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始成于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发展于惠能和神秀为代表的两大禅系,至惠能门下而大盛。惠能本是弘忍众多的弟子之一,由于他倡导一种“识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简便法门,并保持了道信以来山林佛教的特色,因而使禅宗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在以后的发展中,惠能门下又分化演变出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两大禅脉乃至五家七宗,在全国形成巨大规模,以至于天下“凡言禅,皆本曹溪”,惠能禅也就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惠能禅主要流传于中国南方,惠能的弟子神会又以菩提达摩“南天竺一乘宗”自诩,而不许神秀一系“妄称南宗”,因此,惠能禅系获得了“南宗”的称号,而与之相对的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神秀一系则被称之为“北宗”。南北禅宗是中国禅宗的两大基本派别。
五祖弘忍在日,“广开法门,接引群品”,“一生教人无数”,故门下大师辈出,各为一方人物。弘忍去世后,其门下“堪为人师”者皆分头弘化,将禅的种子遍布大江南北。特别是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一系的禅法,盛行于北方嵩洛地区,声势显赫。神秀本人也被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受到王公士庶极大的礼遇和尊崇。但唐中期以后,惠能一系蔚为大宗,势力大,范围广,完全取代了神秀北宗的地位。宋代以来大量出现的禅史灯录,皆依南宗而作,抬高惠能,赞誉南宗;特别是广泛记载了唐五代时兴起的五家七宗之禅,而曾经盛行于秦洛的神秀北宗禅史则几近湮没,弘忍门下分头传禅的史实亦被歪曲,以至于长期以来,人们只能从通行本《坛经》等对神秀北宗禅的批评中略知北宗禅法一二,而无从窥其全貌,更无法了解南能北秀之外的禅宗流派的发展与特点。
20世纪初,敦煌新发现了《楞伽师资记》、《传法宝纪》和《历代法宝记》等大量唐代写本的禅宗资料。这些多出于弘忍弟子或再传弟子之手的作品,虽不乏门户之见,但却为我们了解弘忍以后的禅宗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如果结合有关的金石资料与考古的新发现,再参考唐代宗密的一些记载,我们就有可能对弘忍门下各派的分化及其禅法特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从现有的资料看,弘忍不仅初创禅门,确立传法世系,而且“法门大启,根机不择”,广接天下学人,他的传授并不如后来神会所说的“一代只许一人”,而是多人并传的。据敦煌本《楞伽师资记》引玄赜的《楞伽人法志》记载,弘忍在临终时自己说过:
如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我与神秀,论《楞伽经》,玄理通快,必多利益。资州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兼有文性。莘州惠藏,随州玄约,忆不见之。嵩山老安,深有道行。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扬州高丽僧智德,此并堪为人师,但一方人物。越州义方,乃便讲说。又语玄赜曰:汝之兼行,善自保爱。吾涅盘后,汝与神秀,当以佛日再晖,心灯重照。
这里,连玄赜在内,一共列出了弘忍的十一位大弟子。宗密的《禅门师资承袭图》与《圆觉经大疏钞》等所列人物与此虽有不同,但记弘忍门下有十余人“升堂人室”则是相同的。弘忍以后,其众多的弟子在把东山法门传向全国的同时,禅宗内部也酝酿着分化,逐渐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系。其中影响较大而现今又可考者有法如系(在安徽、河南)、神秀系(由荆州而人两京)、惠能系(在广东曹溪)、智诜系(在四川)等。最初,不同的派系只是由于因人因地的施化设教之不同而在禅法与禅风上略显差异,各派之间虽然都标榜真传,但门户之见并不很深,法统之争亦未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即使是日后形同水火的南北宗之间,也没有相互攻击和排斥,情况也许正好相反,据《曹溪大师别传》和《宋高僧传》卷八等记载,神秀还曾多次向武则天和唐中宗举荐过惠能。这种各系相互并存的情况直到神会于唐开元(713—741)年间北上人洛盛弘惠能的顿教禅法并向神秀北宗发起挑战才发生根本的变化。通过对弘忍门下众多派系掸法特点的考察,将有助于对禅宗最初的分化及各系相互并存情况的了解,从而更好地全面把握中国禅宗的演变与发展。下面,我们依据有关材料,对在四川流传的智诜系禅法特点略作些分析和探讨。
出自弘忍门下在四川弘化的资州智诜系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但该系的存在至少表明,当时弘忍门下分化形成的众多派系,是不能简单地依南能北秀两大系来加以概括的,因为根据智诜系禅法的特点,无论将其划入神秀北宗还是惠能南宗都并不是十分妥当的。
据《历代法宝记》载,智诜禅师,
俗姓周,汝南人也。随祖官至蜀。年十岁常好释教,不食薰莘,志操高标,不为童戏。年十三,辞亲入道场,初事玄奘法师学经论,后闻双峰山忍大师,便辞去玄奘法师,舍经论。遂于凭茂山投忍大师。师云:当兼有文性。后归资州德纯寺,化道众生。曾应请赴西京,后因疾进奏表,却归德纯寺,首尾三十余年。据说曾作《虚融观》三卷、《缘起》一卷和《般若心经疏》一卷等。
智诜是否作有《般若心经疏》等,现难以详考,但从智诜系的禅法来看,其思想倾向确实有偏重于般若无所得思想的特色。该系的传承主要有:智诜(609—702)传处寂(648—734,一作665—732),处寂门下有净众寺无相(680—756,一作684—762),无相以下又有保唐寺无住(714—774)。无相净众系和无住保唐系都是当时影响较大的禅宗流派,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中述禅家“七家”义时,曾分别将它们列为第二、第三家。关于他们的禅法,宗密也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现更有出自智诜门下的敦煌本《历代法宝记》可资参考。综合起来看,“无忆无念莫妄”三句语代表了他们的禅要,时人称此为“顿教法”。
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中记载说:
有三句用心为戒定慧者,第二家也。根元是五祖下分出,名为智诜,即十人中之一也。本是资州人,后却归本州德纯寺开化。弟子处寂,俗姓唐,承后。唐生四子,成都府净众寺金法师,法名无相,是其一也。大和(弘?)此教。言三句者,无忆无念莫忘也。意令勿追忆已过之境,勿预念虑未来荣枯等事,常与此智相应,不昏不错,名莫忘也。或不忆外境,不念内心修然无寄。戒定慧者,次配三句也。虽开宗演说,方便多端,而宗旨所这里的“奠忘”,《历代法宝记》引无相禅师三句语作“莫妄”。从“常与智相应,不昏不错”、“鯈然无寄”等解说来看,“忘”应作“妄”。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中曾说,保唐寺无住“亦传金和上三句言教,但改忘字为妄字,云诸同学错预(领?)先师言旨。意谓无忆无念即真,忆念即妄。;不许忆念,故云莫妄”。无住的说法是符合其师无相之原意的。“无忆无念莫妄”实际上也就是《坛经》中六祖惠能所说的“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中的“无念无相无住”。“莫妄”就是“无相”。《金刚经》云:“凡有所相,皆是虚妄。”无相当然就是无妄了。神会也曾说过:“一切众生心本无相,所言相者,并是妄心。”他并据此批评了北宗的住心看净:“何者是妄?所作意住心、取空、取净,乃至起心求证菩提涅盘,并属虚妄。”这都说明“莫妄”即“无相”。“无忆”则与“无住”相当。《坛经。定慧品》中说:“无住者……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这与“勿追忆已过之境”的说法显然是完全一致的。剩下来,“无念”的提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