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学教育 >> 港台佛学教育 >>

大學院校禪修教學之理念與方法(3)

分享到:

故筆者認為,即使是超覺靜坐,都還有神秘而接受咒力的局限,因此,以人人都具足的自然生理的呼吸現象,做為練習專注力的對象,不陷入宗教對立與神秘氛圍,應是一個較為理想的方法。

2.利於作情緒之覺察與調理

 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一部份,包括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其作用不受大腦控制,專門支配腺體、內臟、心肌等非自主活動,以維持身體的恆定狀態。其中的交感神經系統,受刺激時會釋出正腎臟腺素,負責控制內臟運動及其分泌活動,會使脈搏加快、呼吸增加、腸胃運動變慢、瞳孔放大等,並加強個體在危急時的應變能力。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與交感神經相反,專司生理非自主活動的抑制功能。

 我們的呼吸跟情緒有相互影響的關聯,當情緒起了變化,呼吸也會跟著加快。呼吸的生理現象,也能少分的自主控制。以「呼吸」做為專注的對象,可以覺察情緒反應呈現在呼吸的狀態––––平穩的情緒有平靜的呼吸,焦慮緊張的心情則會產生呼吸較為急促的反應。所以,長的、短的呼吸,急促的、平緩的呼吸,在在都反應了吾人的情緒狀態。觀察並覺知呼吸的狀態,有助於情緒的自我覺知與調整。一般人也都知道,當生氣或緊張時,如果做幾次深呼吸,對情緒的平穩就會有幫助。

3.所緣境易於取得

 筆者的教學內容中,特別提醒學生要「觀察自然的呼吸」。所謂「自然的呼吸」,是去接受當下所呈現的呼吸狀況––––自然而平常的呼吸狀態。這不是說大家平常的呼吸是不自然的,現在要去學習自然的呼吸,而是強調以平靜安穩的心念,去接受當前每一個呼吸的狀態;或許它現在是急促的,伴隨著你激動的情緒;或許是緩和的,伴隨著你平和的心情。而我們只是觀察它、接受它,不加入好惡的評價,不刻意追求讓自己舒服的呼吸,也不刻意排斥讓自己難受的呼吸。訓練自己清楚地覺察內心所有情緒反應出來的呼吸狀況,覺察它,面對它,不逃避,不控制。「觀察自然的呼吸」,其重點是不以控制或調整呼吸的方法來平撫情緒,只要我們能將專注力安穩而堅定地放在呼吸的覺知與觀察上,心緒自然能平穩下來。

這個方法非常簡單,但是要達到心念專注的程度,仍需要耐心的練習。平時也應當常常提醒自己不隨妄念奔馳,時時將散動的思緒,帶回到呼吸的觀察上來。經過多次練習,當我們生起妄念時,就能很快地覺察,進而不與妄念的內容相應。如果每一個妄念生起,都能如是地轉化,而不與之相應,則妄念就像清晨的薄霧,很快就會被東昇的太陽照射得煙消雲散。

 專注力的培養,使我們能客觀地覺察自己的感覺,提醒自己不做不當的情緒反應或負面的思維。只注重知識的學習是不夠的,更需要運用健康的情緒力量來強化好的認知,而這些能力的獲得,須要具足好的方法,並且持之以恆地以好的方法來練習。

專注力愈強,那麼,情緒的自我調理能力就會愈強,學習知識的效果也就會愈好。當我們能免於躁動情緒的困擾,也就更有能力與勇氣,來面對並處理人生中的許多危機與困境。


五、「慈心念」之修行方法與特色[12]

 

六、結語

    以上所述,係筆者在大學校院教授「生命教育」與「佛教經典選讀」課程中,禪修教學單元設計的理念與內容。人們每天都會有無數紛雜的心念內容,浮現在明了意識中,其中大部份的思緒都沒有被轉化為行動,或甚至完全沒被注意到,其中的關鍵在於專注的覺察力。一個人的選擇,取決於心理的價值認定,並伴隨專注力與意志力的輔助。只有於我們有益的思維,才是需要重視並實踐的;而實踐的關鍵,就在於智慧的判斷與定力的任持,這些能力都能透過有效的學習與鍛鍊而獲得;修學佛教的禪修法門,能讓我們有效地調理自己的思維與情緒。易言之,這是學生可以獲得身心受用的教學內容。復因該教學內容並無鮮明的宗教色彩,因此未招致不同宗教背景的學生之排斥與反感。

    差堪告慰的是,截至目前為止,學生的反應都非常良好,東吳大學通識課程的修習上限是七○人,「佛教經典選讀」課程每學期開一次,一學年計開兩次,這意味著一年的修學人數是一四○人。每次線上選修報名人數都是額滿,還有一些學生向筆者反應:雖有心選修,卻因額滿而有向隅之憾。

    筆者開設這門課程,是來自東吳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葉海煙教授的推薦。東吳大學是基督教會所創辦的學校,能夠開設這門課程,反映校方的寬宏大度。另一方面,學生之中也不乏其他宗教背景的人,他們能接受這門課程,這也意味著佛法確有它「跨宗教」而不凌奪其他宗教的特質。

     回想兩千六百年前,印度大陸以婆羅門教為主流宗教,東方則有各種沙門團,思想、修行各執一說。佛陀出生於這樣的文化背景之中,在他成道以後,四十五年間大轉法輪,整個過程大體平和、穩定,沒有異教迫害、傾軋的嚴重問題,這應歸功於佛陀「平和無諍」的人格特質;而此一人格特質,依然是來自佛陀對「法」的體悟。佛陀說法,與其說是「另立宗教」,不如說是讓來自不同宗教背景的人,都可依佛法而轉化生命,淨化生命。

    在宗教中立的台灣大學院校與中、小學,因近時開放「生命教育」的學習,已有一些宗教「磨刀霍霍」,而積極培育「種籽部隊」,開拔到校園中,將校園當作宣教佈點的好場域。

    佛教固然事事「不與人爭」,但在如火如荼的「生命教育」熱潮裡,似亦不宜無動於衷。但若同樣以傳教心態,搶奪信徒,則正是「生命教育」的極壞典範。因此筆者認為,佛法內涵的「生命教育」,或許可多措心於其「超宗教」的特質。以上所述禪修教學方案,其內容固然是純度極高的佛法,卻正符合這種無排他性的「超宗教」特質。因此筆者拋磚引玉,就教方家!