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七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听众:法师、居士(弟子依空记)
一、佛陀的宗教性格与宗教情操
二、佛陀的苦行生活与降魔精神
三、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证悟
四、佛陀在觉悟后宗教体验的生活
各位长老法师、各位护法居士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使我们今天能够再度有这一分殊胜的因缘,聚集在他的光明之前。从今天开始,在国父纪念馆我们将举办三天的演讲,第一天我想讲的题目是“佛陀的宗教体验”;第二天的讲题是“阿罗汉的宗教体验”;第三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菩萨的宗教体验”。
首先,我要向各位说明一点,就是宗教不是哲学,哲学重在分解、思辨、研究,而宗教则重在实证,此实证就是我所要讲的宗教体验。所谓宗教体验,有时不能以我们观念中的分别语言文字加以详尽的说明,宗教体验是超乎有形有相的语言文字的一种内心感受,甚至是扬弃语言文字,对生命所作的一种直观与返照。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水的冷热,非得亲自去尝一下不可;同样的,宗教的境界,亦必须实践才能有所体悟。
从昨天起,政府召集海内外学者专家,举行国建会,这些学者专家,对他们的所知所学有了深刻的体验,现在在会议中,把他们的体验、心得报告出来,贡献给国家、社会,以推动各项建设,因为他们的体会深,所以提供出来的意见倍觉宝贵。同样地,在宗教的信仰里,如果有深切的体验,信仰才能札根深厚,永不动摇。如果没有体验,纵使有信仰,也彷佛树木没有根,是禁不起外境的考验。有两句话说得好:“鱼在水中不知水,人在心中不知心。”鱼儿在水里悠然的游来游去,而不知道自己在碧波里,若向外界去求水的话,就是一种颠倒。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与天地宇宙一样广大无边的本性真心,由于我们对自己的宗教信仰体验不够,无法认识心中的一片灵台,遂缘木求鱼地向外纷逐,徒然离道愈远而已。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如寸土。”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心中的人生,使生命扩大如虚空,日月星辰尽含摄在心中,大地哪里里还有多余的寸土呢?
所谓宗教体验,并不在形相上的表现,也不在说得天花乱坠,而是生命的净化与升华,使我们能够转秽成净、转苦为乐。“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花处处开。”我们有时花费多少岁月,专精的研究教理,付出多少辛苦,专心一意的修行,无非想在宗教的世界里,证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是有多少人,浪掷了多少的春秋,虚耗了多少辛勤,由于心为外物所役,不能转境成智,转迷成悟,对宗教的体验不深,所以不能和宗教的真理相应。“修行三大劫,顿悟刹那间。”宗教的修持,虽经年累月,但体证是当下的,过去有许多参禅的禅师曾经透过他们的经验说:“我打坐、参禅数十年,只有一次在某某道场,坐了一支好香。”也有修净土念佛的人说:“我念佛念了四十年,佛七打了几百次,但是只有一次,在某个念佛堂 念了一次佛很有感应。”再多的岁月过去了,再多的心血付出了,就在那么一次能与真理契合,能和诸佛菩萨一个鼻孔出气。他说:“就那么一次,我够了,人生夫复遗憾?”这就叫做宗教的体验。
今天我首先要把佛陀的宗教体验向各位报告,在说明这个题目之前,必须告诉各位的是,由于佛陀的宗教体验,不容易以有形的语言加以讲说,他的宗教体验,是无法以我们凡夫的分别知见加以了解的,只能相似的去忖度。如果我要向各位讲佛陀的宗教体验,大家听了也许会很失望。因为各位心目中的佛陀,是神化了的佛陀,不是我所了解的人格化的佛陀。佛陀,不是神,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位完美无瑕的圣人,大彻大悟的觉者。下面我分成数点加以说明:
一、佛陀的宗教性格与宗教情操
信仰宗教首先要具备宗教的性格和宗教的情操。综观中国佛教的现况,虽然佛教的信徒多如过江之鲫,出家僧侣也为数不少。但是真正具备宗教性格和宗教情操的人就为数不多了。什么是宗教的性格呢?具体而微来说,譬如要怀抱出世的思想;要具备远离染欲的性向;要拥有忍辱谦让的气度;要呈现喜好寂静、不乐喧闹的风格,要含存宁愿自己吃亏,对待大众厚道的美德。……有了以上这许多的条件,才可以说此人已具有宗教的性格。
过去有一位日本人批评我们中国人说:“中国人是个缺乏宗教情操的民族。”为什么非难我们缺少宗教情操呢?以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中国,一向较不注重宗教的性灵层面,即使流行于一般民间的宗教信仰,也欠缺宗教的情操。那什么叫做宗教的情操呢?宗教的情操所表现的是牺牲奉献的精神,只求施舍不图回报的胸襟,但是我们中国人接近宗教,不讲求牺牲奉献的为多数,普遍是以贪婪希求为出发点,充满功利主义的色彩。譬如:顶礼佛陀的人少,祭拜鬼神的人众多;礼拜菩萨的人少,而膜拜妈祖城隍的人多。因为祭拜妈祖城隍,可以祈求到自己所企盼的幸福:“妈祖啊!求您保佑我发财,中爱国奖券。”“城隍老爷!求您庇护我儿孙满堂,享受功名富贵。”这种信仰是建立在贪求觊觎的心理上,而不是奉献牺牲,真正的宗教情操是讲求无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譬如佛教的教主––佛陀,在因地修行时,往往为了救护生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些割肉餵鹰、舍身饲虎的故事,皆说明了佛陀慈悲的心怀。佛陀自己躬身实践慈悲、救拔倒悬之外,并且时时教诫弟子们要牺牲自我,利益他人。佛教这种委屈自己,成全别人的思想,恰与世俗只知从他人之处获取,不肯付出些微的观念格格不入,注定了佛陀这种高远超俗的教义,曲高和寡,为一般短视浅见的众生所无法奉行。
宗教的情操除了讲求牺牲奉献之外,更要具备坚毅的心志、勇敢的气魄。佛陀最初要出家时,父亲净饭王抵犊情深,舍不得他出家。因此当尚未成佛的太子悉达多夜半离开王城时,王派人马不停蹄地追赶太子,请他回城。太子对追赶的人说:“世俗纷扰的世界好比一栋燃烧的房子一般,我好不容易从失火的房屋逃出来,怎么可能再愚痴地回身进入呢?社会上一切物质欲染,如同是我吐出来的秽物,我怎能再咽下呢?”佛陀以坚毅勇敢的心志,克服种种来自国家及亲情的横逆,终于完成出家、求道、成道的历程。
佛陀和我们一般人的性格有种种不同,最显著的相异点,归纳而言之,乃在于凡人以贪欲为快乐,而佛陀以贪欲为痛苦的渊薮,世间上的人喜好热闹议论,而佛陀则以喧哗纷争为苦事。譬如净饭王为了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命令部属苦心孤诣地建设了春夏秋三时都百花盛开的宫殿,来取悦太子,但是太子出尘的心,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成道之后的佛陀,有一天和阿难尊者出外行化,行至半途,看到许多乌鸦在争食一块死亡多日的老鼠臭肉,互不相让,甚而啄伤对方。佛陀于是对阿难说:“末法时期的众生,争夺财物,打得你死我活,就好比乌鸦争夺臭肉一般愚痴可笑。”在已经觉悟的佛陀看来,世间的声名利养,就像臭肉一样,不值得贪求。佛陀的性格喜欢追求理想,他所希望达到的是追求到一个没有衰老的现象,没有疾病的痛苦,没有死亡的恐怖,一切都不损不减、至善至美、最真最圣的清净世界。这个常乐我净的境界,在污浊危脆的现世间是不容易完成的,是须要以广大的本愿才能庄严的。佛陀为了寻找另外一个无争无苦的理想世界,因此发起四弘誓愿,以无比的慈悲心度化一切顽强的众生;以坚韧的勇猛心断除一切障道的烦恼;以不懈的精进心学习一切趋道的法门;以无上的菩提心成就圆满的佛道。这一切异乎常人的性格、情操,都注定他成为众生慈父、救世教主的伟大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