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汉魏两晋佛教史 >>

论僧肇对中国哲学的贡献(3)

分享到:

   从僧肇知识论与庄子知识论的比较来看,僧肇显然意识到了般若智慧与沤惒常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合理认识无疑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知识论的发展。

   四、物我俱一与抱一湛然

   ——僧肇的境界说
   境界本是佛教术语,表示心识所能达到的地方。后王国维将其运用于美学中,表示一种审美体验。其最著名的三句诗就是一种境界描述:“独上高楼”、“为伊愁得人憔悴”、“蓦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等。冯友兰在其贞元六书之一的《新原人》中明确将其运用于哲学中。他认为:“宇宙对于人所有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人所有的某种境界。”[6]
   境界的实践,无非就是人对世界的理解与觉悟。对世界的觉悟,首先是对世界的本质的观察。因此,宇宙本体论是境界观的前提。僧肇的非有非无的宇宙本体,构成其境界说的基础。而所谓的觉悟,也就是对世界本质的真正觉察,或者说,是按照宇宙世界及人生的本性生存。
   从本体角度看,僧肇以为万物非有非无,共为一体。境界便是对世界的非有非无的本性的洞察:“寻夫不有不无者,岂谓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寂寥虚豁,然后为真谛乎?”[5](《不真空论》)即物顺通,即依物之自性、本性。万物不有不无,并不是涤除万物、杜塞视听,完全否认有的存在,而是因其自性,即伪即真,即非有非无。僧肇说:“本之有境,则五阴永灭;推之无乡,而幽灵不竭。……”[5](《涅槃无名论》)说其为有,五阴(万物)生灭,万累都捐(舍弃),与道通洞,冲而不改,因此不能说为有;说其空无,幽灵不竭,有一种存在存在,其抱一湛然,虽无功而为神,因此至功常存,为有,不可以说为无。
   万物非有非无,“若能空虚其怀,冥心真境,妙存环中,有无一观者,虽复智周万物,未始为有;幽途无照,未始为无。故能齐天地为一旨,而不乖其实;镜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物我俱一,故智无照功;不乖其实,故物物自周。”[7]物之所始,并无有无之分、物我之别,有之所起,纯然一个心字的缘由。智周万物,万物却非有;幽途无照,万物却非无。智无照功,故空,而物我一体;万物非无而为有,因此,物物自周而不乖其实,即依然为存在。
   从物我俱一来看,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论论调几乎一致。因此刘遗民说僧肇“今谈者所疑于高论之指,……为将心体自然,灵怕独感耶?”[5](《刘遗民书问附》)由物我一体而心体自然,因为庄子的物我不分的基础便是自然。只是庄子侧重于物我两相忘,我即主体走向虚无,物即客体也沉沦与空洞,偏执于虚无。因此后来的荀子批评庄子只知天而不知人。僧肇力图纠正庄子的偏执,以万物非有而同于庄子,又以万物非无,改变了庄学与道安般若学的对无的偏执。对此刘遗民总结说:“今谈者所疑于高论之指,欲求圣心之异:为谓穷灵极数,妙尽冥符耶?”[5](《刘遗民书问附》)穷、极,动词,追究之义,灵、数,万有、现象。“穷灵极数,妙尽冥符”之义无非是认知现象世界,这一切又是以万物非无为前提。
   以万物非有,故“圣人虚其心而实其照,终日知而未尝知也。故能默耀韬光,虚心玄鉴,闭智塞聪,而独独冥冥者也。”[5](《般若无知论》)圣人虚心,空洞其怀,闭智塞聪,独独冥冥:“圣人空洞其怀,无识无知,然居动用之域,而止无为之境,处有名之内,而宅绝言之乡,寂廖虚旷,莫可以形名得。若斯而已矣。”[5](《答刘遗民书》)圣人放弃对现象界的一切执著与把握,逾越一切有限的存在,“至人通神心于无穷,穷所不能滞;极耳目于视听,声色所不能制。”[5](《不真空论》)耳目声色无累于圣人之神通于无穷,最终达到“无生忍”:“七住得无生忍已后,所行万行,皆无相无缘,与无生同体。无生同体,无分别也。真慈无缘,无复心相。心相既无,则泊然永寂。”[7]七住即菩萨行的“无生忍”阶段。无相无缘,无生同体,泊然永寂,走向寂静涅槃。圣人“处有不有,居无不无”,不偏执与一方。从主体看,圣无心于内,故圣人无知,空洞其怀,从客体看,法非有非无,故不可计执,即于外无数。至此,此彼寂灭,物我冥一。
   境界不仅仅是对宇宙的一种觉悟,而且是一种洞察。所谓洞察,即是对宇宙之道的把握与融通。穷尽宇宙之本性,会通宇宙之灵数。“夫至人空洞无象,应物故形。”[5](《涅槃无名论》)圣人居于非无非有,应物故形,乘千化而不变,履万惑而常通。而作为一种宗教境界,僧肇的圣人觉悟最终落实到神:“然则道远乎哉?触事即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5](《不真空论》)对万有的法性的觉悟与体验,引导人们走向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