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业说”特别强调人的“意志”,这就是佛教的“业说”的意义,依此说明人生的道理。在世界上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能动的生活。按照“业说”,人间非做“善业”不可。因为“业说”的内容就是“善因乐果,恶因苦果”,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应该做“善业”。这就是“业说”的社会性。
作为佛教的“俗谛法”,“业说”的内容非常丰富,在此论述的是最基本的逻辑过程,而不能说明的含义却非常多,所以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到处说“独一静处,专精思维”。
四 结语
以上,从“业说”的成立背景、作为佛教第一步世界观的“十二处”和“三法印”、以及“业说”的思想内容等三个方面对原始佛教的“业说”作了简单的考察。
释迦牟尼佛时,古代印度如同中国的诸子百家一样,也有很多派别的宗教思想家,他们主张自己的思想就是“真理”。这样的情况让民众糊涂:到底哪个主张正确?还是都不正确?所以释迦牟尼佛采择“批判主义”和“受法主义”[78],即对别的宗教哲学进行严格的批判,而取最合理的、妥当的道理。受法主义或者正法主义的意思就是“普遍性”和“妥当性”,因此释迦牟尼佛的说法跟一般的宗教哲学不一样,而是从现实观察出发的宗教的“真理”,这是佛教的特点。
佛教第一步的世界观是“十二处说”和”三法印说”。“一切”是“十二处”包摄的,这样“十二处”包摄的世界的属性是变化[79]的,变化就是“苦”[80],这样变化、受“苦”的不是“我”[81]。而按照“十二处说”,人间的特质是“第六根”,即“意志”把握,自然条件的特质是“第六境”,即“法”,就是“必然的反应”把握。人间的“意志”对“自然条件”起作用,自然条件就显现“必然的反应”,这就是佛教的“因果律”。因果[82]就是“业因果报”的成立基础。“业”[83]的意思是“行为、作为”。“报”[84]有的时候翻译成“异熟”,意思是“成熟”。但是,佛当时在印度思想界用“报”[85]的用语来表示“必然的反应”的意思。“业”就是“因”,这应该有“果”,即“报”。因而常常说“业因果报”。“业因果报”的内容是“善因乐果,恶因苦果”,即说“善因”应该有“乐报”,“恶因”应该有“苦报”。“业因果报”是以“三世因果说”为基础形成的,这就是佛教的世界观的扩大。即是把限定“现量”的世界扩大到“比量”的世界。
佛教的“业说”特别强调人间的“意志”,这就是佛教“业说”的意义,依此说明人生的道理。在世界上以自己的“意志”为中心能动把生活。按照“业说”,人间非做“善业”不可。因为“业说”的内容就是“善因乐果,恶因苦果”。所以,为了自己的幸福,应该做“善业”。这就是“业说”的社会性。
8 原始佛教“业说”概论
佛教的“业说”就是从现实观察得到的宗教的“真理”。那么,“业说”,即“善因恶果,恶因苦果”和“三世因果说”是否符合“普遍性”和“妥当性”?释迦牟尼佛一直要求对“佛说”的体证,这就是跟别的宗教信仰和佛教不一样的特点。在《阿含经》到处对盲目的信仰形态的批判。看待佛教的“业说”的态度也应该这样。虽然很多佛教徒信仰“业因果报说”,但是,如果没有体证的话,这跟别的宗教信仰没有差别。
[1] Upanisad
[2] Brahman
[3] Tapas
[4] 即地、水、火、风。
[5] Yoga
[6] 结合、联结的意思。
[7] Brahman
[8] Atman
[9] Veda
[10] Visvakarman
[11] Hiranagarbha
[12] Purusa
[13] Aranyaka
[14] Prajnapati
[15] 唯一神
[16] Sramana
[17] Lokayata
[18] Ajivaka
[19] Jainism
[20] 命(jiva)
[21] pudgala
[22] 耆那教
[23] jiva
[24] Pudgala
[25] 《杂阿含经》第十三卷(《大正藏》第二册第91页)
[26] sarvam
[27] ayatana
[28] 一切
[29] 《杂阿含经》第十三卷(《大正藏》第二册第91页)
[30]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31] 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
[32] 王、主神的意思。
[33] 英语mind
[34] citta
[35] manas
[36] vijnana
[37] 前五根和第六根是以“我”为执著。
[38] 色、声、香、味、触
[39] 法
[40] dharma
[41] 意志
[42] 《长阿含经》第十六卷(《大正藏》第一册第105页)
[43] dharma-laksana
[44] 《杂阿含经》第一十卷
[45] 《增一阿含经》第十八卷
[46] 生
[47] 住
[48] 异
[49] 灭
[50] sarvamanityam
[51] 意根
[52] 《杂阿含经》第三十卷(《大正藏》第二册第91页)
[53] 《杂阿含经》第三十卷(《大正藏》第二册第91页)
[54] an-atman
[55] atman
[56] 《杂阿含经》第三十卷(《大正藏》第二册第91页)
[57] 世界
[58] 无常
[59] hetu-phala
[60] karma
[61] vipaka
[62] 这里包括所有的有情。
[63] meta-ethics
[64] naturalistic ethics
[65] 《中阿含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一册第437页)
[66] 后来把贪、瞋、痴称为“三毒”。
[67] 《中阿含经》第二十七卷(《大正藏》第一册第600页)
[68] 《中阿含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一册第437页)
[69] 感官知
[70] 推理知
[71] 《杂阿含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二册第16页)
[72] 五取蕴
[73] Lokayata
[74] Ajivaka(邪命外道)
[75] Jainism
[76] 《中阿含经》第三卷(《大正藏》第一册第435页)
[77] Pudgala
[78] 正法主义
[79] 一切无常
[80] 一切皆苦
[81] 一切无我
[82] hetu-phala
[83] karma
[84] vipaka
[85] vipaka
参考文献
1. 《杂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二册)
2. 《长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3. 《中阿含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