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地,何以令人反感之极(2)
时间:2013-03-25 15:39来源:冷啸寒博客作者:冷啸寒 点击:
再往上,几乎每个佛殿都是这样的,要做功德,我也不再犯傻,每次最多只放十块钱,懒得理和尚们那势力的眼神,只是心情变得沉重起来,树木花草,亭台楼阁再也提不起我的精神。
从大殿西侧出来沿石阶向上,是一座七层四面的实心砖宝塔,称为幻公塔,为纪念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一983年)狼山广教寺的住持和尚智幻法师而建。塔北有一碑亭,内有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所立《抚台平倭碑》,记载明代抗击倭寇的一段历史。塔西为紫琅园,原为“三仙阁”,现在已经开辟为餐厅。
再往上,路右侧有墓,名曰白雅雨烈士墓。旁有简介:白雅雨是南通人,爱国学者,李大钊的老师,辛亥革命时领导滦州起义,后壮烈牺牲。
山东南坡万松岭建有望江亭,长江壶口位于此,坐在这里可以俯瞰浩荡长江,江南福虞两山隐约可见。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在此落座了,游客们蜂拥照相,挤的亭子里外熙熙攘攘。我想了一下,绕过去了,不想凑这个热闹。
盘山路而上,为竹葵山房,前面有康熙御笔碑亭。
最后登上狼山之巅,广教寺的主体建筑群显现,庙门前的大观台,视野开阔,山水田野尽收眼底,江的两岸现代化的别墅楼群依次排开。庙门两侧有对联曰:“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游客们举肩接踵,甚是拥挤。
照例上山沿右首跪拜,下山沿左首跪拜。
进门就是萃景楼,是座两层小楼,昔日为戏楼。据戏剧界人士说,这样完好的“寺院舞台”,在全国也属罕见。沿途之上,到处都是卖香火和兑换硬币的商铺,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是刻意烧香的,你几乎会认为这里是庙会之类的场所,也不知在这样嘈杂的环境里,僧人们是否可以按捺住自己的凡心,清心寡欲,颂经修行。
穿过萃景楼,迎面就是圆通宝殿,内供大势至菩萨,佛像高达4.5米,是狼山寺庙中最大的佛像。两侧塑有“十六尊者”像。
再次面对和尚索要功德时,心理不由火起,怎么没完没了了。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从兑换的硬币里抽出十余枚,放在功德簿上。和尚不愿意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和尚,示意我看功德簿里夹着的几张百元大钞,并且恬不知耻地说:“施主,我们针对大富贵的施主都是这样的,你看别的施主最少都要做好几百功德的,功德越大,你许的愿就越容易实现,佛祖会保佑你一家平安无事的。”我很生气,但还是抑制住了,慢条斯理对他说:“大师,功德是不是也要量力而行啊,硬币难道不是我的心意吗?捐多捐少,只要心诚,我想佛祖是不会见怪的。”和尚还在嫌钱少,我忍不住了,对他掷下一句话:“出家人无欲无求,你当着佛祖这样贪,小心佛祖会责罚你。”转身离去,和尚再不吱声,身后的侄子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叔,你终于想通了。”
殿后的支云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高35米,五层四面,大约是担心年代久远,出于保护文物的想法,已经不许游客登塔了。
塔后就是著名的狼山大圣殿,也是广教寺最后一座殿堂。狼山大圣即唐代释僧迦大法师,法师南游江淮,为民医病、治水,深受普生礼敬。唐中宗李显尊为国师,实乃一代高僧。殿内红烛终日不灭,大圣菩萨身披龙袍,法相庄严;两旁是他的弟子度慧岸和木叉。殿内终年青烟袅袅,香雾氤氲。
我们随身带来的香烛,被告知要去殿后的焚烧炉焚烧。嗬,这里的阵势还真是不小,十二年前我来的时候,还是游客自己动手在香炉里点香。现在原来点香的地方,有一个大大的烟囱,旁边是一个焚烧炉,恰如火葬场里焚烧遗物的炉膛,五六个工作人员正不停从游客手里接过香烛,直接投入炉内,一边嘴上还念叨着向游客索要小费。我有点想不通,如果知道是这样点香的,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来的。香如果只是扔进炉子,那么我们这些虔诚的人又何必买香呢。心里有诸多不快,碍于旁边还有侄子在场,并没有宣泄出来。
稍事休息,从大殿的左侧下山,这回跪拜的时候,碰上的和尚就让我心情舒畅多了。一个老和尚要我做功德的时候,我几乎要发火了,但是他的涵养倒是不错,说“施主有心,哪怕捐一毛也是捐,如果施主不方便,可以自行离去,佛祖不会怪你的。”这句话是上山以来我最顺耳的话了,我赶忙向和尚赔礼道歉连连,并摸出些零钱放在了功德簿上,双手合十而去。看来这满山的和尚都应该向老和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