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法眼宗心物一體論辨析

分享到:

法眼宗心物一體論辨析

海軍官校 講師 陳美妃

摘 要

  法眼宗同樣是繼承了慧能禪宗的心性論學說,都主張從生命現象上去體認自我的本心、本性,也就是在把握本心、本性的基礎上去克服主體與客體、有限與無限、短暫與永恒的對立,超越煩惱、痛苦、生死以建立精神家園,獲得解脫。並主張調和頓漸法門﹔也重視闡述心靈自體的皎潔圓滿,從心性上去統一理與事、本與未的矛盾關係、安置主體與客體、一心與萬物的關係,以把握宇宙與人生的真實,求得隨緣任運、自由自在。


 
壹、 緒論

  心物問題,亦即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之一。在西方近代哲學中,關於精神與物質的問題討論相當多。事實上西方早在古希臘時期,心物問題的爭論就開始了-有唯心、唯物之爭。至於在中國哲學思想中,先秦時期思想家對於心物問題已有所討論。到中國近古時期(宋元明清時代),許多思想家更對於心物問題進行了針鋒相對的爭論。

  “心”是什麼? 心是否能夠獨立於物體而存在? 就像大家習慣所了解的靈魂或是鬼魂一般的存在。 如果心可以獨立於物體存在,也就是說,心並不是物體造成的,那麼,心和物要怎麼互相影響呢? 當我們緊張的時候 (心的作用) 我們覺得心跳加速(物的作用),而當我們不小心被割傷的時候 (物的作用),則我們感覺到痛 (心的作用)。無庸置疑的,心和物互相影響著,如果心可以獨立於物而存在,心物如何互相影響? 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如果,心不能獨立於物而存在,也就是說,心其實是物所製造產生的,例如,大腦作用產生了心靈現象。那麼,要解釋心物互相影響就沒問題了,但是,我們如何用物來解釋心靈現象? 當我們企圖使用客觀物理物質來解釋主觀心靈現象時,我們遇見另一個問題,這問題叫做心之不可化約性問題,也就是說,客觀事實無法用來解釋主觀經驗。由笛卡兒開始的對心物問題進行另一種思考與回答。他認為心與物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東西,而兩者的交會處是大腦的松果腺,藉由松果腺,心與物能夠互相影響。笛卡兒提出松果線的理由是,松果腺在大腦中央部位,而且不同於其他部位的兩兩對稱結構,它是單一的。然而,當今腦神經科學已經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笛卡兒說法是錯的。許多不同的理論被提出設法解決這個心物問題。例如,取消唯物論認為,我們所以為的那個無法被客觀事實所把握的“心”,其實是我們的錯覺。性質二元論主張,心與物都是由物所產生,但是,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又有人主張,心物問題源自於我們的錯誤的認知思考,還有人主張,心物問題的解答超過人類認知極限。

  一般而言,當我們透過內觀試圖探究我們的心時,我們會發現,它如果不是被推論性思維控制,就是被感覺或心情所控制。所以,讓我們省察一下感覺和推論性思維是如何在我們心中發生。我們可純粹從生理層次如感官知覺來談,但當我們要從意識的角度來了解感覺時,這個問題就更複雜了。雖然我們自然地就接受感覺和身體的神經系統一定有關,我們總得必須同樣要能說明更深層次的感覺,或是我們所稱的經驗的各種狀態。據我所知,對禪修者所做的實驗指出了現有科學典範尚很難說明其現象。

  我要指出雖然在這個領域完成的研究還很少,儘管事實上這少許的研究還在基礎階段,這些實驗已告訴我們,身體無任何故意變化,而且個人不做任何身體活動,一個人光用心繫一處的力量,就能改變他的生理狀況。按照現有人體生理學的假設,很難解釋所發生的生理變化。我們的意識和所有我們的經驗都有賴於我們的身體,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從某種意義而言,人的身心是解不開的。然而,同時那個研究似乎指出一種可能性,人的心同時也有自己的力量,可由反省、禪思或修心而增強。尤有進者,現代醫學,愈來愈肯定治療過程中意志的力量,這是廣為人知的事情。一個人的意志力量,可影響他的生理狀況。意志力量是如何被發展出來的呢?這可經由想通某些事情和為自己的理解找到合理根據而做到。同樣也可透過禪修而做到。不管以那一種方式發展出來,現在,意志能影響生理變化已被承認了。

  從禪宗理論思維來看,有兩條理路通向主張無情有性,無情說法﹕其一是吸取中國傳統的道無所不在的理念,結合佛教的真如遍在的思想,強調道、真如遍於無情,由此無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甚至也在說法﹔另一條是按照佛教的萬法由心造,即萬物不離心而存在的理論,無情之物也是不離心,心物一體,而心是有知的,有佛性的,無情之物也由此而有知、有佛性。這是分別從宇宙本體和主體本體,即客觀和主觀兩方面推論出無情有性和無情說法的主張。但這種主張並不是佛教各派都贊成的,在禪宗內部,荷澤宗就持相反的立場。法眼宗人繼承了佛教的「盡由心造」的基本思想【註一】,然外物究竟如何由心造,是一個令不少禪師感到困惑的大問題,禪師們在論述時,似乎尚有困惑在。法眼宗的心性論,由於重視理事關係和心物關係的闡述,因此對宋明理學和心學所產生的影響是至深且巨的。
  
  古今中外各宗各派各家討論心物問題的見解理論層出不窮,實非一時能探討得完,本文僅就與禪門法眼宗的心性論有相關聯的藏傳密教明空不二論兩者作一聚焦進行研析,務期能對宇宙萬物的本源-實相的問題再探究竟。
貳、心的名、體、用
  
  五代宋初時法眼宗的延壽 (西元904~975年) 【註二】,為了整合禪宗和其他宗派的義理思想,在其所編撰的百卷巨製《宗鏡錄》中提出「一心為宗」的宗旨,竭力以「心宗」來統一佛教各宗各派的學說。他所闡發的一心思想與華嚴禪的心性論頗為相近。延壽想通過整合各宗派,打通與南岳洪州宗的界限,實際上仍表現出與洪州宗心性論,尤其是禪修方法的對立。
  
  延壽在為《宗鏡錄》釋名時說﹕「舉一心為宗,照萬物如鏡。」「舉一心為宗」,即是以一心為宗、心即是宗,即是佛教的正宗、宗旨。實際上,心宗也就是禪法、禪宗。「照萬物如鏡」,是說觀照萬物如同鏡子一般明徹。在延壽看來,心在佛教教義中居於首要的、中心的地位, 一切法唯心所造,「一切法中,心為上首」,「一切明中,心明為上」【註三】。

  那麼,究竟延壽是怎樣論述心的內涵、功能的呢﹖他主要是從揭示眾生成佛之源的角度來闡述心的,他說﹕「約今學人隨見心性發明之處,立心為宗。」他重視發明心性,他所講的心是指真心、本心,也稱真如心、自性清淨心、如來藏,他說﹕一乘法者,一心是。 但守一心,即心真如門。……心無形〔無〕色, 無根無住,無生無滅,亦無覺觀可行 。 若有可觀行者,即是受、想、行、識,非是本心,皆是有為功用。 諸祖只是以心傳心,達者印可,更無別法。 ……從心所生,皆同幻化,但直了真心,自然真實。禪宗諸師就是以心傳心,對直達本心者給予印可,此外並無他法。凡是由一般心識活動所產生的,都如同幻化一般,是不真實的,但若直接了悟真心,則是自然真實的,才是澈見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