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蓬在这一点上,和阿兰若也是比较相像的。《大日经疏》[4]卷三如是说︰“阿练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或独一无侣,或二三人,于寺外造限量小房,或施主为造,或但居树下空地,皆是也。”在印度,阿兰若的特征是寂静,所住修行者不过二三人,房屋狭小,或者根本就是露宿。在中国的气候条件下,寒暑易节,炎凉讫改,露宿是不不利于修行者身体健康的,所以,“但居树下空地”的情形非常少,仅是个别修行者偶尔为之,这些人往往已经修成了“入水不溺,入火不焦”的神异本领。唐代僧人法普,他非常想发扬印度修行者“但居树下”的遗风,也不得不进行折衷,在一棵大树下,围绕树干搭建茅蓬。佛教徒既适应了中原的自然环境,也非常忠实地保留了印度佛教的“修行者多居庵”习俗的核心精神。自从“庵”成为尼寺的专称之后,男性出家佛教徒清修所居的简陋房屋,就渐渐地被称为“茅蓬”,并最终被赋予了其它更为深刻的佛教内涵。曾经是茅蓬,若一朝大兴土木,殿宇轩昂,再加上聚居僧众数量的暴涨,这个曾经的茅蓬就不再是茅蓬,而应该被称为寺院了。象五台山的“广济茅蓬”今天正式的名称是“碧山寺”,广济茅蓬只能说是碧山寺的前身。终南山里的至相寺,初建时也可以目为茅蓬,它在短短的时间内招罗来众多僧人避难,住处扩大,很快就脱离茅蓬相,变格式为寺院。一般情况下,茅蓬要么一个人独自居住,要么三两个人居住,人数太多,闹哄哄的,违背了茅蓬本意。茅蓬修建规格,虽不一定必须茅草,但至少要保持简朴。
3.单个茅蓬居止人数不多,但有时候形成规模性的“茅蓬群落”。
终南茅蓬就形成了几个茅蓬相对集中的“茅蓬聚落”,比如净业寺旁的东沟,又比如南五台后山。
一般来说,单个的茅蓬建制规模有限,少则住一人,多则二三人。不过,有时候,多个茅蓬可以聚集在不大的区域之内,形成一个茅蓬相对集中的地方,我们可以称之为“茅蓬群落”。形成茅蓬群落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一是当地环境适应建立茅蓬。作为居住地,虽然简陋,但是基本的水源保证、气温状况、交通状况等等,都要考虑。其次是高僧修行的茅蓬附近,或者大的寺院附近,有时也会形成相当规模的茅蓬群落。这些茅蓬里居住的修行者,或者得到大寺院生活用品上的资助,或者冲着本人也居住茅蓬的法师的高行懿德而来。
4.作为与丛林相对应的存在。
丛林,从词源上讲指树木丛聚之林,引申为僧众聚居之处。用“丛林”来指代寺院的做法,直到唐中后期还不普遍,这一名称的流行在百丈怀海制定《丛林清规》之后。最初,丛林单指禅宗寺院而言[5],到后世,教、律各宗寺院仿效丛林制度,因而也称为丛林。我国禅宗自六祖慧能之后,百余年间,禅徒仅以道法相授受,多岩居穴处,或寄住于律宗寺院,龃龉时生,于是马祖道一乃创丛林,以安禅侣,其后复有百丈怀海以禅众聚处,尊卑不分,说法住持未合规制,遂折衷大小乘经律,制定清规,丛林之制,于焉大备。从唐末五代至宋代,丛林建置益臻完备,禅众亦以集中居住为常,凡名德住持的丛林,都有千人以上。虽然丛林制度、丛林寺院一统僧伽天下,依然有一些佛教修行场所逍遥于世风之外。这就是我们再三提到的“茅蓬”。茅蓬规模比丛林小,也没有大丛林的那么多繁文缛节和规范制度。茅蓬有他自己存在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并不能为丛林湮没或取代。
5.茅蓬和闭关紧密联系,茅蓬是闭关的好去处。
律宗祖庭净业寺,在距寺三、四公里的东沟,就有供本寺僧众禅思净虑的几座茅蓬。主持本如,闭关时所居,常常就是这些茅蓬中的某个。近来净业寺所修禅堂,偏僻幽远,也算得是当代规格的“茅蓬”了。
闭关,是一个佛教术语,指闭门谢客,潜心修行。佛教界颇流行闭关之风,尤以禅宗为盛。除禅宗之外,其它各宗派之研修者,亦常有闭关之举。其时,所住之处称为“关房”。闭关者或阅藏研法,或专修一门。闭关期间,除特殊情况,以不出关房为原则,故关房外,须有人护持饮食、医护等事,称为护关。闭关的期限,依据闭关目标而各有不同,有仅七日之短期方便关,亦有长达数十年,甚或不证悟则永不出关者。茅蓬是闭关的理想居止,它寂静、安闲、便于修道者守心观寂,或专意阅藏。茅蓬被当作闭关之所的事实是这样普遍,以至于在近当代僧人的心里,“闭关”即“住茅蓬”。
终南茅蓬这个有特质的佛教文化形式,和一般的旅游业有所不同。一般旅游业都以直接经济效益为目的,是正统的服务业,光顾的人越多,越是红火,越有经济效益,因而也就越是成功。可是茅蓬作为修行者所居,像开发旅游一样开发肯定是不可行的。要延续茅蓬的存在,保持它的风格,恰恰最怕的是门庭若市,但是亦不能禁止游访。终南茅蓬不适合大规模的游客从不间断地造访,例如它不适应“茅篷一日游”之类的突击游览,但是,茅篷的历史性增加了终南山的人文气息,茅篷的宗教性渲染了终南山的神秘气息。这些,却会为终南山吸引来游客。
有一句这样的俗语,道是“天下名山僧占尽”。如果僧人没有在修学的某个阶段山林居处修行的习惯,想必根本不会有这句俗语产生的土壤。历史上,多少高明法师,仗锡远游,直到遇见殊具氤氲清秀之气的山川,结茅为室,草创道场,他们的高行懿德,和所开创的基业,依赖辈辈佛子因循承袭,生发扩大。佛教徒历来有处山林野外,住茅庐石室的传统。“终南茅蓬”是佛教徒卜居闲静之处风气的特出代表,是陕西佛教文化的灿烂明珠。“终南茅蓬”已然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大乘佛教徒向往的清修之地,成为中国佛教的仙山,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1] 见《虚云和尚年谱》。
[2] 为印光法师修建,后印光一直没有回到南五台。见于凌波《名山游访记作者高鹤年》。
[3] 《大正藏》卷二十三。
[4] 《大正藏》卷三十九。
[5] 指禅宗寺院而言时,丛林亦可称为禅林。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李 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