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养生学 >>

《吃茶养生记》——一个宗教医学典型案例的解析

分享到:
   摘要   医学史著作在论说佛教医学对于几日本的影响时,大多是顾名思义地从现代有关茶之保健作用的认识角度,评价镰仓时代(1192- 1333年)僧人荣西所著《吃茶养生记》的医学价值。另一方面,在诸多有关“茶文化”的著作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对于荣西及该书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论说——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日本“茶道”的先驱。但实际上,该书的上卷是在佛教想的指导下将所有疾病的原因都解释为源于“心”,同时借助中国医学理论言说苦味对于“心”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佛教教义与世俗医学理论、脏器之“心”与精神之“心”一体化的理论解释和治疗方法;下卷又从鬼魅作祟的角度解释一些疑难病症的原因,提倡使用具有“灵气”的桑作为治疗药物。上下两卷构成了一个包含外治(苦味)与内治(神灵)两面的完整宗教医学体系。其后逐渐形成的茶道也同样不是着眼于茶的保健作用。“茶”在“茶道”中仅仅是一个道具。


   随便翻开一本日本古代医学史,或是涉及中日医学交流,甚或一般文化交流史的著作,大多都能看到有关荣西及其所著《吃茶养生记》的论说。然其主要内容不外是说日本僧人荣西曾两度留学中国,带回茶种并撰写了《吃茶养生记》一书,大力宣扬饮茶的治疗、保健作用等,从而成为镰仓时代的著名僧医。

   另一方面,在有关所谓“茶文化”的著作中,也同样可以看到对于荣西及其《吃茶养生记》重要历史地位与作用的论说——荣西不仅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日本“茶道”的先驱。
然而无论是从茶的医疗保健作用---医学科学的视角,还是将其视为世界三大非酒精性饮料之一------茶文化及其传播的视角,或是一者兼顾地定位荣西及其《吃茶养生记》,都难脱隔靴搔痒之憾。为要说明这一问题,需要对该书的主体内容,以及中日两国饮茶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有所了解,然后才有可能深入分析《吃茶养生记》的具体内容、把握荣西的宗教医学理念和《吃茶养生记》的本质。

   1.《吃茶养生记》的主要内容

   《吃茶养生记》的作者是日本镰仓时代的僧人荣西(1141- 1215年)。他于仁安3年( 1168年)27岁时入宋,学于四明、丹丘,朝拜了天台山。当年返日后,又于文治3年( 1187年)再次入宋。当时决心要赴台南天竺,但未能如愿。于是登天台山,拜万年寺的虚庵怀敞为师,得临济宗单传心印。四年后( 1191年)返回日本,成为日本禅宗的开创者,并将带回的茶种植于筑前背振山的石上坊。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荣西和他所著《吃茶养生记》开始为世俗所知。据《昌妻镜》记载,建保2年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处在酒醉之苦时,为加持祈祷而参候在镰仓将军家的僧人荣西献茶一碗,说是良药,同时献上赞誊茶之功德的书,将军喝罢甚悦。

   凡是言及荣西的著作对其生平都有大致相同的描述,故在此不多加赘述。然而遗憾的是,中国的医学史和茶文化研究者未必容易读到《吃茶养生记》。这或许是因为该书篇幅极短,不过4700余字,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篇文章,所以不可能作为一木独立的著作刊行。而中日两方的医学丛书,似乎也未想到要将这篇重要的“文章”收入其中。因而有必要先将其主要内容抄录下,然后再做分析。
传世的《吃茶养生记》有两个文本,其一的卷头自序署时为“承元五年辛未(1211年)”,另一文木的卷头自序署时为“建保二年(1214年)”。因而通常称前者为初本,后者为修订木。两种文本的内容有些小的不同,此处所依据的是《群书类从》中所收录的修订本。

   《吃茶养生记》的两个文本都是由上下两卷构成。上卷称“五藏和合门”,下卷为遣除鬼魅门”。上卷起始处有一段不太长的序文,核心内容是盛赞茶的养生作用,转而一厚古薄今的态度说明何以要提倡饮茶养生,全文如下:

   茶也,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曾嗜爱矣。古今奇特仙药也。不可不摘乎?谓劫初人与天人同,今人渐下渐弱,四大、五藏如朽。然者针灸并伤,汤治又不应乎。若如此治方者渐弱渐竭,不可不怕者欤。昔医方不添削而治今人,斟酌寡者欤。伏惟天造万像,造人以为贵也。人保一期,守命以为贤也。其保一期之源,在于养生。其示养生之术,可安五藏。五藏中,心藏为主乎。建立心藏之方,吃茶是妙术也。厥心藏弱,则五藏铃生病。宴印土 婆而二千余年,末世之血脉谁诊乎?汉家神农隐而三千余岁,近代之药味讵理乎?然则无人于拘病相,徒患徒危也。有于请治方,空灸空损也。偷闻今世之医术,则含药而损心地。病与药乖故也。带灸而夭身命,脉与灸战故也。不如访大国之风,示近代治方乎。仍立一门,示末世病相。留赐后昆,共利群生矣。于时建保二甲戌春正月日。谨叙。

   其后是“五藏和合门”的内容。首引《尊圣陀罗尼破地狱法秘抄》云:“一肝藏好酸味,二肺藏好辛味,三心藏好苦味,四脾藏好甘味,五肾藏好咸味。”其下云“又以五藏充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又充五方(东西南北中一也)”。并详列五藏与五方、五时、五行、五色、五志、五启’的配属关系。然无论这些文字是否引自佛教经典,其内容无疑都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然后,从五藏与“五方之佛’,及“五味’,的关系,分别论说了如何使用“五部加持”和“五味食药”治疗各藏疾病的概要。所谓“五部加持”,即诵某字真言以治疗相应之藏器疾病的方法,称之为“内之治方也”;而以“五味养生,则外病治也。”二者并用,“内外相资,保身命也。”其中有关“心”的论说如下,以此为例可窥全豹,并可知何以要强调“吃茶养生”:

   五藏受味不同。好味多入,则其藏强克傍藏互生病。其辛酸甘咸之四味恒有而食之,苦味恒无故不食之。是故四藏恒强,心藏恒弱,故生病。若心藏病时一切味皆违。食则吐之,动不食。今吃茶则心藏强无病也。可知心藏有病时,人皮肉之色恶,运命依此减也。日本国不食苦味乎。但大国独吃茶,故心藏无病亦长命也。我国与有病瘦人,是不吃茶之所致也。若人心神不快,尔时必可吃茶调心藏除愈万病矣。心藏快之时,诸藏虽有病,不强痛也。又《红藏曼茶罗仪轨抄》石:以秘密真言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