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中寺与中日佛教文化交流
时间:2008-07-18 19:58来源:法音,2002年第5期作者:温金玉 点击:
在山西吕梁山的深山幽谷中,有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特别是净土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寺院,它便是著名的玄中寺。净土法门初传中土,便是由玄中寺昙鸾、道绰、善导三位祖师集众念佛,弘宣法化,使净土一系发扬光大,蔚为一宗。玄中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横流中华大地之滥觞。日僧法然、亲鸾依善导一系更创日本净土宗和净土真宗,由此,玄中寺成为中日两国佛教徒共同崇奉的净土宗祖庭。述说玄中寺就不能不论及中日净土宗交流,而谈玄中寺的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自然又不能不说到赵朴初老人。今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也是赵朴初会长逝世两周年,特撰此文,以志纪念。
玄中寺成为中日净土宗祖庭的缘由
玄中寺创于北魏延兴年间,《山西通志》卷五十七《古迹考》载:“在交城县西北二十里石壁山,地最幽胜,延兴二年建,名石壁玄中寺。”延兴为北魏文帝的年号,可知寺创建于公元472年。玄中寺现存唐穆宗长庆三年所立“特赐寺庄山林地土四至记碑”中亦载:“时大魏第六主孝文帝延兴二年,石壁峪昙鸾祖师初建寺,至承明元年,寺方就。”由此碑记可知寺创于延兴二年,而落成于承明元年,即公元476年。昙鸾大师于洛阳遇菩提流支获《观无量寿经》返回后,先住并州大寺,晚年移住玄中寺,著《往生论注》,研修净土法门,提出二道二力说,从此奠定玄中寺祖庭百世不拔之基业。
隋大业五年(609)道绰大师至玄中寺,见到寺内记载昙鸾念佛往生种种瑞应的碑文,极为感动,遂皈信净土,修习净业,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道绰住持石壁玄中寺三十余年,传承、弘布并丰富发展了昙鸾所倡导的教理和教义,力倡圣道门和净土门,著述了传世经典《安乐集》,使玄中寺规模渐大,影响日远。在此期间,昙鸾倡导的念佛法门在道绰的大力推广下,迅速在民间信众中传播开来。佛教史籍中记载道绰弘宣净土、劝化众生的场面,十分壮观。讲经之日,十里石壁山谷,人山人海,到处是手持念珠的信徒;散席之时,佛号阵阵,响彻山野。
善导大师(613-681)曾慕东晋慧远结社念佛之高风,往庐山寻访遗范。后周游各地,遍访参学。听说西河有道绰盛弘净业,即于贞观十五年(641),赴石壁玄中寺相访。其时正值严冬季节,一路备尝艰辛。年届八旬的道绰念其心诚,且远道来投,便授以《观无量寿经》奥义。善导于此见九品道场,赞叹说:“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法门,速超生死。”从此,毕生倾心于弘扬净土法门。善导遗著存世者共五部九卷,计为《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观念法门》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善导进一步光大昙鸾、道绰以来倡导的“他力本愿”思想,力主凡夫往生报土之说。他认为,三辈九品皆是五浊凡夫,乘佛之大悲愿力乃得往生。若唯依自力精勤修学,以期断惑证真,则虽二乘圣者及地前菩萨,亦不得生报土见报佛。然若在净土门中,依托阿弥陀佛之本愿他力,虽一毫烦恼未断之凡夫,亦能与地上菩萨,同入真实无漏的报土而见报佛。这里强调九品往生者皆为凡夫,必赖阿弥陀佛本愿力而往生。这是净土一系圆满的他力往生说。其次,他确立了安心、起行、作业的净土往生法。善导认为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是成就净业的必要条件。起行是将身口意三业分为正行与杂行,正行乃是净土经典中所示行业,即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等,在这五种正行中又分为正定行与助行两种,称名为正定行,其余四种为助行。凡在正定行和助行之外的一切诸善万行均为杂行。善导要人们舍杂行而归正行,于正行中也要专修称名念佛,方可成就往生。这更加突出了称名念佛的独特意义。作业是遵守四修之法来鞭策自己日常的修行实践。四修法是:恭敬修(虔诚礼拜法)、无余修(专修称名,不杂余行)、无间修(心行相续无间断)、长时修(毕生常恒不退)。第三,善导除对净土教理的建设外,还有一大功绩,就是他根据净土法门实践性的特点,针对净土法事活动的不同场合楷定了与之相应的净土仪轨。净土法门至善导时教理已渐完备,但行仪轨则却不配套,善导大师为此确立了转经行道、六时礼忏、般舟三昧行道往生之法、观念法门等仪轨,使净土宗具备了完备的宗教形态。中国净土宗的几种具有鲜明教派特征的行仪都是定型于善导之手。“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这是净土宗人对善导大师的赞颂。善导大弘净业,对净土宗贡献很大,被认为是净土宗的实际创宗者。
在漫长的岁月中,正是由昙鸾、道绰开创,善导集大成的称名念佛法门修持方法的简便易行,从而使局限于宫廷和上层社会的佛教,广泛地普及到一般民众之中,为中国佛教史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随着净土法门的发扬光大,随着中国佛教的广泛传播,由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所开创的净土念佛道场玄中寺不仅成为甲国净土宗的发祥地,也成为日本佛教净土系的祖庭。
早在唐朝时,中国佛教的兴盛,就深深吸引了日本僧人和佛教学者。贞观五年(631),日本便向中国派出了第一个遣唐使团,他们不辞辛苦,来到中国学习。从公元631年到838年,日本派到中国来的“遣唐使团”就有12个。这些学问僧、请益僧把唐代的文化、包括佛教各宗思想先后传回日本,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日本佛教各宗的创立者和开山鼻祖。随着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净土宗典籍也传入日本。日本奈良正仓院文书天平十六年(774)的《经书解》中有这样的记载:“观经正宗分四卷,沙门善道师撰,七十六纸。”这说明远在8世纪,中国净土宗大师的著作就已传入日本。日本高僧源空,正是根据中国玄中寺昙鸾、道绰、善导三祖师的“称名念佛”所阐明的教理和仪轨,创立了日本净土宗。源空(1133-1212),号法然,在比睿山延历寺学习时,第一次见到善导大师的著作,便认为是“西方指南”,并说“西方行人,必须珍敬矣!”尤其对“称名念佛”十分信服,他据此创立的净土宗,在日本朝野影响很大。法然对善导的崇敬真切地体现在“二祖对面”的传说中。据说,法然一日念佛困倦,不觉入梦,见一老人驾云而至,问及方知是唐朝善导大师,因净土当兴于日本,特来造访。法然闻听,当下领悟。醒时梦境宛然,特请一著名画师画出,留存寺内,取名为“二祖对面”图,现已成为日本国宝。其弟子亲鸾又创立了日本净土宗的一个新支,即净土真宗。此后的数百年间,与玄中寺一脉相承的净土教义广为流传,日本又有许多净土支派产生。日本净土真宗并将印度龙树、世亲,中国昙鸾、道绰、善导,日本源信、源空,尊奉为净土宗的“三国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