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蒋九愚(2)

分享到:

(二)

在修行实践中,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表现为更加突出“五戒”、“十善”的伦理规范。赵朴初说“人间佛教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佛教可分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佛乘。人间佛教在实践上突出的是最能关怀现实人生的、以“五戒”、“十善”为主要内容的人乘正法。“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镇患、不邪见。十善是佛教人乘正法的伦理要求,也是世间人伦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成佛”,得首先“成人”,没有世间完善的“人格”,哪有出世超绝的“佛格”先修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以人间凡夫之身,发心学菩萨行。太虚说“以大乘初步的十善行佛学,先完成人生应有的善行,开展为有组织有纪律的大乘社会生活。再渐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的佛学,发达人性中潜有的德能。重重进化,以至于圆满福慧的无上正觉。”印顺也说“十善,本是人乘的正法。初学菩萨而着重于十善业,即以人身学菩萨道的正宗。太虚大师宣说的人生佛教,即重于此。”曰赵朴初更是明确地强调,成佛先从做人起,“大乘佛教是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但成佛必需先要做个好人,做个清白正直的人,要在做好人的基础上才能学佛成佛。这就是释迎佛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人间佛教不仅强调“自利”的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也强调“利他”的“六度”、“四摄”、“四无量心”。人间佛教属于以慈悲为本、以利他为重的大乘菩萨道,不同于急求自证、急了生死的小乘佛教。大乘菩萨行是人间佛教的核心,而五戒、十善的人乘正法是初学大乘菩萨行的基础。大乘菩萨行的根本精神是利他的慈悲精神。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进、智慧、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集中体现了大乘菩萨道的慈悲精神。慈是给众生以利益、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痛苦,解除呆生的生死根本喜是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欢喜,视众生的快乐如同自己的一檬舍是怨亲平等,不忆念众生对于自己的恩怨而分别爱恶。布施,主要指财施指施财物于众生、法施施佛法于众生,令其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和无畏施施正法于众生,令其从忧怖苦恼中摆脱出来。爱语,是依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语利行,是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同事,是亲近众生、与众生同甘共苦。“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佛菩萨的心髓。”人间佛教强调的是大乘菩萨道,不等于声闻乘,声闻人急求自证,了脱生死,而菩萨以慈悲为本,以利他为重。印顺说“不重悲愿,不集利他的种种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为能速疾成佛,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精神的没落”赵朴初明确地将五戒十善和菩萨行统一起来,作为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他说“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是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前者着重在净化自己的身心,后者着重在利益社会人群。”人间佛教是自利与利他的统一,“只有利他才能自利,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

印顺说“学佛是道德的实践”“道德的根源在慈悲,这是不可能变动的没有慈悲,即是不道德或非道德的。”慈悲是大乘佛教、人间佛教的基本道德规范,慈悲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儒家的仁爱、基督宗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等道德思想,都与佛教的慈悲精神相似、相通。在人间佛教看来,慈悲是“一般的道德”,所谓“一般道德”,是指慈悲所具有的普遍的道德价值,适用于一切宗教、一切民族、一切阶级、一切时代。印顺说“什么是一般的道德不是佛教所独有的,是各宗教,各民族,各时代所可能共有的道德。在这一般的道德中,最根本的,或可貌是道德的根本,为一切道德行为所不可离的。如离开了这,虽也多少有其价值,但是微不足道,或可说不成其为道德的—这就是最一般的道德。释迩佛出世前后,印度的宗教界,编集有‘法经’,‘法论’法即是道德,近于中国的礼。在这些道德法规中,以慈悲不杀为最一般的道德。这不只是印度人,或是某一阶级的道德,而是一切人类所应有的道德。出现于印度的佛教,也以‘慈悲为本’,而看作首要的、根本的道德。慈与悲,佛法中小小有差别。希望他人得到快乐,帮助他人得到快乐,这是慈心慈行。希望他离去苦痛,帮助他解除苦痛,这是悲心悲行。一般人的慈悲,虽与佛法所说的大慈悲,不完全相合,但这是深度与阔度的不同,论性质还是共通的。一切的道德心行,都以此高本。”人间佛教着力提倡的以五戒、十善为主要内容的人乘正法和以慈悲为主要内容的大乘菩萨道,具有道德规范的实践意义,契合世间伦理及其“一般道德”,是人间佛教伦理关怀的集中表现。

(三)

人间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和慈悲,属于佛教的“一般道德”,一方面与世俗伦理、其他宗教伦理精神,“论性质还是共通的”,另一方面,人间佛教的修持规范、伦理精神,却具有“佛化道德的特色”、不共世间伦理的特质。印顺说“佛教所说的一般道德,与其他相通唯有从般若而流出的无漏德行,才是佛化的不共道德。道德与真理慧浑融,表现出佛化道德的特色。”人间佛教的十善、慈悲,在外在规范上与世俗伦理并无根本区别,但是在理论基础和精神旨趣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人间佛教的伦理关怀,不仅仅是要求做个世间的好人、善人,而是要“完成宇宙人格最高峰的佛果”,因为佛法的本怀是出离世间而成佛。太虚明确指出,他提倡的人间佛教,并不等于做一个世俗好人。他说“一般人或又误会成佛只不过完成一般人的人格罢了,因而把佛教法低陷到庸俗的人类生活中。......直接脱离或否定现实人生固不可以,而绝对地去和世界一般人混在一块儿,失去发达向上的菩萨行,致陷佛学于世俗的人生范围内,尤为未善。必须不仅有平常做人的标准德行人乘,而能依此更趋向大乘的菩萨行,以完成宇宙人格最高峰的佛果。”

一人间佛教的大乘菩萨行所修的五戒、十善和慈悲的道德规范,都是以缘起性空的般若智慧为根本基础,这是体现佛化道德特色之处。世俗的道德规范、慈善行为,往往是建立在“我执”或“私我”的基础上,这种“我执”或者表现为我自己,或者表现为我亲人,或者表现为我朋友,或者表现为我集体,或者表现为我国家,等等。人间佛教提倡的五戒、十善和慈悲都必须建立在性空“无我”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有真正合乎大乘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关怀。印顺说“佛化的道德,建立于般若—无我智的磐石是破除私我扫荡执见的特殊智慧。从这种智慧所摄持,所引导的,便与凡夫的德行,截然不同。不再专为自我,为我的家庭,我的庙子,我的故乡,我的国家而著想,能从整个人类,一切众生的立场去看一切。这在佛法,称为缘法界众生而发心。不但求自己得益,动机在使大家都得到利益。那些说世间都为自己,没有真实为人道德的怀疑者,若研求佛法,就知道佛法中,确有不为自己的真道德。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发心,必要从无我智透出。如体悟一切法无我,真慈悲即活跃于内心私情与爱欲,能当下断尽。菩萨悟入世间是相依相关的,法法平等不二,造才见众生乐如己乐,见众生苦而如亲受苦痛一样。与乐拔苦的慈悲,油然而生,而且是无限的扩展。这样的慈悲,似乎与儒者的仁,耶教的爱相近,然这是无我的慈悲,实在是大大的不同了。通达无我法性,发大慈悲心,这是真情与圣智协调的统一心境学佛的最高道德,即从此而发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