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社会学 >>

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刘亚明(2)

分享到:

中国佛教义利观的圆融,还在于佛教在中国流布中糅合了中国固有的义利思想,但又不失佛教世出世间不二的根本旨趣。净土宗将念佛往生净土与中国的“孝道”观相沟通。《观无量寿经》云:“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三种业乃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2](第12卷,P341)以“孝”译经,显然有会通儒家之意。净宗劝人为“孝”,认为“孝”是往生净土的“正因”。莲池宏在《竹窗三笔·出世间大孝》中从世出世间来理解“孝”:“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三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人子报亲,于是为大。”[4](P4020)承欢养侍,功名荣光,修德显扬,此世间之孝是基础,但更应忧戚父母的终极归宿,救拔亲人出离六道轮回,此出世间之孝才是真孝、大孝。莲池大大拓展了孝的范围,深化了孝的意义,体现了中国佛教圆融的人文精神。

(三)圆融的世出世间人文实践精神 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另一特色是勤于实践、踏实实践,以主体的主动精神去探索、开显不离佛教根本旨趣的新的实践法门。天台、华严、禅、净土等宗门的创建正显示了这一精神。这些宗门思想与修行体系都是在依持不同经典,在践履与体证中逐渐确立与发展起来的。

中国佛教淹贯古今的名言是:“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菩提心者,觉悟之心,觉悟自己,觉悟众生,自觉觉他圆融无二。所谓“菩提心为因”,是指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大悲为根本”者,是指无条件拔苦济乐的“同体大悲”。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只因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而不能显见,若能依教精勤修行,悟空性之理,就会自然生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感,生发“无我”之利益众生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世俗人情悲欢离合的宏大悲愿,是不染著的清静的菩萨品格。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是中国佛教人文精神出世间超越品质的最好表征。

这种人文圆融的臻极是禅宗。禅宗的实践集中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神圣与世俗的圆融。它反对执著于外在表象的权威崇拜,将佛教的修行回归到人的心性,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一种具足解脱性质的人文精神形式。六祖慧能《坛经》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3](第48卷,P351)慧能欲说明的是,佛法“皆因人置”、“因人而有”,离世间则无所谓佛法。因此,若人欲修成正果,就必须在世俗人群中磨炼心意,祛除烦恼,在现实社会为众生服务的利他行中累积福德,开发智慧,在与大众的交往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晚明时憨山讲得更明:“舍人道无以立佛法”,而“所言立人道,乃君臣、父子、夫妇之间,民生日用之常也。”[3](P2424-2425)提示人们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修习佛法,断除贪、嗔、痴,而不是高蹈远隐,把求道与世俗生活打成两橛,若不然就落入“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的境界中了。但是,禅宗提倡“搬柴运米无非是道”、“穿衣吃饭无非是道”,不是做无事的庸人,而是要人在日常作务中“活在当下”、“悟在当下”,体会人人本具的心性之用,在生活的细节当中不放过修行悟真的机会。这种不舍不弃的进取精神而又旷达任运的平常心态,将出世的超越理想与现实的日用琐屑圆妙地统一了。

总之,中国佛教认为,世出世间之法是人本心所有和所流露,故人亦应以不二之心一以行之,行“出世间法”而不弃“世间法”,行“世间法”而为“出世间法”,如此圆融实践才能达到即“世间法”而“出世间”的目的。

三、中国佛教人文精神圆融的当代意义

而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掀起了反传统的一波又一波浪潮,在几乎不加辨析的盲目中接受了西方人本主义,倾心于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由、平等,专注于物质利益,却忽视了人的超越精神与道德生活。因此,尽管一百多年来国人孜孜以求欲图重塑中国人文精神,其间的迂曲与挫折令人回肠荡气,但可以认为,至今中国仍未真正确立起一种以自有文化为底蕴的人文精神。

当今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重塑人文精神的关键时期。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是一种“趋利”竞争的经济运行模式,其目标与运作遵循的是价值原则,故从人性的全面发展上说容易引起导向偏差。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还处于建设初期,经济与社会正经历着艰难的转型,人们的思想纷繁飘摇,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诸如道德滑坡、诚信丧失、犯罪上升、心灵冲突等。要真实化解这些问题,就必须确立一套以传统文化精粹为底基的人文精神。而佛教圆融的人文精神则可作为有力的参照。中国佛教人文精神,实在内具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众生平等”与“心性本觉”当然含括人本主义的平等与自由理念,且是一种更深邃的思想,因其不存在人本主义以个人为中心的“我执”,克服了只着力于外在物质的“偏见”,潜心于本然的自由王国——一种终极的内在平等与自由的境界,同时又关注现实社会和世俗人生,对物质利益不弃不染。中国佛教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但又不拘泥于人,而是在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宏观环境中思考人的生存与解脱。其圆融的整体观可以无限地拓展人们的视野。《华严经》描绘“因陀罗网”谓:网上——结皆附宝珠,其数无量,——宝珠又皆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又——影中亦皆映现自他一切宝珠之影,如此则宝珠无限交错反映,重重影现,重重无尽。佛教以之譬喻诸法之间个别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相即相入,圆融一体又不碍个别,此境最能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这种圆融的整体观有益于人们建立现代社会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高度帮助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帮助克服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生态问题,从而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佛教圆融的义利观认为,义与利本来就是统一的,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这有助于人们从人性全面发展的角度去把握人生,扭转人们极端的经济思维模式,以及以“经济人”身份参与社会交往而带来的狭隘;有助于化解由于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现实享受而引发的伦理失范、行为不轨,以及各类经济犯罪。同时也提供一个选择,帮助化解由于激烈竞争而带来的心灵孤独、烦躁与紧张,缓和精神危机,启发人们回归心性寻找心灵的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