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华严宗 >>

论澄观对华严宗思想的发展

分享到:

   华严宗成立于盛唐,为最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该宗推杜顺(557-640)为初祖,智俨(602-668)为二祖,而其实际创建人则是三祖法藏(643-712)。法藏尝被武则天誉为贤首(本为菩萨名),故该宗亦称贤首宗;其说以法界缘起为根本思想,遂又称法界宗;其以《华严经》为立论之主要经典,故通常以“华严”名其宗派。
   华严宗的创立,有其多方面的历史原因。就经典本身而言,东晋佛陀跋多罗(359-429)‘最早译出《华严经》六十卷(称《六十华严》),但似乎在当时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整个南北朝时期对其研习亦并不广泛。唐代佛学繁荣,译事大兴,实叉难陀(652-710)重新译出《华严经》八十卷(称《新译华业》或《八十华严》),后贞元中般若又译乌荼国王所进之《华严经》四十卷(称《四十华严》)。《华严经》新译本的出现无疑推动了经典本身的研究,此其一。其次,南北朝以来在北方流行的地论学(《地论》指《十地经论》,为世亲所著的《华严经》中之《十地品》的释论),至陈、隋时代愈趋兴旺,而此同时,南方则有三论学的兴起(三论指《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地论宗与三论宗皆重视《华严经》,如三论宗之创始人嘉祥(浙江绍兴之著名寺庙名)大师吉藏(549-623)平生尝宣讲《华严》数十遍,并著《华严经游意》,为《华严经》之重要注疏之一。故地论、三论等宗之重视《华严经》,客观上促进了华严思想的传播,从而使华严宗的建立具备了某种先行条件。再次,天台、三论、法相等宗派的相继建立,不仅各具特色,且均具有相当的理论规模,佛学研究之整体繁荣、诸宗所达到的理论深度及其普遍影响,实际上亦促成《华严》学人须在理论上成就其自身的特色。故天台等中国佛教诸宗派的先行建立,虽在理论上各有宗主,却实为华严宗之真正建立所必不可缺的先导。最后,该宗的建立又与现实政治之原因密切相关。武则天身登大宝以后,自称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极提倡佛教,尤其尊崇华严宗,法藏正是在武则天的直接支持下,借助政治权威而真正建立华严宗派的。
   华严宗的理论建构既庞大而又缜密,其范畴众多,论说复杂,然其主旨则始终在阐明世间万象均为一真法界之展开。所谓法界缘起,即认为宇宙间一切诸法皆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普遍联系之中,一法为他万法之缘,万法为此一法之缘,故“无不容多一之本一,亦无不入本一之多一”,“无不容本一之多一,无不入多一之本一”①,一多相即相入,相待相资,彼此含摄,圆融无碍。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际,微细相容。简言之,即一切诸法不仅在无限展开的空间层次上,而且在无尽绵延的时间序列中都是相互联系而处于普遍的和谐统一之中的。法界缘起说的具体论证,则有“四法界”、“十玄门”、“六相圆融”等义。然法藏在以《华严经》为主体而建构其宗派之教理的同时,又吸取了其他宗派,尤其是天台、法相、地论诸家以及《大乘起信论》的某些观点,因此华严宗的思想体系,实际上包含着对当时诸宗学说的某种融会,这既使其教义确乎具有博大而“圆融”的特点,却又使其带有并不十分“纯粹”的一面,以至于法藏的首座弟子慧苑即已误解师说而横生歧义。真正能够发明并弘扬法藏学说,使华严宗得以“中兴”并由此而产生广泛而又深远之影响的,则是澄观。
   澄观(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被尊为华严宗的第四祖,但他出生时法藏已去世二十多年,并未师事过法藏。据《宋高僧传》及续法《四祖清凉国师传》,澄观十一岁时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诵《法华经》肃宗至德二年(757)受具足戒于会稽开元寺昙一大师(692-771)。乾元(758-759)中,依润州(治在今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旋回会稽依昙一学南山律,又复至金陵玄壁法师处传习“关河三论”(指鸠摩罗什等关于“三论”之旧说)。大历(766-779)中,就瓦棺寺习《大乘起信论》及《大般涅槃经》,复至钱塘,依天竺寺法洗(718-778)温习《华严经》。大历七年(772),往剡溪(在今浙江嵊县)从慧量法师复习《三论》。大历十年(775),往苏州从台宗九祖湛然大师(711-782)研习台宗止观法门及《法华》、《维摩》等经疏,深契道旨,与苏州开元寺元浩(?~817)共被誉为“若孔门之游、夏”②此后又谒牛头山慧忠(683-769)、径山道钦(714-792)以及荷泽神会(686-760)门下的洛阳无名禅师,咨决南宗禅法;又谒慧云禅师,证印北宗玄理。因此在佛学方面,澄观律通相部、南山,禅契南北二旨,教则《法华》、《维摩》、《涅槃》、《三论》、《起信论》等无不该洽。同时,他还旁通经传子史、《苍颉篇》、《尔雅》等儒学典籍及术数方技之类,又闇熟梵文,贞元十二年(792)尝应诏入长安,参加般若译场,共同译出《四十华严》。故《宋僧传》称其“多能之性,自天纵之”。
   大历十一年(776),澄观巡游五台山、峨嵋山后,即还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专讲《华严经》。因不满于旧疏之文繁义约而不便初学,遂重撰新疏,从兴元元年至贞元三年(784-787),历时四载,完成《大方广佛华严经疏》20卷。《四十华严》译就以后(成于贞元十四年,789),奉诏于终南山草堂寺作疏解,撰成《卢元新译华严经疏》10卷。贞元十五年,以德宗诞辰而召入内廷讲经,极为德宗所褒奖,以为“能以圣法清凉朕心,”因赐号“清凉国师”(一说以澄观住清凉山即五台山而赐号清凉)。澄观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皆备受尊敬。卒于文宗开成四年(839)③,春秋一百零二。文宗以澄观为“祖圣崇仰,特辍朝三日,重臣缟素”④。以全身塔于终南山。
   澄观著述极为丰富,号为“华严疏主”。除上文提到的二疏以外,今存者还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略策》、《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三圣圆融观门》、《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五蕴观》等⑤。
   在华严宗的发民过程中,澄观是一位极为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法藏以后若无澄观,则其宗旨或恐因歧义而暗昧,其宗风恐亦未能如许之盛。故言华严宗之发展,必言澄观之贡献,而择其大要,则约有数点可说:
   第一,维护了华严宗的实际开创者法藏之学说的系统性与正统性,重新阐释了法藏的五教判释与十玄缘起等说,结束了华严宗内部的理论分歧,从而使该宗得以复兴,并由此而开启了禅教合一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