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是现世的。“佛教,并不脱离世间一切因果法则及物质环境,所以不单是精神的;也不是专为念经拜忏超度鬼灵的,所以不单是死后的。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改善人生的生活行为,使合理化、道德化、不断地向上进步,才是佛教的真相”。所以,人生佛教正是体现了佛教的本质。人间佛教的本质不同于一般宗教,将所谓理想境界寄托于来生完成,或寄堃于他方世界去实现,而是注重于今生现证此解脱境界。从佛教的历史来看,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是今生证果得道者,佛教的解脱精神应该是精进于今生的。佛法不是玄想,不是空谈,也不是心灵的慰藉,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精神寄托佛法有实际现证的“宗教境界”。
将佛本转化为人本、把佛教从重视死到重视生,强调现世的人的重要性。从佛陀,到高僧,到普通信众,再到民间大众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在现世进行修道甚至得道的,这就给个体一个得以解脱的可能性,即人人都可能在现世成佛。以人为本,以普通人为本.体现了佛教对个体价值的重视,使每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具有了可能性。这就使佛教的教法和理念有可能渗透到普通个体当中,弥散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以实现佛教自身的发展。
三、发展的可能性——人间佛教与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我国社会的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佛教无论从其思想体系还是具体实践上来看,都属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谓文化,指的是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由人类社会所创造出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事物的总称。它是一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制度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辨证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法论,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内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特殊的积极作用。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曾在《佛教与中国文化》、《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以及在中国佛协第五届全国会相协调》以及在中国佛协第五届全国代表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的关系,精辟地分析说明:不仅佛教徒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而且佛教的意识形态及佛教文化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也能发挥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他说:“从佛教的意识形态及佛教文化来看,有没有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在依据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家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爱),而佛教教义中建设人问净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想;众生平等的主张;报四重恩、普度众生的愿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自意的原则;慈悲喜舍、四摄六和的精神;广学多闻、难学能学、尽一切学的教诫;自利利他、广种福田的思想;禁止杀、盗、淫、妄等戒规,以及中国佛教的许多优良传统,都与‘四有’、‘五爱’的要求有相通之处,对于信仰佛教的人们来说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增上缘。”他认为所谓人间佛教,就是充分发扬大乘佛教悲智双运、普度众生的精神,以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净化世道人心、利乐社会人群为关注点的佛教。人问佛教不是另立新宗、自成一派,而是将“各乘、各宗、各派都有引摄世间适合一般人的需要,是契理契机的”教法,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五戒、十善作自我修持,以六度万行为利益众生。他认为,“假使人人都依照五戒十善的准则行事,那么,人民就会和平康乐,社会就会安定团结,国家就会繁荣昌盛,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和平安定的世界,一种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世界。这就使人间佛教所要达到的目的”。
正如新教伦理对新教徒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所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一般,人间佛教的发展同样可以为佛教信众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成为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之音。
参考文献:
1、[美]彼得·贝格尔著,高师宁译:《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2、陈星桥:《略论“人间佛教”》,《法音》,1997年第10期。
3、程曦:《佛教的“世间化”与“世俗化”》,《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
4、邓子美:《超越与顺应:现代宗教社会学观照下的佛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高玉春、秦春燕:《“人问佛教”理念与佛教的人间化趋向》,《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6、韩焕忠:《中国佛教的当代抉择——浅谈赵朴初居士<佛教常识答问>的历史意义》,《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1期。
7、宏印:《海印文选》,台北:“中华民国佛教青年会”, 1990年版。
8、慧能:《坛经》
9、蒋九愚:《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10、赖永海:《近现代“人生佛教”与儒家的“人本”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1、李立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12、李向平:《社会化,还是世俗化——中国当代佛教发展的社会学审视》,《学术月刊》,2007年第7期。
13、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满霖:《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形成》,《中国宗教》,2003年第7期。
15、濮文起:《人间佛教理念的发展历程))'《中国宗教》,2006年第2期。
16、邱进之:《从禅宗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尝试及其文化意义》,《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4期。
17、孙尚扬:《世俗化与去世俗化的对立与并存》,《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18、[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姚南强:《宗教社会学》,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俞学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从当代“少林寺现象”看中国佛教的未来》,《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1、宇恒伟:《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