过相当丰富的论述,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各自特点。抛开各家的哲学背景,就虚静本身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排除主观之成见、杂念、嗜欲,保持内心平静清澈,聚精会神,心智专一。
先秦的虚静说属于哲学范畴,与审美和艺术分属两个领域,其联系并不紧密。及至魏晋,佛、玄兴起和流行,虚静说亦随之扩充了内容,并与之进入了审美和艺术领域。而此时的佛教经过“六家七宗”的努力,逐渐脱离了对玄学的依附,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两晋佛学的两大系统“禅学”与“般若”都对审美虚静说以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慧远的禅智论对丰富、形成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一
慧远的佛学思想颇为博杂,与虚静说有关的是他的禅智论。他在《庐山出修竹方便禅经统序》(注: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中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禅智问题:
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藉有方。是故发轸分逵,途无乱辙;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绪告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寻。
慧远极为推崇禅学,每慨叹“大教东来,禅数尤寡,三业无统,斯道殆废”(注: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强调禅定实践,但他又颇重禅智的统一,认为禅与智虽是“精粗异分”,属两个范畴,但二者的结合乃是修持身、口、意三业的根本宗旨。禅属于佛教戒、定、慧三学中的定学,智属于慧学,禅与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定与慧的关系。对此,慧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注: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
在慧远看来,禅与智是相互依存的,定能发慧,智由禅起,禅定没有智慧就不能穷尽寂灭,智慧没有禅定就不能深入观照。此处慧远超越了印度佛教对三学关系的传统看法。印度佛教一般认为,定能发慧,智由禅起;禅由戒起,非由智生。而慧远则认为智也可生定,或能使定更加深化。禅与智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于在用,交养于方法。其妙物也,运群动以至壹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微入微者,以之穷神也。
就禅、智之用的寂、照相济相成来说,两者互不相离,共同感应。其妙用则能使人统摄、运转各种事物至于虚静、守一,达到无思无虑无作为而又无所不为的境界。这样,心境清静、寂灭躁乱之人,便可用以研讨思虑;悟解透彻、深入毫厘之人,就能用以穷尽神妙。这是慧远用玄学思想来解释禅智。其“运群动以至壹”与荀子“虚壹而静”的思想颇为相似;其“研虑”说,又突破了佛教经论中常用“静虑”、“止虑”、“熄虑”之说,强调了观照中的周密和全面。《神经统序》又云:
其为要也,图大成于末象,开微言而崇体,悟惑色之悖德,杜六门以寝患,达忿竞之伤性,齐彼我以宅心。
获得修习之“大成”者,必须着眼于一般现象事物(“末象”),竭尽全力领悟禅法之微言弘旨,崇尚佛陀之根本教义。这就需要把修持实践与悟解义理紧密结合起来,即禅智贯通,相济相成。这样就能“洞玄根于法身,归宗一于无相,静无遗照,动不离寂”(注: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九。)。这与开篇讲的“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是一致的,首尾贯通,前呼后应,强调了寓智于禅,寓禅于智,定慧双运,止观并行。由此可见,慧远的禅智论是被作为他的全部佛孝实践的宗旨而提出的,其特点是禅智并重、相济相成。
作为慧远禅智论组成部分的是他的“念佛三昧”思想。《念佛三昧诗集序》云:
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斯二者,是自然之玄符,会一而致用也。是故靖恭闲宇,而感物通灵,御心惟正,动必入微。此假修以凝神,积习以移性,犹或若兹,况夫尸居坐忘,冥怀至极,智落宇宙,而暗蹈大方者哉?(注: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
“三昧”是梵文Samādhi之音译,亦译“三摩地”,意译“定”或“等持”。“念佛三昧”是禅观十念之一,是一种以念佛为观想内容的禅定。其具体法门有三种:一是称名念佛,口念佛号七万声、十万声,即可成佛。二是观想念佛,即静虑入定,观想佛之种种美好形象和功德神威及佛国净土极乐世界之庄严美妙,即可精骛八极,使佛相、佛土出现于目前。三是实相念佛,观佛之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实相”之理。慧远给“三昧”下的定义是按照印度佛教的传统观点,即“专思寂想”。他认认,人的思维活动专注一境,就会志一不分;物相、认知、概念处于寂静状态,人就会出现气虚空、神清朗。气虚,智慧就能安然静谧地观照;神朗,就能洞晓彻鉴微妙之奥府。这样,恭守静居,感应万物,则可通达神灵。只要凭藉这种静虑来凝聚精神,并通过积累修持实践来改变躁动之性情,即可于冥冥中抵达“至极”境界。慧远强调“三昧”不仅是一种禅定功夫,它还时刻伴随着智慧观照。奉行“三昧”,即可使智慧洞察宇宙万物之根本。慧远认为,诸“三昧”中,最具功效的是“念佛为先”。这是因为,“穷玄极寂,尊号如来;体神合度,应不以方”(注: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念穷通体极玄寂大道的如来佛,就会与其共同变化,其感应是无方所的。因此,《诗集序》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