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终南山 >>

捧红丝一缕 串珠终南(2)

分享到:

   《沁园春终南》是我近年阅读的今人吟古诗词中最具诗情魅力和最为昂扬大气的一首词。咏读之时,我油然对照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气象、气概、气势和气韵,体味《终南》的思想和美学所达到的高度。

   首先,《终南》词可以说是景与思、情与史、诗与论的恰切融合。词一开始以“西倾琼宇,横断秦岭,毓秀南山”的高度概括浓缩的词语,壮写秦岭横空出世,雄伟壮丽,以动态的“倾”、“断”、“秀”的生机勃发,一下子把读者引入“景”中。接着登高望远,神思接天,用奇伟瑰丽的、世间稀有的自然风物,烘托出终南山独有的历史与文化遗存,引导人们去敬仰和欣赏。既有真情实感,又有飞驰的想象。到下半阙,诗人从景与情的抒写,进入史与论的评说。在感叹历史烟云,对历史文化的评价与扬弃中,突兀出自己的文化见解与学术理念,使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衬托诗的意象悠远,含义深广,能激发出读者对终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联想与想象。

   其次,自然与人文总是相关联的。诗情与思想是在二者相碰撞、相融汇中产生。丁院长对终南山与终南文化的感知、想象与抒发,正是在跨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与体验中产生。丁院长在终南山与终南文化的感知、想象与抒发,正是在跨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关照与体验中产生。诗情与妙意从来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丁院长在终南山脚下办大学,在终南文化的怀抱中濡染、孕育学术风骨。现在又借终南山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来创建终南学社的文化学术殿堂。这种根植于终南的自然与人文,酝酿于终南的自然与人文的文化思绪,顺理成章地生发出诗人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远大的抱负;于是便有了“捧红丝一缕,串珠终南”的豪情壮志:山一样的气派,水一样的柔情,史一样的厚重,诗一样的畅想。

   再次,诗贵取象寓魂。《终南》所取“红丝一缕”的意象,是全诗的精灵。我体会,“红丝一缕”是一个意蕴极高极深极大的文化气象征物;也是一个象征性的理念。犹如“谁执彩练当空舞”的“彩练”;犹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流人物”,是诗人超越历史的文化理念化为的意象。我揣度诗人用“红丝”而不是“红线”——内涵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文明,人文与想象的两种情境,陕西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与社会多元文化的多重融合的理想模式与框架。这个全诗灵魂一样的象征物,使诗人笔下巍峨多姿的秦岭风物和庞杂雄厚的终南文化元素,有了一个统领和归属,获得了一个总体的意念指向,形成了一种梦想般的人文理念与价值意绪。这是一个极具文化想象与文化张力的象征物。作者以大无畏与大气度要以之串起散落在秦岭山川中的终南文化之珠,要统领卷帙浩繁的古典。“串珠”自然就是一种开掘与创新的渴望,一种传承与创造的雄心,一种决心把终南诸多元素的文化连缀、翻新、整合、再造,重新熔炼出一部大书的鸿图。

   天降华滋于秦岭,史凝人文于终南。楼观沧桑迎远客,门对太乙铸圣坛。这是大自然给西安翻译学院得天独厚的恩赐,也是陕西终南学社地造天设的学术圣地。丁院长的《沁园春 ·终南》将给莘莘学子以壮怀激烈,将给终南学社以精神旗帜。我爱读这首词,我欣然把这首词推荐给四面八方来西译的文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