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原始佛教理论 >>

原始佛教《三》原始佛教的教团生活(2)

分享到:

桪佛法不一定须由佛说:
  佛法的法性,本来如此,永远公开,不是由佛出世而重新创造。佛法是宇宙人生的原理,证此原理者,便能解脱。若能将其所证的宇宙人生的原理说出来,就是佛法。若其所证的程度与释尊相同,他便是佛。所以,佛与佛子的差别,不过是对这原理所解(证悟)的程度不同,而不是本质的不同。证得一分原理,便是理解一分佛法。因此,凡是真修实学而有了心得的佛子,均可将自己的心得,提出向大众报告,那也即是说的佛法。故在佛经中宣称,佛法系由五种人所说:1.佛陀,2.佛的弟子们,3.天仙,4.神鬼,5.变化的人。佛陀常劝弟子们代佛说法。佛也曾说;已说之法如爪上尘,未说之法如大地土。这是说明了佛陀不是思想的专断者,思想乃为众生的公器,岂能君临一切,只许自己发明而不准他人发明呢!
桬依法不依人:
  由于主张佛法不一定须由佛说,进一步就建立一个观念──不得以人废言。恶人说了好话,恶人虽不可取,他所说的好话,仍应受到重视。同时也要废除思想上的偶像崇拜,佛陀所说的正法,固然要信受奉行,如果有人假托佛陀之名而说的邪法,我们却不能因了佛陀的名而接受它。再者,佛陀主张弟子们应当依他所说的法去实行,便得解脱;如果仅仅以亲近瞻礼佛陀的身相,那是无大用处的。故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佛子离吾数千里,亿念吾戒(法),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法),终不得道。」
  (三)积极的伦理实践
  此所谓伦理,就是道德律。一般人误认佛教是逃世和遁世的,少数的人信仰佛教之后,的确也有这样的趋势,所谓看破了、放下了,一了百了,逃之夭夭!这实在是受了中国老庄思想的影响而变成的「逃禅」,绝对不是原始佛教的精神。因为佛陀成道之后,并没有逃避现实的人间。佛陀当时的罗汉弟子们,多半也是以人间游化为主要工作的大宗教家。现举佛教的报恩思想为例而说明如下:
  佛教是报恩主义的宗教: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中于人间相处,他们的态度,都是在报恩思想的范围内进行。
  佛教徒的恩人有四大类:
桝三宝恩:
  由于僧宝的接引开启而知信佛学佛;由于法宝的信受奉行而有解脱乃至成佛的可能;由于佛宝的慈悲将他经历了三大阿僧只劫以来而悟得的法宝宣说出来,我们才有成佛的方法可信可学。所以三宝对我们有无上的恩德。
桞父母恩:
  母有怀胎生育之苦,父有扶养教育之劳。我们自从呱呱坠地,而至长大成人,不知要花费父母的多少心血。最低限度,我们之有这个身体,是来自父母的遗传。平常人送我们一些身外之物,我们也要感恩图报,何况父母是送了我们一个身体呢?平常人救助我们于命危之际,也觉得是恩同再造的父母,那么,真正的生身父母,该有多大的恩德了?因此,佛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要说:「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于上大小便利;极世珍奇,衣食供养,犹不能报须臾之恩。」《增一阿含经》卷十一则说,吾人供养父母的程度,应当准同供养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通常说是各人的堂前就有两尊活菩萨,一尊是父亲,一尊是母亲。出家人似乎不要父母的了,其实,佛陀规定,若父母同意你出家而无人供养其生活著,你也必得尽心尽寿供养父母。
桟国家恩:
  由于国家的国防设施,我们可以不受外强的侵优;由于国家的法律保障,我们可以不受盗贼及恶人的损害;由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我们可以同舟共济而国泰民安。所以我们要爱护国家,报效国家。
桪众生恩:
  我们生存于天地之间,不能无助,「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来处为何不易?物力为何困难?要知道,我们吃一粒米时,或穿一件衣时,其中包括了多少人的智力和劳力。从物种的发明利用、改良培植,到播种、耕耘、施肥、收获、搬运、加工,而到成为粥饭,成为衣服,其间所用的器具、方法、人工,也各各有其一部漫长的文化史,可见,当我们得到一粥一饭与半丝半缕的时候,该是承受了多少人的智力和劳力所赐予的大恩大德了。因而,我们将自己贡献给社会的大众,为的是要报恩而非施恩。这还是仅就人类而言,若透过三世因果及六道轮回的关系来看,一切的异类众生,亦无一不是自己的恩人。所以,菩萨广度众生,是怀著报恩的心情,绝对不敢反以作为众生的恩人自居。所以,众生以菩萨为福田,菩萨则以众生为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