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汉魏两晋佛教史 >>

魏晋佛教史(2)

分享到:

  □为大月氏人,生卒年不详,初随族人迁至东土,寄居河南。通晓六国语言,并从支娄迦谶的弟子支亮受业,与支娄迦谶、支亮并称为“三支”。后避乱入吴,甚受吴王孙权礼遇,并尊为博士,以辅导太子孙亮。凡三 余年间,致力于佛典汉译工作,所译经典除小部分为小乘经外,主要为大乘经,如《大明度无极经》、《首楞严经》(为支谶《首楞严经》的改定本)、《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等。

  □原籍康居,因父亲经商而移居交趾,曾随安世高习禅。三国吴赤乌十年(二四七)至建业,后应孙权之请,于三七日内感得舍利,孙权遂皈依之,并为其兴建“建初寺”,传道译经,该处因而称为佛陀里,江左大法也因此得兴,此为佛教传入我国南方之始。主要译经有《杂譬喻经》、《六度集经》,并注解《安般守意经》、《法镜经》等。

  □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以大乘经典未备,乃立志西行,携回大量胡本经典回长安、洛阳,专事译经,有聂承远、仁法乘等人参与笔受、校对等工作,所译经典,除小乘《阿含》中的部份单行本外,大部分是大乘经典,包括般若部的《光赞般若经》、华严部的《渐备一切智德经》、法华部的《正法华经》、涅槃部的《方等般泥洹经》、宝积部的《密迹金刚力士经》等,凡早期大乘各部类代表经典,几乎都有译介。此大体反应出当时西域、天竺佛教的面貌,也显示了师对传译经典的贡献。时人称之为月支菩萨、敦煌菩萨。

  □天竺人,或谓龟兹人。具有神通力、咒术、预言等灵异能力。西晋怀帝永嘉四年(三一○)至洛阳,年已七十九,时值永嘉乱起,师不忍生灵涂炭,策杖入石勒军中宣说佛法,并现神变,石勒大为信服。至石虎即位,尤加信重,奉为大和尚,凡事必先谘询而后行,更解除昔日的出家禁令,大力支持佛教。师在华三十八年间,建设寺院近九百所,受业的弟子几达一万,追随者常有数百,其中最具代表的高僧有道安、竺法首、竺法汰、竺法雅、僧朗、法和、法常、安令首尼等,华北的佛教由佛图澄的推动而兴盛。

  □道安认为翻译佛典有五种情况易于丧失原意,称“五失本”。又佛典翻译,本质上有三种困难,称“三不易”。五失本:□原典与汉文语法上结构不同,故于汉译时有语序变更的问题;□原典的文字本质朴无华,汉译时因修饰而失去本意;□原典有同类语词几次反覆重述的情形,翻译时易被删减而失本意;□原典经文中附带说明的文字,于翻译时易被删去而失本意;□原典于叙述一事再叙他事之时,常重覆前述文词,汉译时多省略重覆部分而失本意。三不易:□佛经为依当时的风俗、语言等而说,欲随时空的迁移而使经文易为今  阅读,实不容易;□圣贤所说深义,欲使凡夫理解,亦不容易;□佛经系由大迦叶、阿难等具足神通的阿罗汉结集而成,距佛世不远,欲由今人传译,很不容易。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主要是提醒译者在译经时要戒慎恐惧,不可轻忽。由此可见,道安大师译经的立场是,不失佛典本旨,要求译文必契合经典原意。

  □道安(三一二至三八五)为《光赞般若经》、《放光般若经》、《道行般若经》作注解;为《安般注》、《阴持入经》、《人本欲生经》、《了本生死经》、《十二门经》、《道行般若经》、《合放光光赞略》、《  摩诃钵罗若波罗密经》、《增一阿含经》、《道地经》、《十法句义经》、《毗婆沙》、《阿毗昙》、《比丘大戒》撰序。

  □全一卷,又称《释道录》、《道安录》等。收录后汉至东晋孝武帝,约二百年间的汉译佛典及注经之作,为我国第一本佛典目录书。本书久佚,唯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二至卷五系以本书为蓝本再加以增补,故仍可略窥其大要。

  □东晋一代,般若经典流行,然以严密思辨逻辑来阐述“般若性空”之学的三论尚未传译过来,而早期佛经的翻译多“滞文格义”,译理并不尽意,因此般若学者中,或有爰用玄学之义来理解及论释般若经义者,或有偏取般若中某一部份的义理来阐述者,进而在般若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种种分歧,而有“六家七宗”等学派的出现。据刘宋昙济的《六家七宗论》(原书佚,今据唐代元康《肇论疏》所引)、隋代吉藏《中论疏》  所载,代表者为:本无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等六家,其中本无宗又分出本无异宗,合称“六家七宗”。七宗之中,一般以“本无宗”、“即色宗”、“心无宗”三家为当时般若学说的主流。“本无宗”以道安、僧叡、慧远等为代表。根据吉藏《中观论疏》的记载,道安“本无”的思想是:“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故云本无”、“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无。”这是从业感缘起来说本无,即凡因缘造就的现象,本性皆无。因此,吉藏认为道安之说属于般若正义,不能列入“偏而不即”的六家之内。

  □鸠摩罗什(三四四至四一三,或三五○至四○九),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人。所译以大乘经论为主,其中《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乃有系统地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道生将之传于南方,经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论宗的大成;《法华》、《大智度论》,肇启天台宗的端绪;《阿弥陀  经》、《十住毗婆沙论》为净土宗所依的经论;《成实论》为成实学派的根本要典;《弥勒成佛经》促成弥勒信仰的发达;《坐禅三昧经》促成“菩萨禅”的盛行;《梵网经》一出,中土得传大乘戒。

  □中国佛教史上译经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位译经家有二说:□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为东晋丞相王敦之弟,性喜山林,与支道林交游,并曾师事清谈之士刘元真。二十四岁,讲《正法华经》、《放光般若经》。元、明二帝驾崩后,隐栖于剡山,问道者仍多,故师开讲大乘方等经典及老庄之学达三十余年。后蒙哀帝召请,讲《放光般若经》,朝士如司空何充等,多尊信之,亦极受简文帝的礼遇。孙绰于《道贤论》一书中以师比为竹林七贤中的刘伶。

  □支遁(三一四至三六六),专研般若系的经典,其形貌丑异,而玄谈妙美,又善草隶,喜与文人名流交往,尤为谢安所重。主张“即色本无”思想,意即色(物质)都不是自生的,故非真实存在。另着有《庄子.逍遥游篇》,《世说新语.文学篇》评其拔理于郭象、向秀(玄学贵无派名家)之外,称为“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