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原始佛教理论 >>

原始佛教的佛陀观

分享到:

   一、前言

   佛陀在世,说法教化弟子,亲自受教见佛身形、听佛音声的声闻弟子,具体感受到佛的伟大人格发自一与己身形无异的人,思维教法时亦不离佛的身语的示现。当佛一入灭,不能亲见佛的身影,于是转而将对佛的永恒思念,投射到佛的舍利、遗物乃至佛曾经游化的圣地等。虽然佛临入灭时一再告诫弟子以后当以“法”和“律”为师,当“自归依”勿“他归依”。但源于人类内在的宗教渴望以及对佛的永恒思念,佛陀崇拜的方式大致上有两种发展:一者努力追求可以取代释迦牟尼的具体的佛陀;二者则是对同一佛陀,区别有“色身”与“法身”的不同。前者是“佛陀观”的论题,后者则是“佛身论”的内容。

   《阿含经》中已有三世佛的思想,有过去七佛以及未来的弥勒佛。弥勒菩萨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现住于兜牵天,即将在五十六亿年后于此世界成佛,这种未来佛的思想,某种程度弥补佛陀入灭的缺憾,时间虽然久远,却让众生能有一个归依、向往之处。在这未来佛之后,慢慢有了来世他土佛的思想产生,亦即此土必须在五十六亿年后才会再有佛出世,为求早日见佛闻法,于是就把希望寄托在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外的他土,祈求藉由今世的修行果满,来世可以往生他方的佛世界,东方妙喜国的阿?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即是其中的代表,相对于三世佛的思想,这又可称为他方世界现在有佛的思想,一从时间,一从空间,寻求另一佛来取代释迦牟尼,作为人们仰信的对象。在来世他土佛的信仰后,又产生了十方遍满佛的思想,如《华严经》的毗卢遮那佛(Vairocana),像日光遍照十方,即使是在现在,于此世界,也有佛存在。后来,《涅槃经》中所讲的“佛性”,如来藏经典中的“如来藏”,或许都可以看作是十方遍满佛所演化而来的内在佛思想。以上即是佛陀观在印度发展的概要。

   相对地,佛身论的发展却较为缓慢,一直到龙树为止,佛身论还是以色身(rupa-kaya)和法身(dharma-kaya)的二身说为主。在“涅槃城”入灭的释迦是现实界生灭的色身,佛陀所留下来的教法成为佛弟子永远的归依处,见法即是见佛,因为佛陀已经与不灭的法成为一体,这就是法身思想产生的渊源。就同一个释迦佛,讨论其生灭的色身与不灭的法身,这是佛身论所关心的内容。这种区分色身与法身的二身说后来也被套用到其他的佛,如前述的阿弥陀佛。甚至于讨论佛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说毗卢遮那佛或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释迦牟尼也就只限定用在色身的场合,如此,则是以佛身论融会了佛陀观。

   龙树之后,五世纪的第三期大乘经典,发展出法身、报身(sajbhoga-kaya)、应身(nirmana-kaya)的三身说。色身变成应身又称化身,虽然还是生灭变化身,却被赋予积极化导众生的意义。报身有时亦称为佛的因行果德身,是指佛经无量劫修行所得的圆满报身。从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来看,它具有像现实色身一样的具体性,从其圆满受报佛寿无量来说,又具有永远法身的永恒性,可说是统合色身的具体性与法身的永恒性而成立的。后来,也有将报身分为自受用和他受用二身的作法。这大约是佛身论在印度的展开。

   佛教始于佛陀对弟子说法,佛陀说法的中心意旨是“人若修行必能成就究竟圆满的大觉”,所以佛教不同于神教。佛更不是创造神,这是佛教的基本信念。佛陀本身虽是纯粹历史上的宗教家,但在原始佛教中,当时的佛弟子却不只视佛陀为一历史上的人物,已有将佛陀理想化的倾向。历史性与理想化的二面,可说是原始佛教一般所呈现的佛陀之形像。

   现存的原始佛教文献,包括巴利语的五尼柯耶(Nikaya)和律藏(VinayaPitaka),以及汉译的“四阿含”和诸种律藏。其中,除《小尼柯耶》(Khuddhka-Nikaya)外,其他四尼柯耶与汉译“四阿含”,大体是相应的。因此,以下就以这些资料为中心,来考察原始佛教的佛陀观。

   二、历史的佛陀观

   (一)“成道”:理法即是佛陀

   依据宇井伯寿博士的考察,完整的佛传编述大约出现在纪元一、二世纪左右,较早传到中国的佛传,如后汉献帝时翻译的《修行本起经》、《中本起经》、《兴起行经》等,也只记述成道前后之事迹,故不算是完整的佛传。到了众护(僧伽罗刹)的《僧伽罗刹所集经》与马鸣的《佛所行赞》才有专门编述完整佛传之倾向。这些经典皆以历史与神话以及本生谈混合的方式,来叙述佛传,其内容与当时印度最盛行的健陀罗(Gandhara)雕刻表现出来的佛传故事,颇为相似。所以在现今的《阿含经》中,找不出专门叙述纯粹历史上的佛陀之佛传,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如此,但在《阿含经》中还是可以窥见佛陀一生中的重要事迹。其中,笔者认为成道、初转法车仑、入灭的意义,与整个佛陀观的开展有密切关系。

   据说,悉达多(Siddhartha)决定放弃多年日食一麻的苦行生活,即往尼连禅河(Nerabjana)沐浴,然后接受牧羊女难陀婆罗阇(Nandabala)的乳糜供养。体力恢复后,于一棵菩提树(awvattha)下静坐冥想,不久就得到解脱、证悟。

   “成道”之巴利语是abhisamboddhi,意指正觉、等觉,而由此衍生出正觉者、等觉者(samma-sambuddha)以及佛陀(buddha)等名称。“成道”表面上看来,就是一人间的悉达多成为觉悟者(佛陀,buddha)的过程。然广义地说,“成道”系指佛陀所说的一切法皆依于“成道”而成立,或者至少说此一切法皆蕴育于“成道”。再则,我们一般所谓的“佛(陀的)法”,乃是由“成道”开展出来的。

   佛教说“正觉”跟西方认识论(epistemology)所说的“知识”(knowledge)是不同的。即,西方的“知识”是指主、客相对之下而有所知。然佛教说“正觉”是要求进入能知(认识的主体)与所知(认识的客体)未分之状态,结果达到主(修行者—能知)与客(所证得的法—所知)浑然一体。若把这样的说明应用到佛陀的“成道”,则“成道”之前是佛陀(主体)与法(对象)二元对峙的立场,但佛陀由于“成道”而彻底地体验了与“法”浑然一体的经验。

   有关佛陀“成道”时所“正觉”的内容,宇井伯寿曾考察过十五种的异说。其中,四谛说、十二缘起、(由成道之前的八正道等,依其修行道原意组织变迁来的)四禅三明等,较接近佛陀“成道”时所“正觉”的内容。然而,四谛说的形式系针对第三者而发,所以不容易把此看作是成道内观的原初形式。其次,十二缘起虽具备成道内观的形式,但它已是缘起说的完成形态,而且其他的地方也常出现比十二支缘起还素朴的缘起说,因此十二缘起亦不容易看作成道所直观的原初内容。至于四禅、三明是依据于四谛、十二缘起说演变发展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