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净土宗 >>

论龙门石窟唐代净土堂的图像(3)

分享到:

   此外,常青先生关于净土堂的专论中还有一点可能弄错了,即十二光佛的问题。该洞门楣上方刻有坐佛十二尊,一字横排。常青先生有所保留地认为“似代表无障碍王如来、相王如来、东方佛、南方佛、西方佛、北方佛、东南佛、西南方佛、西北方佛、东北方佛、下方佛、上方佛等十二佛”。[18]这个问题值得讨论。在门楣的左侧,即前室左壁中部,刻有跪状僧一区,方向朝窟门,旁刻有“僧礼十二佛”六字。常青认为它所针对的是跪状僧前方的六尊从佛,并推测与此相对的南壁相应位置还应有六尊坐佛,南北相加共为十二佛。我认为这个解释有些勉强,况且南壁相应处已毁,是否有六佛已不可能知道。我认为更可能的是针对门楣上的十二佛,亦即门楣十二佛应为此处所称十二光佛。十二光是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的十二个称号,《无量寿经》卷上云: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号无量光佛、无旁光佛、无碍光佛、无对光佛、炎王光佛、清净光佛、欢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断光佛、难思光佛、无称光佛、超日月光佛。”[19]
   据此,十二光佛都是阿弥陀佛。此像刻于净土堂门楣,与洞窟性质十分贴切。而常青先生的解释(出自阇那崛多译《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忽略了跪僧题记与门楣的对应关系,也忽略了十二光佛之“光”字,其解释也与洞窟性质不甚贴切。
   注释:
   [1]此段题记,温玉成在《龙门石窟》第二卷第198~199页中,择要记有大意。台北颜娟英在翻译曾布川宽大作时,将此作为题记原文加以引用,故文字有误。详见曾布川宽《唐代龙门石窟造像的研究》,中译文见《艺术学》第八期,第104页,台北,1992年9月。本文所称“录文”,即指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龙门石窟之研究》中的附录二《龙门石刻录》,1941年,东京。
   [2]温玉成《唐代龙门十寺考察》,见《龙门石窟》第二卷,第198~199页。
   [3]常青《龙门石窟“北市彩帛行净土堂”》,收入《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第272、269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4]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二十五史》第二册,1177页。侍卫在宋为官名,宋有侍卫司,为皇帝禁军,分马步二军。见脱脱等修《宋史•职官志》,《二十五史》第七册,第5677~5678页。
   [5]丁明夷《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第541页。
   [6]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第85页,文物出版社,1986年。该则题记记于唐咸通八年(867年),见贺世哲文《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同书第211页。
   [7]同上书,第137页。
   [8]贺世哲《关于敦煌莫高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见《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第79~80页。
   [9]同上文,第81~85页。
   [10]伯希和《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巴黎,1981~1992年。中译本,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第75g号洞题识:“……敬造净龛一所,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弥勒佛、七佛(?)诸普(?)□及诸千佛……”伯希和称该洞属古老风格,即七世纪之作。该题记今已不存,据《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一书,该洞为今编号第214窟(见该书97页),另据贺世哲推测,为今编号第211窟(见上引贺文,第86页)。
   [11]《大正藏》第16卷,第408页。
   [12]隋慧远撰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义疏》卷下,第2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3]阎文儒《龙门奉先寺三造像碑铭考释》,《中原文物》特刊,第157页,1985年。
   [14]温玉成前引文,第202页。另见《唐高宗卢舍那像龛》,《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156页。
   [15]曾布川宽前引文,《艺术学》第8期,第126~128页。
   [16]同上,第128页。
   [17]温玉成前引文,《龙门石窟》第二卷,第205页。
   [18]常青前引文,第274页。
   [19]唐僧铠译《无量寿经》卷上,第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