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6)
时间:2008-09-14 14:22来源: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作者:皮朝纲 点击:
〔38〕 敦煌本《坛经》十七节;《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40〕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永真如道人》。
〔50〕 《答崇远法师问》,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
〔53〕 此处参考了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第三章第三节《北宗禅意义的重新评价》第215—216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 胡适《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见《胡适说禅》。
〔55〕 《宋高僧传》卷八《神秀传》。
〔56〕 《南阳和尚顿教解脱禅门直了性坛语》,见《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
〔57〕 见《唐中岳沙门释法如禅师行状》,《唐文拾遗》卷六七。
〔58〕 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文苑英华》卷八五六。
〔59〕 见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第六关于北宗史之研究。
〔60〕 韦处厚《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士义禅师碑铭》,《全唐文》卷七一五。
〔65〕 《宗镜录》卷一。
〔70〕 参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第七章《马祖道一及其洪州宗》,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第五章《禅思想史的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